首页 > 政府工作报告 >

丽水市莲都区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2-05-17 点赞:42 阅读:4468

 ——2005年3月16日在莲都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丽水市莲都区区长 葛学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参加大会的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004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富有收获的一年。面对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新形势,全区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服务市区、突破难点、发展自我、再创新业”的基本定位,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深入实施“工业强区、绿色兴区、环境立区”战略,同心协力,扎实工作,保持了经济社会较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

 (一)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市区实现生产总值65.42亿元,增长15.1%;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5.18亿元,增长15.5%;完成农业总产值12.42亿元,增长5.7%;地方财政收入1.27亿元,增长9.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9亿元,增长26.0%;实现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8.95亿元,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10元,实际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247元,实际增长6.9%。

 一是工业经济取得进步。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08亿元,增长29.1%。完成技改投入1.60亿元,增长55.8%。实现自营出口值1106万美元,增长13.1%。莲都工业区南山园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17家企业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17家企业在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碧湖工业功能区块的开发建设按照既定的目标积极有序推进。完成了碧湖镇总体规划和工业功能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编。即期开发区块两条主干道路的222亩集体土地征收协议已签订,农用地转用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莲都工业区被确定为全省首家“山海协作工程”示范区,并在全省“山海协作工程”系列活动期间揭牌。

 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高。粮食生产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种植面积16.76万亩,增长13.6%,产量5.23万吨,增长16.9%。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提升蔬菜、干水果、畜禽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花卉苗木、茶叶、笋竹两用林三大产业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中花卉苗木种植面积5059亩,增长54.9%。继续实施农产品绿色行动计划,动植物防疫工作取得成效,通过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区验收。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组织制定了山水牌翠冠梨等8个农产品标准。新认定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完成土地开发整理和优质园地整治5133亩,投入143万元实施金银洞水库和西弄水库保安工程,投入238.3万元建成一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实施张塘山等50座山塘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积极做好完善农村二轮土地承包工作,顺利通过省、市考核验收。

 三是第三产业健康发展。东西岩景区开发管理体制有了突破,成立了东西岩风景旅游开发建设管委会,实行景镇合一的开发管理体制。积极配合承办国际摄影文化节,成功举办“莲都杯”感受丽水全国摄影大赛。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批发零售贸易稳定增长,实现零售额33.83亿元,增长12.2%。

 四是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后铺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建设和销售工作基本完成,市区住房保障体系开始建立,首批62户住房困难户和生活困难户已享受住房保障政策。拆迁安置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第一批农民公寓房建设即将启动,期望已久的农民建房政策即将出台。全区住宅电话入户率达58.35%,其中城市住宅入户率达90.54%。移动通讯网络已覆盖全区所有乡镇。积极参与市区十件实事的组织实施。继续抓好农村税费改革,停止了农业税的征收,仅此一项农民增加315万元收入。4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45元,比上年增长10.32%。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下降到1301人,下降了11.2%。

 (二)城乡一体化稳步推进

 一是科学规划。会同市建设局认真组织编制并完成丽水市区城乡一体化规划,并经市政府批复正式实施。积极参与《丽水市中心城区空间战略研究》和新一轮《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列入“十百工程”的12个示范村和95个整治村中,已有70个村完成了规划编制或修编。《丽水市莲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全面展开。一个以村庄布局体系规划为基础,配套交通、通讯、供水以及教育、卫生、产业规划,整个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

 二是全力推进重点工程政策处理工作。大力宣传贯彻实施“两个《办法》”,开展“强班子、树正气、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全力推进征地拆迁安置各项工作。完成清场交地项目23个,计2183.31亩;完成测量项目13个,计2325.04亩。认真做好滩坑电站移民安置工作,完成滩坑电站第一水平年650名移民的对接复核任务。抓好第一水平年各移民安置点规划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启动移民建房。

 三是完成省级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坚持“市区联动、三级联创”,建立区领导联系社区、城中村,志愿者、机关党员和社区义工服务等制度。深入开展“三心家园”竞赛,“创文明城区、做文明市民”创建活动月等活动。加大社区和城中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筹集近1000万元,组织实施“社区洁美工程”,社区基础设施面貌得到较大改善。147处社区共建单位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社会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建立了城区社区服务呼叫中心,22个社区都建立了社区服务站,社区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开展乱搭建、乱堆放、乱设摊集中整治活动,社区、城中村的环境秩序面貌明显改观。获得“省级文明城区”称号。

 四是加快实施畅通工程、康庄工程。全年共投入1.07亿元用于交通建设,其中上级补助资金4671万元,区财政配套2500万元。丽雅公路一期已完成路基改建任务,完成投资额4400万元;二期工程根据土地报批难的新情况,正在优化实施方案。大大公路改造因省政策发生变化而改为2005年实施的砂石路硬化项目。全年完成康庄工程建设项目64个、总里程242.7公里,实现全区等级公路通村率68.7%,硬化率55.9%,分别比上年提高18.3和13.9个百分点。

 五是扎实推进“十百工程”。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环境整治问题入手,通过小山村等典型宣传引导,大力开展以“改水、改路、改厕、改房和环境美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行动。投资950万元实施河道整治和疏浚。农民饮用水工程投入资金811万元,铺设引水管道74 公里,受益人口1.35万人。电力系统城网建设和改造投入资金4015万元。新建和修建农村机耕路227公里。开展村级生态墓地建设和“三沿五区”坟墓集中整治,建立村级生态墓地131个,“青山白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1个省级示范村、2个市级示范村和24个整治村通过考核验收。

 (三)各项改革全面深化

 一是市区体制进一步完善。市区财政体制进一步优化,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较好地保障了莲都区财政收支平衡工作和改革攻坚的经费支出,2004年九年义务教育专项经费转移支付达5000万元,经济适用房分配和房改专项资金转移支付充分体现市区一家理念。市建设(规划)局莲都分局机构职能和人员逐步完善充实到位,中心城市规划区外的规划管理、农民建房管理以及社区内的市政公用事业管理等部分职能先后划转区里。市区征地拆迁安置体制有了重大调整,征地拆迁安置工作一体化和重心下移,形成了以莲都区为主,市直有关部门配合的新的征地拆迁安置工作体制。市区综合执法体制也作了调整和完善,成立丽水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区综合执法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二是企事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按照“立足改革,着眼发展,有效激活各类存量生产要素”的思路,历经2年的企业改革攻坚任务基本结束,妥善安置职工3746人,达到了党委政府、企业职工、人民群众满意的良好效果。以农技队伍为主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在全省率先启动,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规范机构设置、管理体制、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全员聘任制,重新竞聘上岗328人,待岗、分流49人。全市首家商业合作银行——浙江莲都农村合作银行的组建工作进展顺利,即将挂牌。平稳完成农电体制改革,全面完成 “两改一同价”工作。

 三是社会保障初成体系。全年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城乡新成长的劳动力、移民、被征地农民4160名,完成年度计划数的109.5%;表彰了30名外出创业带头人,共有组织输出劳务人员2788人,完成年度计划数的103.3%。新开发就业岗位809个,帮助712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31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伤、生育保险力度不断加大。开展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已有327位农民参加基本生活保险,141位农民开始按月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加快推进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工作,完成了双溪、双黄、水阁敬老院改建项目,设立了白云幸福敬老院,集中供养人数达到423人,集中供养率达到71.3%。积极开展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基本生活物价补贴共326万元。认真组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农民达18万人,参保率达到73.7%。

 四是行政效能不断提高。坚持政府班子集体学习制度,着眼政府工作制度创新,各类工作预案不断完善,公共危机应急反应能力逐步提高。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依法取消行政许可项目52项、行政许可收费项目16项。强化行政内部监督力度,行政复议工作进一步规范。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学法用法、依法行政的意识明显增强。出台《莲都区规定限额以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对小额政府性项目招投标行为进行了规范。加大审计工作力度,开展部门财政综合预算,实行所有乡镇、街道会计集中核算。全面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认真做好效能投诉件的办理,共受理投诉件152件,已办结149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和提案,全年共办理议案2件、建议63件、提案125件,办理质量有明显提高。

 (四)社会事业长足进步

 一是教育事业显著进步。新一轮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布局规划修编已基本完成。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撤并中小学12所。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面积1705m2,改造破旧校舍8591m2;完成天宁中学扩建项目,并已投入使用;梅山中学迁建等项目进展顺利。全面启动实施农村学校“三改一基地”安康工程、学生营养餐工程和放心车工程。深入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双溪镇被评为省级教育强镇,黄村等4个乡镇被评为市级教育强镇(乡),全区顺利通过“两高普九”验收。首次利用公办教育资源接纳了194名暂住人口子女入学。积极实施贫困学生助学制度,发放“教育助学券”1797人次,共为贫困中小学生发放助学款47.4万元,区关工委牵头筹集8.5万元助学金,帮助31名贫困大学新生解决入学困难问题,努力做到“两个不让”。

 二是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年共实施各类科技项目76项,解决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和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推广新产品、新技术70项,建立各类科技示范基地20个,5项科技成果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农村科技远程教育培训工作逐步深化,全区22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教学点。新成立民营科技机构8家,区域创新能力和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加大。区科技局被评为全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三是卫生服务水平有新提高。深入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加强食品卫生监测。在城区建立了12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撤并乡镇卫生院10所,设立莲都区公共卫生工作站,建立农村卫生信息员队伍,逐步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网络。残疾人康复工作有了新突破,机构康复和社区康复相结合的体制初步形成。

 四是文化广电事业稳步发展。开辟《处州晚报》“今日莲都”专版,《莲都播报》全年共播放新闻2051条、专题56档。积极开展文化下乡进社区活动,举办首届乡村文化艺术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共有11件文艺作品在省级获奖。加快广电网络的开发和建设,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8%和97.5%,8个乡镇开通了调频广播。投资260万元,广电网络在全市率先实现了电脑化管理。继续实施“东海明珠工程”和“山花工程”。

 五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保持良好态势。全面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创建工作并被评为省级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计划生育村(居)自治进一步加强,计生协会的群众组织优势得到充分发挥,7个乡镇达到了“一流协会”标准。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帮助531名“外来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群众满意率大幅度提高。全区计划生育率95.01%,人口自然增长率6.18‰。

 (五)“平安莲都”建设初见成效

 一是社会保持稳定。针对市区治安形势严峻的现实,开展各类严打整治斗争,保持对各类犯罪活动的震慑和打击,共破获刑事案件2168起。加强对杀人、抢劫等重大刑事案件的侦破力度,2004年发生的9起杀人案件全部告破,群众的安全感增强。进一步强化人民调解工作,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执法队伍建设,推广“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着力形成“联动、联合、联办”的工作新格局,创建平安乡镇(街道)20个、安全小区99个。认真开展隐蔽战线斗争,加强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活动的防范控制、打击处理和教育转化工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完善领导下访和领导包案制度,原瓯江电站、杭兰铁路建设工程患矽肺病人员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加大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力度,为752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克扣的工资168万元,切实维护了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安全生产进一步强化。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三级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制作、发放《安全生产警示录》等宣传资料8000余份,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对全区中小学校、在建水电工程、砖瓦和矿山企业、危险化学品等进行了专项检查和整治,共发放整改通知书110份,查出并消除安全隐患176处,关闭了2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取缔了1家非法开采矿点。在燕京啤酒(浙江丽水)有限公司开展现代安全质量标准示范企业试点。全力以赴抓好防汛抗台和森林防火工作。全区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共发生各类事故74起,下降51.9%。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考核连续四年成为全市优胜单位。

 三是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完成“保畅通”实兵演练和兵员动员试点等重大任务,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地方三个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了突击队作用。

 民族、宗教、外事、侨台、档案、地方志、妇女、青少年、老龄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深感取得以上成绩来之不易,这首先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区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驻莲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向各民主党派及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区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形成不少共识,这对克难攻坚,做好新一年政府工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自觉把科学发展观思想牢固确立、深刻领会并全面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

 二是必须坚持“服务市区、突破难点、发展自我、再创新业”的基本定位,把它作为考虑问题、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是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善于运用法律和政策破解难题,推进发展。

 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既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牢固确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富裕群众的工作理念,又要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努力构建和完善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五是必须坚持市区联动,城乡统筹。既要竭尽全力服务好中心城市建设,又要善于依托中心城市,统筹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依然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由于年初确定经济指标时对困难估计不足,工业经济和地方财政收入指标未能完成,推进政策处理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困难不少,要素供给的约束更趋明显,工业经济发展的平台还尚在培育之中,农民增收缓慢,财政预算收支平衡、建设资金筹集难度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政府工作还有不少缺点,发展的软环境还不尽人意,人民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知难而进,开拓创新,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满腔的工作热情迎接新的考验!

 二、抢机遇、抓发展、保平安,加快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2005年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施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推进“平安浙江”建设和市委市政府“三市并举”战略,努力完成“十五”计划、衔接好“十一五”规划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既有着非常难得的机遇,又有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年国家将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一步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欠发达地区是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要进一步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增加财政转移支付,优先考虑欠发达地区的项目安排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金丽温高速公路将在今年年底全线贯通,使得莲都的区位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市委市政府对莲都发展高度关注,市区体制不断调整和完善,给莲都更多的发展平台和工作抓手,这些都为我们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生产要素的制约愈加突出,特别是破解资金、土地两大要素制约的难度很大。我们一定要增强信心、主动应对、顺势而为、借力发展。只要我们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就有可能在新的一年中实现莲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根据区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的部署,今年政府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区委提出的“三区”战略和“基本定位”,深入实施“三大计划”,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服务中心城市,拓展发展空间,培育产业支撑,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

 建议2005年的预期指标:市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工业总产值增长20%,农业总产值增长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认真按照区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坚定信心、加快发展、攻坚克难、善作善成”的总体要求,扎实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服务中心城市建设水平要有新提高

 一是扎实推进城区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按照“拉框架、建新城、强功能、出亮点”的总体要求,以“项目推进年”为载体,进一步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围绕具体的项目强化协调、优化服务、狠抓落实,着力做好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安置工作。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继续加大“两个《办法》”的宣传力度,做到规范操作。对城中村征地拆迁安置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争取市里的理解和支持,妥善处理城中村的历史遗留问题。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以村级班子建设为突破口,夯实工作基础。认真实施《丽水市莲都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施办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建立规范、有序的重点工程政策处理新秩序,力争完成市里下达的征地拆迁安置任务。

 二是加强社区建设,主动参与城市管理。进一步巩固省级文明城区创建成果,完善市区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大社区建设力度。建设社区服务网络平台,开展面向全体居民、无偿与低偿相结合的公益性和社会性服务,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质量。积极探索共建、共享、互惠的新形式。紧密配合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充分发挥社区的城市基层组织作用,组建社区局域网,使社区在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出租房管理等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是改革城中村管理体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的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城市管理的要求,要按照《丽水市撤村建(并)居工作暂行办法》,依法规范,妥善处理政府、集体和村民个人的利益关系,稳步推进撤村建居工作。年内争取40%以上城中村完成撤村建居改革。

 (二)工业经济发展要有新突破

 一是全面启动碧湖区块。按照碧湖区块开发的近期定位,以“山海协作工程”示范区为抓手,抓紧完成前期启动地块的土地政策处理和电力、文保等专项规划方案的编制,完成文一路、赵魏路两条主干道建设,争取年内全面启动第一批签约工业项目开发建设。积极编制开发区扩区方案,争取进入省级开发区行列。同时以工业区块开发建设为龙头,统筹安排碧湖镇区建设项目,逐步完善提升碧湖镇作为中心镇的服务功能。

 二是加快完成南山园区块。按照尽早成型、早出效益的要求,督促签约入园企业严格执行《用地协议书》,抓紧建设并尽早投入生产,促进园区早日完成建设并形成规模,园区工业总产值争取实现3.5亿元。

 三是着力推动产业提升。严格政策,加快进度,继续深化和完善企业改革工作。落实加快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加快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做大做强。引导大港头竹木加工业改造升级。鼓励企业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夯实内部基础,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集约利用土地,提高投入产出强度,年内确保完成技改投入1.2亿元,力争完成1.8亿元。更加重视发展污染少、消耗低、效益好的企业,加强人力资源和信息化工作。

 四是完善选商引资工作。坚持市区经济一体化,按《金衢丽地区生产力布局与产业带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实行专业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着重引进制鞋业及相关产业,高度关注高新技术产业,重视本地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形成以制鞋业为主的专业型工业园区。盘活闲置厂房,积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山海协作工程”,引进和签约一批山海协作项目,年内力争合同利用区外资金3.4亿元,确保2.5亿元,争取签约项目到资率达到60%以上。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要上新台阶

 一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全面贯彻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确保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提升蔬菜、水果、畜禽养殖业,加快花卉苗木、茶叶和竹产业的发展步伐。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对现有农产品品牌的整合力度,重视国家、省、市级农业名牌产品的培育和申报,争取5个农产品获得有机、绿色、无公害、森林食品认证,努力扩大认证农产品的规模和产量。扩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规模,创建省级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以绿色通道工程、城区西出入口绿化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为抓手,完成迹地更新1.1万亩、生态林“阔叶化”改造2000亩。以全面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为契机,强化52.5万亩省重点公益林的建设管理和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二是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鼓励土地经营使用权“自愿、依法、有偿”流转,努力改变农业生产经营“低、小、散”的状况。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新发展区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加快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等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实现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附加值。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加大农资打假力度。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优化农村金融服务。充分利用省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业。

 三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认真执行国家、省税费改革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关注偏远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重点抓好农业开发、下山脱贫、农民培训工作,对迁移下山的村在新村规划、建设用地、基础设施建设、接受安置、资金补助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引导高山、深山农民下山脱贫、异地开发。继续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

 (四)第三产业要迈出新步伐

 一是积极培育和发展旅游业。建立健全东西岩风景区管委会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东西岩风景区开发规划及方案。计划融资1000万元,完成东西岩旅游核心景区建设,整合各方面资源,推进前期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认真研究风景区开发建设的各项招商政策,争取对外招商。引导和鼓励碧湖、大港头、联城、富岭等乡镇,创建以“农家乐、山水游、红色旅游”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建设。推进“大港洲头文化旅游”、“富岭清风荷苑”、“大山峰森林公园”及宣平港沿岸旅游带的建设与开发,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二是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依托城市平台,发挥中心城区的优势,配合抓好市区商业网点的规划和布局,积极参与继光街服饰一条街、丽阳街五金一条街等“特色商业街”和交易粮食市场、联城农贸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继续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认真实施“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示范店”工程,力争建成连锁超市5家,50%的行政村建立放心示范店,保障广大居民消费安全,促进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

 (五)城乡一体化步伐要有新进展

 一是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镇和乡村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出让,筹措建设发展资金。坚持集约优化配置原则,加快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碧湖水厂一期工程、启动老竹镇前街改造、大港头镇区道路建设工程。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启动殡仪馆改造、经营性公墓建设,完成老竹文化中心建设的前期工作。继续开展土地整理,抓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千库保安、万里清水河道和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完成双溪供水工程,启动老竹供水工程,做好大溪南岸防洪堤建设、通济堰中干渠修建、五一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

 二是抢抓机遇改善交通条件。按照“接轨主干道,拓展重点镇,提升乡村网,连接边际线”的总体要求,继续加快县乡交通建设步伐。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增加交通建设投入,继续以实施康庄工程、畅通工程为契机,着力改善城乡交通条件。努力做好方案优化和报批工作,争取开工建设丽雅公路二期工程。全年力争完成11个134.7公里县道砂石路面硬化任务,通乡通村公路项目107个373.2公里。参与做好龙丽、丽龙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工作。

 三是加快中心村建设和村庄整治工作。启动实施《市区城乡一体化规划》。稳步开展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以建制镇、中心村整治为重点,总结“十村示范、百村整治”的经验,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加强村庄建设的规划管理,选取基础好、群众参与热情高的村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紧密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切实加大城乡结合部和农村违法违章建筑执法力度。确保完成4个示范村、31个整治村的创建任务,并通过达标验收。将移民安置和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完成滩坑电站第一水平年650名移民安置任务,做好第二水平年移民安置各项工作。争取启动黄村供水工程吴处、黄岭移民动迁安置工作。

 (六)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要有新成就

 一是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快培养一大批经济适用人才,通过人才集聚促进技术创新,积极引导科技力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进一步紧密结合。鼓励企业和引导社会各种力量对科技的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化、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鼓励各类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推行乡镇科技特派员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二是全力提高城乡教育水平。全面推行基础课程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入激励机制,完善学校教育考核评估体系,实施浙江移动“信息树人”工程名师名校长培养项目,加强师资培训,努力营造潜心教研的工作氛围,着力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整合、引导、规范、提升民办教育资源,逐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努力提高农村学校办学质量,加快发展农村幼儿教育,撤并薄弱中小学13所。继续抓好梅山中学迁建、莲都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新建、水东小学迁建以及曳岭中学、联城中学续建等项目,启动碧湖中学扩建等项目。

 三是认真做好文化广播电视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坚持“三贴近”,进一步搞好文艺创作和特色文化村户建设。精心组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长征70周年、撤市设区5周年、通济堰建成1500周年等系列活动。加快文化馆站建设,夯实文化基础设施,推进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健全农村调频广播网络。加强新闻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莲都播报》和《广播新闻》质量。继续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素质。

 四是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切实加强人口、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区)”创建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快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依法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依法保护、集约使用土地,合理开发水、矿产等各种自然资源。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加强生态区建设,全面实施《莲都生态区建设规划》,组织实施《莲都区创建生态乡镇、村实施方案》,加快生态乡(镇)规划编制,创建2个生态乡镇、5个生态村,争取1个乡镇通过市级生态乡镇验收。加大生态建设的整体推进力度,继续实施污染物防治长效管理。做好档案、地方志等各项工作,关心支持老年、青少年、妇女儿童工作,扶助残疾人事业。

 (七)平安莲都建设要有新形象

 一是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高宣传的水平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积极稳妥地抓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在社区居委会成员直接选举试点的基础上,完成社区居委会的换届选举。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关心重视少数民族和侨台工作。全面贯彻国家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做好法律援助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丽水市莲都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抓手,抓好就业中介、培训、服务工作,形成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和政府促进的就业新机制。继续表彰外出创业领头人。继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受益范围。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积极稳妥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加强企事业单位各项保险的监管和督查,积极开展工伤和生育保险。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200个,有组织输出劳动力2700名。高度重视集中供养工作,完成碧湖、老竹敬老院扩建任务,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85%。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工作。制定实施廉租房管理办法,努力解决城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卫生事业投入,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建成报结信息化网络,实现就地实时报结医疗费用,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80%以上。加大社会办福利事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吸引民间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

 三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以建设“平安莲都”为目标,突出“严打、防范、基层基础”三项重点,创新综治工作机制,构筑以科技为先导的治安防控新体系。突出抓好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完善“网格化”小区创安,加强对社会面的防范与控制。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暴力犯罪、经济犯罪、“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

 四是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强化源头管理,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继续增加安全投入,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从严执法,防微杜渐。做好消防、森林防火、防汛、地质灾害和动植物疫病防治等工作。

 五是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建设。深化民兵工作调整改革,积极推进企业和社区民兵组织建设,突出资源整合和训练改革,加强民兵应急分队和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加大国防基础设施的投入,推动后备力量建设。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区”活动,发扬革命老区人民的优良传统,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和军民共建活动。注重法规制度建设,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编制“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实行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三优先,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内力与外力互动、产业成长与环境保护互动、城市崛起与农村发展互动、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互动,以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载体,实现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要把规划编制过程向社会公开,吸取群众、专家、领导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群众参与、专家论证、领导评审的民主决策机制。年内完成“十一五”规划大纲的编制工作,按照规划体系的要求,组织编制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

 三、坚持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切实提高政府执政水平

 做好2005年的工作务必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管理方式、管理制度创新,切实提高执政能力,按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总体要求,努力建设一个学习型、服务型,民主、法治、干事、廉洁的政府。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知识化和专业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全体政府工作人员务必加强学习,要在全区进一步形成认真学习、深入调查研究的良好氛围。当前首先要加强对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同时结合政府工作要认真学习市场经济、法律、金融等各方面的知识,熟悉政策法规,逐步成为自己所从事领域的专业能手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提高效能,优化环境。积极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加快发展电子政务,争取年内完成电子政务一期工程的协同办公系统建设,开展“丽水莲都”门户网站区直部门子网站建设。继续创新审批方式,切实解决审批烦、办事难问题。对涉及市级部门审批的项目,要依托市区一家的优势,通过市区两级“上下联动,并联审批”机制进行操作。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抓紧制定行政许可统一办理、集中办理和联合办理制度,将各个部门保留的,涉及经济发展、公共管理及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事项,统一纳入区审批中心窗口办理,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门受理办理”一站式服务。对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行政许可的行为进行监督,严肃查处“办事拖拉、吃拿卡要”等行为。

 (三)民主执政,科学决策。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重视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诚恳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重视人民群众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渠道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加强政府系统内部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公开化和透明度。要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以及决策责任制度。

 (四)依法行政,规范运作。全面开展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评议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行政执法队伍。要变例行性监督检查为日常性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执法机关存在的执法不力、执法不公等问题。严格财政收支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评价制度和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审计部门对政府性资金使用的监督作用,加强绩效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重视审计成果的应用。按照市区联动原则,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五)团结协作,善作善成。政府工作综合性、系统性强,涉及面广,交叉点多,需要整体联动、协同配合。各乡镇(街道)、部门都要强化总揽、总责的意识。要高度重视协调工作,既要理顺系统内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又要加强系统之间的沟通、协调。协调的关键是形成合力,合力的关键是要抓到位,敢于和善于对工作结果负责。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协作意识,倡导团队精神,对一些相互交叉和需要配合的具体工作,牵头单位要善于整合资源,协调各方,一抓到底。配合部门要强化配角意识,主动协商、事业为重,避免相互扯皮和工作脱节。乡镇(街道)要强化属地意识,部门要主动配合,相互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形成融洽的工作氛围。继续推行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体系,增强责任追究工作的规范性和操作性,切实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要提高做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能力,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富裕群众。认真研究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和掌握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研究探索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凝聚和激励群众,帮助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改革中出现的暂时困难,引导群众自觉地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

 (六)从严治政,廉洁从政。坚决执行中央和省市有关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全面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加强理想信念、遵纪守法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坚持从严治政、依法行政的方针,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原则,不断加大治本力度,建立教育、监督、制度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专项治理力度,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各位代表!展望莲都明天,我们充满信心与自豪。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以更足的干劲,更有效的举措,更踏实的作风,开拓进取,艰苦创业,让全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42)
打赏
本文标签:
上一篇 > 2005年丽水市云和县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 > 福州市连江县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