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规划计划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发布时间:2022-02-12 点赞:38 阅读:4631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开启创新型大理建设新征程,推进大理州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根据《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大理白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科技创新发展新态势

(一)“十三五”科技发展回顾

“十三五”期间,大理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全州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整体科技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

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加大,2020年,科技研发投入经费为77016.91万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0.52%,较2015年分别增长251.8%和116.7%。截至2020年,登记技术合同172项,合同成交额7.94亿元,技术交易额3.64亿元;专利申请量3876件,发明专利拥有量147件。完成科技成果登记115件,48项科技成果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其中“源于昆虫美洲大蠊的系列新药发现与创制及产业化示范”获得2018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主持完成科技成果获奖数位居全省州(市)第二位。科技人才培引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全面实施“兴滇人才”、苍洱人才“霞光计划”、“蓝火计划”等人才计划,新增省创新团队3个,累计认定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9人,建立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2个、州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5个。

特色优势领域基础研究取得新突破。大理州高校、科研机构深入开展优势领域特色基础研究项目,重点攻克天文、生命科学、动(植)物等领域基础研究。通过对滇西地区鼠传疾病疫源、云南省黄胸鼠与印鼠客蚤的种群遗传特征研究,首次系统描述鼠传疾病影响因子,对鼠疫控制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对双星、恒星转动和多星暴对星族影响的研究,探索构建了新型星族合成模型;建立了首个滇西北地区水生真菌资源库,首次揭示了滇西北地区水生真菌的分布格局,发现并建立大量水生真菌及陆生真菌新分类单元;首次创建3D可视化动物调查技术,系统更新滇西北区域13种灵长类的分布和种群动态信息,首次创立濒危灵长类的综合保护监测体系;揭示了大理肝片形吸虫的中间宿主种类和虫体发育过程;从活性植物羊角天麻(Dobineadelavayi)中发现了一系列结构新颖、抗疟活性显著的倍半萜类成分,为发现新型天然抗疟药物提供了研究依据。

科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围绕我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实施了一大批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科技项目,有力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水稻、玉米、马铃薯等13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中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其中,凤稻30号(凤11-55)等24个品种和紫花苜蓿控氮减磷种植技术等14项技术分别入选全省主导品种及主推技术;蚕桑、甘蔗、油菜、食用菌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取得新突破;高原特色奶牛育种和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完善,肉牛冻精改良技术得以全面推广,云岭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成效显著;累计获云南名牌农产品73个,中国驰名商标1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个。建立了中药提取车间自动化控制和在线质量控制系统,黄芪注射液等产品的工艺、质量品质大幅提升;首次创新性地发现美洲大蠊中关键药效物质并证实其药理作用,创制了源于美洲大蠊的系列药物,独创了去除美洲大蠊中致病菌、病毒和致敏原的“一炭三化法”先进工艺及制造专用设备,攻克了美洲大蠊的成药和产业化的关键难题。突破硫酸铅渣湿法处理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建成了全球第一条采用全湿法工艺流程处理硫酸铅渣的生产线;创造性实现了国内先进的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股骨侧髓外定位新技术;国际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解铝500KA大型曲面阴极电解槽技术和先进铝加工生产技术落地大理。

科技助推洱海流域生态质量显著提升。以科技示范项目为抓手、以创新平台为支撑、以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保障,全方位对洱海开展保护治理,从生产生活源污染治理、入湖湖口及湖滨带修复、地表径流水土保护、洱海水质氮磷及藻华控制、流域污染数字化平台监控等方面,实现科技支撑全覆盖。认定了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3个,建立了以湖泊保护治理为重点的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探索出一套高陡岩石边坡生态修复集成应用技术,突破山地边坡生态修复和城市园林绿化难以结合的瓶颈;研发设计、编程实现了“洱海流域信息管理平台环保监管系统”,建成35套环保执法通应用系统移动端;总结集成了动物栖息地恢复、生态沉沙剑湖湿地修复与保护成套技术;构建“花-鱼”模式进行水生生态修复,实现以土著鱼类为主导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开发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新技术、新工艺,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水资源化高效利用示范基地;推广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入湖径流控氮减磷;“洱海湖泊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入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择优建设名单;“智慧洱海”稳步推进,已初步构建了覆盖洱海全流域的生态环境智能感知网、洱海流域数据资源中心、洱海监控预警管理平台。

科技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坚持“科技助力、智力帮扶、素质提升、产业先导”的扶贫理念,先后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技示范项目58项,带动脱贫致富效果显著。特色产业创新培育专项工程实施成效明显,引进、示范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扶持特色种养殖业、经济林果业、农产品深加工及重点新产品开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项目,重点提升少数民族科普能力和实用科技能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专项工程深入实施,打造贫困地区创业载体,现建有国家级星创天地3个,省级星创天地7个。科技特派员制度和“三区”科技人才支持专项计划稳步推进,2020年累计认定科技特派员654人、选派“三区”科技人才1126人赴各县(市)开展技术服务、科技培训、创新创业指导等科技服务工作。“十三五”全州实现541个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

科技创新创业形成新生态。通过重点强化创新主体和载体建设、推进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创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3家、省级及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275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45家,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40个,省级优质种业基地41个;建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国家级和省级众创空间7个;认定云南省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2个;“蓝火计划”高校技术转移云南(大理)中心建设顺利实施;祥云县综合检验检测院成为云南首家通过“双认证”的县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宾川县成功获批省级首批“双创”区域示范基地;全州53家企业和12个团队获全国、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奖励,其中获全国三等奖1项、全国优胜奖2项。

科技开放合作迈出新步伐。深化科技对外合作与交流,成功举办第三届、第四届“科技入滇”对接洽谈工作,签订云南省科学技术院、大理市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大理州科学技术局三方招才引智合作协议,通过项目征集、推介宣传、“以商招商”探索、精准招商对接等工作,推进科研平台、科技型企业、科技人才等落户大理,促成20多家企业与省外高校院所签约35个合作项目。亚太地区首家服务于农业行业的专业实验室-SGS集团云南大理农业实验室成功落地;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与云南省祥云县综合检验检测院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正式落成;州政府、省科技厅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上海交大云南(大理)研究院;大理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澜湄合作)研究院在大理大学挂牌成立。

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科技计划项目更加聚焦重点产业和世界一流“三张牌”等优势产业领域,项目安排“小、散、弱”的状况得到改善;调整了“大理州科技项目计划体系”,增设了“科技配套及科技认定后补助专项计划”,实行“先期引导+后补助”机制;建立了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考核制度,将研发机构建设、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承担技术创新项目等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不断健全。发展多层次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体系建设,新型科技创新服务体制机制持续完善。设立“风险补偿金”等金融机构风险补偿制度,探索实施“创新风险基金”试点工作,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稳步推进,全社会创新环境进一步改善。

“十三五”期间,大理州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全社会研发投入不足,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速度跟不上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R&D经费投入强度仅为0.5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16个州(市)仅排名第7位。二是创新主体不多不强,2019年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户,仅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0.08%,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多数企业仍位于产业链供应链低端,创新活力、能力不强。三是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短缺,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评价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四是基层科技管理服务力量薄弱,“十三五”期间经两轮机构改革,12个县(市)均未独立设立科技局,负责科技工作的人员较少,“一人一股”现象较为突出。五是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能力不强。高质量科技成果不多,2020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0.75件,还不到全省平均水平(3.21件)的一半。我州科教资源相对丰富,但科技资源整合力度不强,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导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不明显。

(二)“十四五”科技发展形势分析

“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理州要立足实际、找准定位、明确目标,谋划新格局、培育新优势、实现新发展,做到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科技创新成为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关键变量。纵观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建设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创新,是建设科技强国、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创新驱动成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新引擎。进入新发展阶段,云南省瞄准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意图和长远发展需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坐标中找准云南的定位,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强化创新引领,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加重视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集聚创新资源、抢抓发展机遇,支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为高质量跨越发展赋能。

滇西创新高地建设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当前,大理州仍处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期,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期。从产业发展方面看,正处于洱海保护、流域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实施产业强州战略,始终把产业发展摆在全州发展的重要位置,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在产业迈向中高端上发力作为;从生态保护治理方面看,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希望你们守住守好洱海”任务依然艰巨,实施生态立州战略,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路子,迫切需要大量科技成果在苍山洱海一体化保护中转化应用;从改革发展方面看,正处于改革创新、破解难题的攻坚期,迫切需要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来提升科技治理能力和水平。面向“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大理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论述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对大理州“建设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名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的科学定位,紧抓发展机遇,集聚优质科技创新资源,持续推进区域特色创新体系建设,创造高质量高水平科技供给,为大理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提供强劲支撑,引领示范滇西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努力在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中走在前列。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以科技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提升科技治理能力和水平为目标,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开展重要领域、优势领域、特色领域科技创新,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构建形成区域特色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创新型大理建设,全面支撑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践行创新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加强创新资源的统筹,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路径。

坚持问题需求导向。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紧扣高质量发展重大科技创新需求,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问题,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和弱项,提高科技创新供给质量和效率,培育产业创新发展新优势。

坚持科技造福民生。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在生态环境保护、公众健康、社会安全防范、民族团结进步等民生领域加快科技创新。

坚持改革创新突破。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强化政策制度激励,提升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州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优势特色领域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巩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速提升,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科技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型大理建设迈向新台阶,科技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助力建设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名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

具体目标如下:

科技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围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统筹推进若干重大科技项目,优化升级各类研发平台,突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到2025年,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日趋完善,以支撑洱海高水平保护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加大。加快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资等为补充,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增长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到2025年,研发经费投入达16.67亿元,年均增速达16.7%。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断增加,重点产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大量涌现集聚。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科技资源开发、应用、共享水平得到较大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得到增强,力争到2025年全州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5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省级及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分别达50家、375家。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到2025年高层次科技人才达20人,建成省州级院士专家工作站达50个。

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国家、省系列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有效落实,在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社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2%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生态立州战略实施,以洱海保护和绿色发展为统领,聚焦破解苍山洱海一体化高水平保护治理难题、补齐绿色低碳发展科技短板,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科技支撑体系,助力大理国家级洱海保护绿色发展示范区创建,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全国示范样板。

1.助力洱海高水平保护

持续推进洱海全流域保护治理,围绕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和生态功能提升的重大科技需求,以改善水环境质量、强化流域生态保护为核心,持续开展洱海流域环湖截污、矿山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道治理、流域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及装备的攻关和应用研究,系统化推进全流域生态环保工程化应用示范;加快洱海保护治理在智能感知、数据共享、分析预警等领域的相关技术集成应用,实行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全方位、全过程的数字化、智慧化监管,全力支持“智慧洱海”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洱海科学化、精准化治理技术水平,努力打造高原湖泊高水平保护的典范。

2.支撑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围绕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重点围绕抓好国家和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苍山、老君山、无量山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地、生态严重退化地,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创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加强珍稀濒危、特有植物的开发利用研究,创新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评估、预警技术和研究手段。加强水、空气、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攻关及集成应用,持续推进蓝天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强化生态环境“大数据”、“大平台”、“大系统”建设,完善现代化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3.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绿色引领,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示范,建立绿色技术体系。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绿色低碳方向专精发展,引导企业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实施智能化、清洁化改造,支撑其转型振兴;推动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发展,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鼓励使用绿色建材、新型墙体材料、节能设备和节水器具;发展低化肥高附加值农业,促进碳达峰碳中和。

(二)科技支撑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实施产业强州战略,按照“两型三化”发展方向,聚焦全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发展数字经济等重大部署,结合大理产业基础和优势,以千百亿级产业为支柱,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着力构建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绿色安全、动态迭代的现代特色产业体系。

1.高原特色现代农业

以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为目标,全力实施“一二三”行动,即“一业(一县一业)、两端(种子端、电商端)、三化(设施化、数字化、有机化)”,重点围绕核桃、蔬菜、水果、中药材、乳业及肉牛、生猪6个重点优势特色产业,特色花卉、高山生态茶、山地鸡等区域优势产业,加强生物种业、有机化设施化种养殖、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智慧农业、电商业态等相关技术创新,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构建可持续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2.先进制造产业

围绕绿色铝材、信创产业、装备制造、绿色硅材等产业,开展成套装备和功能部件制造关键技术攻关、集成研究和成果转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延伸“绿色水电铝—铝精深加工”产业链,强化铝精深加工技术创新应用,开发高端工业铝材产品;重点围绕信创制造,加快自主知识产权PC、服务器等整机及其上下游配套协同制造技术集成转化;围绕整车制造、新能源车、汽车零部件、电力电气、节能环保、农林机械、现代物流等装备制造业,引进及创新相关制造技术及工艺;聚焦硅光伏、硅化工、硅电子产业链,促进绿色硅材加工一体化相关技术创新及转化落地。

3.文化旅游业

依托大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历史文化资源合规性保护、合理化利用以及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作用。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构建历史文化资源全域、全要素保护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提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先进装备技术集成应用、文化内容服务系统集成与模式创新、文化创意设计技术集成及产业化应用等研究工作以展示大理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按照“互联网+旅游服务”的理念,加快文化旅游服务、管理与营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培育世界级文旅产业。

4.现代物流产业

借助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控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物流技术、模式、功能、业态创新,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化,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智能化,物流技术标准化发展;促进物流新技术、新装备在公共仓储、货物调度管理、转运和分拨配送等关键环节的广泛应用;强化冷链物流、电商物流、跨境物流相关技术应用,推动物流与其他产业高效联动发展;积极发展公铁航多式联运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滇西物流中心、大理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5.数字经济产业

围绕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发展主线,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大理数字经济产业园暨云南信创(大理)产业园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动“数字大理”建设,开展信创产业应用场景研究,构建信创产业业态。瞄准全球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中国自主技术体系计算为基础,构建工业级5G原型应用技术实验室。推动工业级5G技术在全域智慧能源、智慧医院、智慧农业、智能无人车、网联无人机等领域率先实现落地应用,支持数字经济试点应用,打造中国工业级5G技术标准和产业输出基地。加快推进基于中国电子PKS安全底座的C体系智慧城市建设,围绕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发展问题和需求,打造一批创新应用场景,增强数字化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政府治理能力,提速数字经济发展,打造数字经济产业新高地。

6.绿色能源

依托丰富绿色水电、风电、太阳能优势,聚焦水风电光储一体化,加强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坚持绿色、清洁、低碳方向,推进多能融合,推广能源替代,促进绿色能源产业与绿色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全力推动以绿色水电铝精深加工为重点的清洁载能产业发展;围绕新能源汽车,加强发展相关先进技术;依托互联网发展新能源产业新业态,推进能源产业数字化、管理智慧化,做强绿色能源。

7.新材料产业

依托矿产储量大、矿种丰富等资源优势,重点围绕铝、铅、锌、铜等为重点有色金属和金、银、钯等稀贵金属,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持续推动稀贵金属高效、清洁选冶技术应用及技术装备优化创新,解决工艺、技术、质量、成本、环保等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加快精深加工技术转化应用,促进初级产品向“高、精、深”高端产品延伸,大力开发新产品;重点加快高性能铝合金、特种铝合金、合金结构钢新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攻克和集成应用,推进合金功能材料发展;发展硅基材料,培育发展特种螺纹钢、合金结构钢新材料;优先发展节能型、环保型、绿色建筑等新型材料;突破低成本循环再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加快打造滇西有色金属和稀贵金属开发利用基地。

8.生物医药产业

充分发挥大理州中药资源优势,以白族及多民族养生文化为支撑,提升大理州中药资源的品牌优势,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打造滇西生物医药产业辐射中心。重点培育红花、滇黄精、当归等大宗中药材和道地药材品种,加强濒危珍稀中药材保护与利用,推进昆虫药系列产品和药食同源产品开发,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民族药用资源药性与药理药效研究。以医疗机构制剂为基础,加强中药新药研发。构建附子、当归、黄精等原产地品种申报及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标准,打造原产地品牌效应。加快中药材标准化种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加强中药提取物、原料药等生产技术、工艺技术规程、质量控制技术和质量标准研究。推动白族医药民间单方、验方的收集、整理、保护与试验评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步伐。

9.健康服务业

充分发挥生态资源、重要生物医药资源、区位条件等优势,推动医疗与养生、旅游融合,加快推进生态养生、文化养生、中医养生、康体养老、健康管理、医疗旅游等相关技术集成应用和产品开发,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引进国内外高端化、品牌化优质医疗资源、培养专科人才,挖掘和推广民族医药特色诊疗保健技术和服务;大力推进智慧康养,拓展健康管理信息服务;培育具有特色的智慧医院,开发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便利化的“康养经济”、“银发经济”产品,助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云南高地。

10.环保产业

立足洱海保护治理经验,积极进行环保设备研究创新及工程设计服务开发,培育发展湖泊治理装备产业;大力推进难选矿和尾矿综合利用、“城市矿产”、农林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创新,做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广先进适用的冶金渣、化工渣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提高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拆解利用技术装备水平;加快洱海底泥及蓝藻泥、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城市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和废旧纺织品等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技术的集成应用,打造城市低附加值固体废弃物协同处理基地。

(三)科技支撑民生福祉改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加强人口健康、公共安全和应急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惠及民生领域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力提升科技服务民生的支撑作用。

1.科技支撑乡村振兴

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以科技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为落脚点,强化对“一县一业”产业振的科技支撑,着力开展关键技术创新、生态循环模式、典型示范引领、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和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建设,积极创建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县和示范村,显著提升科技对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支撑水平,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2.科技引领健康大理建设

围绕全州各族群众的健康福祉,在重大疾病防治、重大传染疾病防控、应对人口老龄化、妇女儿童及残疾人健康、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水平等方面,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加快疾病防治技术普及推广和临床新技术新产品转化应用,推进建立更为完善的疾病监控、诊断技术体系;统筹推进滇西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强民族医药专科领域研究,加快推动医学科技发展,全面提升重大疾病预防诊疗水平和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

3.科技服务平安大理建设

重点围绕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减灾防灾及其他公共安全等领域,加强共性基础科学问题、监测预警与控制、应急处置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重点开展地震、泥石流、滑坡、森林火灾等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与综合治理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危害因子评估、快速检测、防控,农产品质量快检技术集成应用,促进综合检验检测能力提升,为保障群众安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大力培育创新主体

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协同联动、产学研融合的多层次科技创新主体梯队。

1.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培育引进,稳步形成“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集群。围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领域加大科技招商引资引智力度,培引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围绕产业前瞻性、关键性核心技术开展技术创新。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完善专项资金、科技项目等对高新技术企业倾斜政策,筛选一批具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培育企业给予有针对性的业务辅导和重点支持,加快培育认定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产业经济效益显著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强化国家级、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培育,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申报,支持中小企业专注于产业细分领域的创新研发,推动“专精特新”科技型企业培育孵化。引导鼓励大企业全面开放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等资源,构建大中小科技型企业融通发展的创新生态,全力打造以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为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

2.提升高校院所科技创新能力

引导大理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发挥高校在原创知识和基础研究领域的核心带头作用,提升特色优势学科研究能力,积极拓展新兴学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支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培引,完善校企人才联合培养、科技实用技术人才培训,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引基地;紧扣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实际需求开展技术攻关和研发,申报实施国家及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项目等,申报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及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平台,形成一批先进科研成果、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支撑服务能力;积极推动本地院校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的合作交流,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共建等方面开展合作,布局系列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研究分院或分实验室。

3.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

围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聚焦大理千百亿级产业,在绿色食品、数字经济、现代农业、生态环保、健康养生等重点产业领域,围绕产业链积极推进特色鲜明的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建设。优化政策环境,强化绩效导向,鼓励和引导科技创新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研发中心等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转型升级,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更趋灵活化,培育发展新型研发机构,贯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路径。依托科技入滇等科技合作机制,导入省外优势科技资源,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提升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技术服务、产业孵化能力。鼓励新型研发机构组建、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加大对新型研发机构科研支持、改革评价机制、强化人才激励、促进开放协同等方面相关政策的先行先试。

4.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升级

找准定位、主动融入全省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围绕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及地方病防治、高原湖泊治理等领域,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特色动植物资源库等科技平台与科学基础设施;支持以重点产业的技术领军型龙头企业为核心,联合相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突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申报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推进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的优化整合、提升能级。探索区域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强化国内外知名科技服务平台的引进合作,进一步完善检验检测、技术验证、中试熟化等方面的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应用市场化机制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助力区域创新驱动发展。

(五)打造区域创新新格局

立足各县(市)发展基础与特色,突出“锻长板”“强优势”的发展理念,通过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流动,加速区域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强化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加快形成以大理市、祥云县为核心,其他县域各具特色、梯次联动的“双核驱动、多极协同”创新格局。

1.优化“大祥巍一体化”创新布局

以提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能级为主线,以创新型县(市)创建为抓手,推动大理石、祥云县、巍山县一体化发展,构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共建共享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打造滇西科技创新示范高地。发挥大理市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依托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数字经济创新基地、总部经济孵化平台等基础条件,强化原始创新,加快产业技术攻克及先进科技成果引进、转化、运用,推进洱海流域转型发展,打造自主创新核心区。祥云县依托产业园区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围绕先进制造、现代物流、新材料等领域做强高新技术产业、优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建设区域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基地。巍山县围绕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保护及开发利用、环保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打造山水田园的科创新城、文旅新城。

2.提升基层(县域)创新能力

支持县域开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围绕各县(市)区域特色,结合不同的资源禀赋、产业特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主体功能区定位,以产业园区为重点,挖掘发展潜力,促进要素集聚,引导县域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开展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引进转化应用,提升科技对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建设先进制造、新材料、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及文化旅游业等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高地,做优“多极”;强化县级科技管理职能,组织实施系列县域科技创新项目,壮大科技型企业集群规模,稳步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及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强化基层科技管理队伍的培养与支持,建设专业化的基层科技管理队伍和科技特派员队伍,提高县域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梯次推进各县(市)科技创新能力跃升。

3.推动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

支持高新区聚焦特色主导产业、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开发区、产业园等各类园区融入科技创新要素,引导全产业链和创新链上的企业、平台、项目、成果向园区集聚,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创新集群。引导科技资源向农业科技园区集聚,强化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着力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充分发挥好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六)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兴州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全方位引进、培育、用好科技人才,加快服务大理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

1.多渠道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

结合全州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部署,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等科技人才需求,采取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才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依托省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苍洱人才“霞光计划”的实施,重点引进高层次、专业化科技人才及创新团队。积极推进在大理州驻北京、上海联络处,驻昆明、瑞丽办事处设立招才引智工作站,探索建立“联系大理”人才网的长期招募,以及通过中国驻外机构、对口支援帮扶大理单位的专项招募,多渠道联络招募全球科技人才。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吸引省内外人才赴大理开展休闲疗养活动,同时提供智力支撑;积极落实科研人员“双聘制”,探索高端、紧缺科技人才“多点执业”,柔性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发挥科技园区人才聚集“洼地”作用,支持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人才特区”试点,打造“云南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基地”。

2.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

紧扣产业发展和研究活动需求,依托省创新人才团队选拔培养计划、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人才培养计划,以及通过组织实施国家、省州重大科技项目,培养、凝集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形成领域(产业)技术创新团队;推进大理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加强实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科技人才培育机制,支持高校“博士团”为产业开展科研攻关项目。

3.推进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加强推进筑巢引凤,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人才提供有针对性的创新工作平台,实现人才梯次递进式发展。对国家级及国际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采用柔性人才引进为主,重点支持建立省级、州级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积极探索科学家工作室、高层次人才休假基地、在读外籍留学生兼职创业等模式,引进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服务支持大理州重点产业、支柱产业技术创新。对于省级、部门及行业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以创新创业园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才创业园区、科技研发基地、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为人才提供创新工作平台。对各类高技能人才的引进,要结合产业发展技能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引进培养高技能领军人才,使其在各类产业园区、大理技师学院、技师培训机构、企业技术中心中发挥好“工匠精神”、“工匠品牌”塑造作用。

4.优化科技人才发展环境

全面落实省、州人才引进培养政策,特别是苍洱人才“霞光计划”政策规定,围绕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职称评聘、岗位设定、薪酬分配、流动配置、成果转化、双创扶持、服务保障等内容,积极落实人才优待各项政策,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机制;积极做好联系服务工作,为各类人才开展智力服务、回乡创业等提供平台、渠道和支持;加快科技人才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建立高层次人才数据库,实现管理服务事项电子化、网络化、规范化、便捷化。

(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聚焦大理州重点产业和世界一流“三张牌”等优势产业领域,支持构建多层次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为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体系,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环境,加快全国乃至全球先进、成熟、适用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促进与东盟各国的科技合作、技术输出,形成“协同创新、梯度转移、内外循环、辐射带动”的开放合作新格局,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对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大理分中心建设。

1.推动省内外科技成果资源落地转化及辐射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进程,积极实施“科技入滇”战略新要求,梳理挖掘区域重大科技需求,加快省外知名企业、先进技术、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等引进落地,努力扩大科技对外开放合作范围;深度拓展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逐步建立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供应与企业科技创新需求“供需清单”,精准化推动高校、科研机构聚焦大理州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数字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任务,探索建立人才互动、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成果共用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深化国际技术转移合作,支持相关企事业单位与国外高校、高层次专家等开展技术合作,吸纳全球优质科技成果资源汇聚转化;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大理分中心,打造中国工业级5G技术标准和产业输出基地,强化中国自主技术体系工业级5G国际技术推广,建设辐射东盟的数字经济技术高地;积极谋划与省内州(市)建立协同创新合作机制,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互通共享,加快科技成果资源的汇聚融通。

2.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落实促进国家、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组织实施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奖补项目,探索符合区域发展实际的科技成果转化转移模式;努力拓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积极强化与高校、科研机构及省内外技术交易(转移)平台等的合作交流,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完善州、县(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平台建设、团队建设及服务能力建设,打造大理州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关键支点;支持相关科技园区、科研机构等围绕大理州重点产业建设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等专业优势、技术资源,打造区域重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鼓励市场化、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或平台培引,扩大专业化技术经纪(经理)人团队规模,持续提升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水平,稳步建立覆盖“技术需求—成果汇聚—技术交易—支撑服务—孵化育成”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生态体系,开展“一站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八)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深化落实科技创新管理“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的改革要求,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保障,进一步放活科研机构、放宽科研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与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科技管理效能。

1.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大力推进科技“放管服”改革。加快科技部门职能由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积极落实大理州“互联网+”政务服务相关标准、规范,逐步建立集科技项目扶持、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培引及科技开放合作等为一体的科技创新服务专业化平台;做好大理州科技决策咨询工作,充分发挥省内外科技创新智库的“外脑资源”,围绕大理州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产业技术预见等开展系列决策咨询研究。

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保障。加快推进国家及省重大科技创新政策的落地实施,鼓励企事业单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研发投入补助等普惠性政策,进一步细化院士专家工作站、新型研发机构等实施细则;优化完善科技项目管理、创新资金分配等管理制度体系,积极开展“揭榜挂帅”试点及大理州科技创新项目计划体系建设探索,扩大企事业单位科研自主权,进一步聚焦大理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创新需求。

优化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机制。依据国家及省关于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收益分配机制的相关政策文件,支持科研人员到企事业单位兼职开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工作取得合法报酬的权益,保障科研人员在大理服务期间享受州内人才引进、职称评定、人才认定等系列优惠待遇;支持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多元评价机制建设,克服人才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的问题,并在重大项目申报、科研条件、收入待遇、继续教育等方面给予青年科技人才必要保障。

2.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深化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创新创业精神,持续扩大创新创业相关政策及国家、省创新创业大赛等宣传力度,以国家、省创赛获奖企业及团队为重点树立区域创新创业典型,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引导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推进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及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建设发展,鼓励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

持续强化科普工作力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建设或申报认定一批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符合需求的科普教育基地,高度重视专业化科普团队建设与能力提升;聚焦民众科技文化需求,组织参与科技活动周、科普讲解大赛等科普活动,支持开展“科技进社区”“科技进校园”等系列科普工作;依托“互联网+”等新媒体模式,创新科普工作理念和组织模式,拓宽科普渠道,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

完善科研诚信与学风作风建设。加强科研诚信、科研伦理道德建设,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和科研伦理要求的行为“零容忍”,联合教育、财政等相关部门建立终身追责、联合惩戒的科研诚信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各类媒体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努力提升大理州创新人物、科技成果及创新成效等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崇尚创新、尊重人才、敢于探索、宽容失败的氛围。

四、实施保障

(一)加强统筹协调

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发挥党在科技创新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领导核心作用。做好与国家、省级、县(市)级科技创新规划的衔接与协调,主动融入全省科技创新总体布局;强化州科技管理部门统筹职能,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各县(市)的合作,确保科技创新规划与等位规划相互协调,认真部署各县(市)科技工作任务。建立健全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加强调查研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强化与科研机构、高校、重点企业的沟通交流,广泛调动和激发科技界、产业界、企业界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共同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二)加大科技投入

发挥好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激励作用和市场配置各类创新要素的导向作用,建立科技投入稳定支持与增长机制,加强对重大科技问题及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支持力度。以财政资金为引导探索设立“洱海流域绿色科技创新发展基金”,支持洱海流域生态保护重大科技成果研发及转化示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综合运用项目资助、创业引导、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活动,探索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

(三)强化开放合作

积极响应打造“科技入滇”升级版,充分发挥云南省科学技术院、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大理州科技局签订的招商引资三方合作协议作用,突出科技创新和招商引资融合带来的优势,进行招才引智,促进科技入滇、沪滇科技合作对接项目落地。深度拓展跨省、校、地之间的政产学研合作,探索建立新时代新型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以沪滇东西部扶贫协作和浦东新区对口帮扶大理为契机,积极拓展双方合作的新领域、新途径。积极融入国家、省“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探索高层次、多形式、宽领域科技合作的新机制,输出先进技术及产品,把大理建设成为南亚东南亚与国内创新资源交汇的枢纽。

(四)落实目标任务

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度,围绕规划提出的具体目标,结合全州各县(市)、各相关部门的发展实际,加强规划落实的分工,牵头部门要落实责任,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职责积极配合,明确责任主体和进度安排,在工作谋划、项目安排、措施保障上目标同向,在重点工程项目上集聚资源,在工作推进上相互衔接、上下联动、整合力量、集中突破,加强年度计划与规划的衔接,切实保障主要目标和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五)强化项目支撑

坚持把实施项目作为开展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结合“十四五”科技工作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全力抓好谋划储备,紧密结合规划,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着力谋划储备一批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加强精准高效招商,强化定向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着力在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引进一批科技项目。利用厅州会商机制力争将重点项目纳入省科技计划和相关渠道优先支持。加强科学运营管理和精准服务,推进项目的实施。

(六)加强监督评估

进一步完善规划监督、考核机制,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将规划实施工作纳入地方和部门的年度考核体系,对规划任务完成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阶段性考核,及时进行跟踪反馈。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社会需求的新变化,适时对规划作出调整。加强规划执行与政府年度考核的有机衔接,提升科技创新在考核中的权重。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发挥公众、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等公众媒体对创新活动的监督作用,鼓励公众参与规划实施的监督。

(38)
打赏
本文标签:
上一篇 > 关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下一篇 > 关于安徽省铜陵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相关文档

  • 政府工作报告
  • 规划计划
  • 政府公报
  • 统计公报
  • 普查公报
  • 统计年鉴
  • 县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