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规划计划 >

甘肃省庆阳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0)

发布时间:2022-07-13 点赞:41 阅读:80

庆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庆阳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0)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管工业园区(集中区)管委会,中、省驻庆有关单位:

《庆阳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0)》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庆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3日

第一章 规划总则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庆阳市全境,包括1个市辖区、7个县,即西峰区、庆城县、华池县、宁县、镇原县、合水县、正宁县、环县。全市总人口217.97万,总面积27119平方千米。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0年。分为近期和中远期,近期为2021年至2025年;中远期为2026年至2030年。

三、规划性质

本规划是在国土空间规划和全域旅游理念的引领下,落实庆阳全域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是指导文旅产业与项目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全域旅游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及相关活动中,均应按照本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及其他行业规划所要求的对照实施。各县(区)乡村旅游项目均可参照此《规划》执行。

四、规划原则

多规合一、统筹协调;保护优先、精品示范;彰显特色、创新突破;产业互动、融合共享;对照标准、引领发展。

五、规划依据

1. 国家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8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1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6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0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7年修订)

《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2006年)

2.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文化和旅游部2020修订版)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文化和旅游部2020修订版)

《文化和旅游规划管理办法》(文旅政法发〔2019〕60号)

《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5−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 26358−2010)

《旅游度假区等级管理办法》(旅办发〔2015〕81号)

《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旅办发〔2009〕149号)

《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LB/T 051−2016)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8973−2016)

《旅游购物场所服务质量要求》(GB/T 26356−2010)

《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4308−2010)

《旅游餐馆设施与服务等级划分》(GB/T 26361−2010)

3. 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划

《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国土资规〔2015〕10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16〕85号)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2017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

《关于在旅游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文旅旅发〔2018〕3号)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发改综合〔2018〕1465号)

《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发改社会〔2016〕1831号)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印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4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文旅政法发〔2021〕40号)

4. 地方性相关规范、政策和规划

《甘肃省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甘旅领发〔2017〕1号)

《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甘发〔2018〕7号)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甘政办发〔2019〕100号)

《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文化枢纽技术信息生态“五个制高点”实施方案》(甘政办发〔2019〕106号)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甘政发〔2021〕18号)

《甘肃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甘文旅厅字〔2021〕72号)

《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十四五”规划》

《甘肃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0)》

《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庆政发〔2021〕17号)

《新时代庆阳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文化枢纽信息生态制高点实施方案》(庆政办发〔2020〕61号)

《庆阳市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十四五”规划》

《庆阳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

《庆阳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修编)(2016−2025)》

《庆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8−2030)》

六、规划衔接

《庆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5》提出打造以庆阳为源头的“周—秦—汉—唐”历史文化旅游跨省线路,建设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配套的旅游产业体系。《庆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8−2030)》提出“一核、两心、一环、四轴、四区”的空间格局,将庆阳定位为“一城三地”,分别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目的地、黄土大塬生态民俗体验地、陕甘宁共享的健康休闲地,“一带一路”新兴旅游城市。《庆阳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修编)2016−2025》提出打造红色旅游目的地、甘肃红色旅游中心城市、陇东旅游门户城市和陕甘宁红色旅游区的区域性旅游节点城市。上述规划均为本次规划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提供指引。

第二章 发展条件

七、政策背景

1. 国家层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优质文旅发展的动力。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高质量发展,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发展迎来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做出部署,标志着全域旅游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旅游行业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的突破口和助推器,为庆阳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指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以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长征线路为主,兼顾红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长征线路,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为庆阳加快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实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对于利用庆阳长城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契机。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作出部署,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提出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要求,同时实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庆阳高质量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提供重大契机。

2. 区域层面

2012年,国家发改委印发《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庆阳被定为陕甘宁革命老区中心城市之一,建设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和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人文魅力城市、生态示范城市。2013年,国务院批复支持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庆阳属于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打造民俗庆阳、红色南梁、周祖圣地、岐黄故里等特色文化品牌。同年,原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复同意陇东南地区为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支持庆阳市建设岐黄中医康复疗养基地。2018年,《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发布,到2025年甘肃省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强省,文化旅游产业成为甘肃绿色发展崛起的支柱性产业。2019年,《甘肃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提出大力发展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田园风光为韵、以村落民宅为形、以生态农业为基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甘肃面临的最大机遇”,甘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通道优势”,庆阳旅游要立足甘肃,面向世界,向品质化、国际化发展。

八、区位格局

1. 地理区位

庆阳位于甘肃省最东部,陕甘宁三省交界处。素有“黄土高原腹地”、“陇东粮仓”之称。东倚子午岭,北靠羊圈山,西接六盘山,东西北三面隆起,中南部低缓,平均海拔1500米。

2. 交通区位

庆阳是连接沿黄城市带、陇东地区、关天经济区的重要通道,正在全力建设甘肃交通次中心城市。银西高铁的开通和甜永高速全线通车破除了庆阳南北交通瓶颈,改造升级后的庆阳机场增加了更多航线。目前已经形成了集航空、高铁、高速、国省道于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

3. 经济区位

庆阳是关中平原城市群新增区域,关天经济区直接辐射区域。充分发挥关中平原城市群对西北地区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支撑作用,为庆阳的发展提供新机遇。

4. 旅游区位

庆阳地处银川、西安、延安及兰州四大重要旅游城市的中间位置。庆阳是陕甘宁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甘肃省唯一的革命老区,位于红色文化游、历史人文游、自然生态游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上。

九、资源分析

1. 资源梳理

重点资源单体320余个,分为7个主类,41个基本类型,空间上呈不均衡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其中人文类资源丰富,但大部分人文类资源开发条件一般,生态类资源较少且受红线限制大。

2. 文脉梳理

华池县幸家沟出土了距今约1.8万年的中国“第一块旧石器”;4400年前,岐伯与黄帝在此论道,留下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夏商时期,周先祖在此教民稼穑,开创了华夏农耕文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北豳国、义渠戎国在此繁衍生息;秦朝时期,修建秦直道;汉唐时期,建设北石窟寺,是甘肃丝绸古道的最东端;近现代时期,南梁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历史地位。涌现出了岐伯、王符、范仲淹、李梦阳等一大批历史名人。

庆阳七个重要文化标识梳理:岐黄中医药源头——中医鼻祖岐伯故里、《黄帝内经》发源地;华夏农耕文化之源——周先祖不窋教民稼穑、周祖陵;世界最早的“高速公路”——子午岭秦直道;中国西北革命之源——红色南梁、“两点一存”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长庆油田的发祥地——庆城县马岭镇长庆石油大会战;中国“第一块旧石器”的出土地——幸家沟;丝绸之路东起的第一大石窟——北石窟寺。

3. 地脉梳理

地貌:庆阳位于黄土高原腹地,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有“天下黄土第一塬”董志塬,是典型黄土高原地貌。庆阳河流以泾河支流为主,比较大的河流有洪河、马莲河、蒲河茹河等,以及洛河支流葫芦河,五大河流纵贯庆阳,使得庆阳形成南北纵向的交通格局。

海拔:庆阳海拔高度介于885—2089米之间,平均海拔1500米,从医学上讲,海拔1500米的亚高原地区是属于非常适合人类运动健身的地区,庆阳适合开发康养健身旅游。

气候:庆阳生态环境良好,气候凉爽,夏季平均最高温26℃,比西安低6℃,面向西安及关中市场,适合打造康养避暑度假游产品。

4. 产业资源分析

庆阳是岐黄中医药文化发祥地、中医药之乡,拥有独具陇东特色的黄土高原美食和适宜的康养环境,庆阳康养产业有底蕴、有资源、有支撑、有环境,适合开发岐黄中医药文化养生和避暑康养度假产品。此外,庆阳有陇东粮仓、能源新都之称,农业、商贸、文创、工业产业与旅游结合紧密,适合打造产业融合类产品。

5. 特色资源提炼

根据庆阳资源特质,提炼“岐黄周祖之源、生态黄土大塬、革命历史纪元”三大特色资源。

岐黄周祖之源:岐黄文化源,周祖农耕源,黄帝衣冠冢,黄土民俗乡,丝路古驿道,千年秦直道,华夏公刘庙,义渠古豳国。庆阳还拥有中国民俗学会的11大民俗文化命名。通过“激活源”,活化历史遗迹和非遗,追溯周祖与歧黄之源,打造岐黄文化、农耕文化、历史文化产品。

生态黄土大塬:庆阳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拥有12条大塬,其中,董志塬被称为“天下黄土第一塬”,是黄土层最深厚的地方,雄浑辽阔。庆阳拥有子午岭国家森林公园,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7年完成造林730.85万亩,是名副其实的生态黄土大塬。通过“做靓塬”,打造大视域黄土大塬景观,开发高原避暑、田园休闲、生态观光等产品。

革命历史纪元:太白起义打响了陇东红色革命第一枪,庆阳有中国西北革命之源的南梁革命根据地,有着被誉为红军长征最后一战的山城堡战役的独特印记,有着“两点一存”的独特革命历史地位,庆阳见证了革命历史新纪元。通过创新红色资源开发利用,联动市内外红色旅游景点,做大红色旅游产品。

十、市场趋势

1. 庆阳旅游市场供需分析

旅游业现状:2020年庆阳共接待游客75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5.66%,旅游产业地位不断提升,但庆阳高A级景区较少,接待能力有待提升,旅游产业基础一般。客源市场:庆阳客源市场以甘肃、陕西为主,四川、宁夏次之,客源市场比较狭小。市场知名度:庆阳旅游、庆阳美食、周祖陵、庆阳香包等关键词网络搜索度较高,有一定市场知名度。行为特征:庆阳旅游淡旺季明显,其中,5−10月为出游旺季。周末出游需求旺盛,占比达到40.6%。市场供给:庆阳旅游产品单一,二次消费严重缺失,市场供给明显不足。客群偏好:庆阳游客多以红色游、文化观光游为主,到访率高的景点是南梁、周祖陵、北石窟驿、北石窟寺等,旅游兴趣主要为红色文化、岐黄文化等。

2. 旅游市场趋势分析

国内趋势:大众旅游趋于休闲化、品质化;新冠疫情下,生态休闲、康养度假成为旅游新热点。陕甘宁趋势:出游动机以放松身心、消遣娱乐和了解文化为主;自驾游比例呈上升态势,城市周边短途游成首选;自然景观型景区备受青睐;出游方式多以家庭结伴出游为主。

3. 专项旅游市场分析

红色旅游:年轻游客成为主力军,两人两天行程独占鳌头;景区智能化、时尚化、沉浸式体验为发展趋势。文化体验:文化深度游成趋势,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体验备受青睐,文化创意成为文化旅游的重点发展方向。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已成为居民常态化的消遣方式,特色村镇、田园综合体、共享农庄等不断升级,乡村旅游逐渐往“乡村旅游+”的方向发展。康养旅游:健康旅游迎来黄金时代,将成为文旅融合新增长点,以中老年人群、女性市场为主,市场发展潜力大、规模大。避暑旅游: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避暑旅游市场,有潜在避暑旅游需求的人数约为3亿,市场规模高达3000亿元。重庆、西安、武汉避暑游需求旺盛。工业旅游:庆阳是数万石油职工及家属生活的地方,庆阳石油工业遗产众多,工业旅游潜在客群大,庆阳市与长庆油田联合开发好长庆油田工业旅游意义重大。

4. 市场定位

核心市场:以庆阳为中心,辐射300公里范围内陕甘宁地区,包括西安、咸阳、延安、榆林、宝鸡、银川、中卫、固原、吴忠市、兰州、天水、平凉等城市。

拓展市场: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高铁可达的中程大中型城市,以及分流西北大旅游线路上的客群。

机会市场:长三角、粤港澳等国内主要远程城市群市场。

入境市场:港澳台、东南亚、韩国、日本、俄罗斯、中亚等周边国际城市。

十一、竞合分析

与周边西安、延安、宝鸡、天水、银川、中卫等进行比较,庆阳旅游资源与周边同质性明显,开发较为初级,缺少龙头和引领性产品,品牌知名度低。同时庆阳“红绿特”资源组合度好,应紧抓关中市场,以南梁精神为旗帜,以岐黄周祖文化为龙头,以避暑康养为新亮点,强化“红色南梁、岐黄故里、周祖圣地、民俗庆阳”品牌组合优势,塑造核心吸引物,实现区域突围。

十二、问题研判

对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庆阳存在着龙头景区不强、产业融合不足、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营销力度不够、生态瓶颈待突破、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实际问题,庆阳全域旅游发展需在供给体系、公共服务、品牌营销、资源与环境、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重点提升。

第三章 总体思路

十三、发展思路

以文旅融合化发展为基本思路,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以及银西高铁、甜永高速交通发展契机,依托庆阳红色文化、岐黄文化、周祖农耕文化、特色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深挖避暑康养气候特质,着眼于全国红色研学教育、关中避暑康养旅游、乡村休闲市场需求,“举红色旗、打特色牌、走绿色路”,以红色旅游为旗帜,以岐黄周祖文化为龙头,以康养度假为亮点,打造红色励志研学游、岐黄周祖探源游、生态避暑康养游、美丽乡村体验游等系列旅游产品,走出全域旅游的“庆阳模式”。

十四、发展定位

依托红色文化、岐黄周祖、避暑康养三大资源,将庆阳打造成成为“三区一地一中心”:

国家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

中国农耕民俗文化体验区

黄土高原避暑康养度假区

全国红色旅游知名目的地

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旅游集散中心

十五、发展目标

近期目标(20212025年)

这一阶段为招商引资,夯实基础,打造精品,快速推进阶段。以“一园三区”(陇东风情园、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古庆州文化旅游区、子午岭康养度假区)四大引擎为核心,以现有旅游景区提档升级为重点,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主,统一思想认识,完善旅游体制机制,出台全域旅游保障政策,形成“红+绿+特”多元复合的旅游空间。培育2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全市接待游客达到1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10亿元,力争两项指标年均增长20%以上。

中远期目标(20262030年)

这一阶段为旅游产业稳步壮大,精品景区全面突破,旅游品牌不断升级阶段。全力推进重点旅游景区建设,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培育城市旅游业态,塑造精品景区(点)和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康养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推动旅游+产业融合,打响旅游品牌,形成清晰的目的地形象,构建全域格局。新培育2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和1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到2030年,力争全市接待游客达到2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50亿元。

十六、发展战略

引擎带动,重点突破。推动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古庆州文化旅游区、子午岭康养度假区、陇东风情园四大引擎建设,集中力量打造全市旅游发展龙头,辐射带动全域旅游发展;推进东老爷山景区、环州故城景区、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印象义渠莲花池景区、正宁黄帝文化景区等重点景区建设和市场化运营,整体提升庆阳文旅竞争力。

文化引领,彰红显绿。坚持文旅融合发展,做好 “文旅+”产品开发,打造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凸显红色文化品牌,高举红色文化大旗,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红绿互补发展。

交旅融合,内外联动。构建全市旅游交通网络,依托主要交通干道,沿途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旅游驿站,打造交通旅游带,推进交旅融合。在红色旅游、根祖旅游、民俗旅游等方面与陕甘宁其它地区进行联合打造营销,实现区域旅游联动发展。

城乡统筹,共建共享。推进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进行资源整合,优先开发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旅游资源,构建全市城乡旅游格局。全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文化设施、特色产业、要素服务、环境保护等工程建设有当地居民参与,确保发展成果由当地居民共享。

十七、发展路径

路径一:绘制一张蓝图。聚焦“一城两极三带四区”,绘制全域空间发展蓝图,制定“一区七县”发展指引。

路径二:激活四大引擎。推动 “一园三区”(陇东风情园、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古庆州文化旅游区、子午岭康养度假区)四大引擎项目建设。

路径三:推进八大工程。落实推进全景区产品整合、全城乡振兴建设、全公共服务升级、全产业要素融合、全渠道品牌营销、全社会共建共享、全资源环境保护、全系统保障机制八大工程。

路径四:落实三个计划。根据各县(区)旅游发展现状,编制全域旅游创建计划,指导各县(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编制全域旅游部门协作计划,将工作落实到每个责任单位;编制项目推进计划,建立全域旅游项目库,将项目推进落实到每一阶段。

第四章 全域旅游空间布局

十八、全域空间布局

通过“一城集散、两极驱动、三带串联、四区共建”,最终形成“一城两极三带四区”的空间格局。

一城:庆阳文化旅游集散服务城

两极:红色南梁—太白小镇红色旅游增长极

岐黄周祖—庆州古城文化旅游增长极

三带:茹河—蒲河乡村旅游带

陕甘宁城际旅游联动轴

子午岭生态文化旅游带

四区:红色研学旅游区

祖脉文化旅游区

丝路民俗体验区

子午岭康养度假区

十九、分区发展指引

一城:庆阳文化旅游集散服务城

范围:西峰区城区。

思路:以庆阳市区为依托,依托庆阳高铁站、庆阳机场和完善的城市配套,突出中心城区的旅游服务和集散功能,强化庆阳城市旅游服务能力,打造主题街区、文化演艺、夜游经济,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推进庆阳城市发展与旅游休闲功能的无缝对接,展示庆阳城市旅游形象,打造为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旅游集散中心。

两极之一:红色南梁—太白小镇红色旅游增长极

范围: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和太白镇片区。

思路:依托南梁革命根据地“两点一存”的历史地位,推进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建设,以红带绿,彰红显绿,探索“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模式,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国内一流的红色旅游景区;依托太白起义陇东红色革命第一枪的红色文化和子午岭生态环境,增绿亮红,推进太白红色旅游和康养旅游发展。红色南梁联动太白小镇,通过南太公路串联两大片区,形成“两核一带”旅游发展格局,共同构筑庆阳红色旅游增长极。

两极之二:岐黄周祖—庆州古城文化旅游增长极

范围:庆城县县城。

思路:庆城历史悠久,上承岐黄周祖、下启长庆油田大会战,范仲淹、李梦阳等名人辈出,是庆阳历史文化资源聚集区。依托庆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越的地理区位和高速高铁贯穿的交通优势,将整个庆城县城当成大景区来建设,打造为庆阳历史文化旅游增长极。

三带之一:陕甘宁城际旅游联动轴

范围:庆阳境内的G211、甜永高速沿线。

思路:依托纵贯庆阳的交通干道G211、甜永高速和马莲河,沿主轴布局景区、景点和产业园,打造旅游联动轴、交通自驾轴、产业发展轴、马莲河景观轴,四轴一体化发展,联通外部、盘活内部,构建陕甘宁城际旅游联动轴。

三带之二:茹河—蒲河乡村旅游带

范围:茹河川—蒲河川沿线。

思路:以茹河、蒲河及沿岸县道、乡道为依托,串联以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黑老锅冰窟景区、潜夫山景区为代表的景区景点、以毛寺村、闫沟村聚德小镇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点,以滨水休闲、乡村风情体验为核心,打造乡村旅游风景带。

三带之三:子午岭生态文化旅游带

范围:子午岭沿线。

以子午岭边缘公路为依托,串联调令关、黄帝文化博览园、北川百里荷塘风情线、太白镇、南梁红色旅游景区等核心景区,线路沿子午岭延展,以徒步、骑行、自驾为主,打造成为一条森林生态康养度假带。

四区之一:红色研学旅游区

范围:华池县(子午岭自然保护区华池片区除外)和环县。

思路:依托庆阳深厚的红色文化基因,以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山城堡红色旅游区、东老爷山景区为核心,辐射带动片区发展,打通东老爷山至南梁公路,实现两大核心景区的串联,构建北部红色旅游大环线。同时,串联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纪念馆、曲子革命纪念馆、刘巧儿旧居、马锡五审判事迹陈列馆等红色旅游景点,形成一条以红色教育、红色研学、休闲体验为主的红色旅游线路,打造庆阳红色旅游主体功能区。

四区之二:祖脉文化旅游区

范围:庆城县、西峰区东部和正宁、宁县、合水三县西部。

思路:挖掘岐黄中医药文化、周祖农耕文化、义渠国文化、古豳国文化、黄帝文化等历史文化,以古庆州文化旅游区和陇东风情园为引擎,辐射带动南佐遗址、古豳文化旅游区、印象义渠·莲花池、石家及遇村遗址、正宁黄帝文化博览园等历史文化景区,以青兰高速和甜永高速为依托,打造历史文化旅游环线,构建庆阳祖脉文化旅游区。

四区之三:丝路民俗体验区

范围:包括镇原县和西峰区西部。

思路:挖掘丝路文化、庆阳民俗文化等,以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为引擎,辐射带动潜夫山、石空寺等丝路文化景区发展,以G327、S318构建丝路民俗旅游环线,以茹河—蒲河为依托打造乡村旅游风景道,构建庆阳丝路民俗体验区。

四区之四:子午岭康养度假区

范围:以子午岭国家森林公园(包括正宁县、宁县、合水县东部、华池县东南部)范围为主。

思路:以太白康养度假小镇和五顷塬康养度假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子午岭生态旅游发展,依托子午岭边缘公路,建设一条子午岭生态文化旅游带,串联整个森林公园,打造庆阳避暑康养旅游主体功能区。

二十、县区发展指引

西峰区:依托庆阳市黄土民俗文化、周祖农耕文化、南佐遗址、黑老锅冰窟等资源,通过“文旅兴城、夜间点亮、品质服务”等战略,全力打造陇东风情园,提升城区旅游综合集散、旅游基础服务、城市夜间休闲等功能,建设庆阳旅游服务中心,将西峰区打造成庆阳市的经济中心、旅游中心、文化中心、服务中心、集散中心,辐射带动西峰区乡村旅游发展。重点开发城市休闲旅游、城郊农业采摘游、乡村民俗休闲游等旅游产品,推动西峰区打造庆阳全域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推进西峰区创建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县,显胜乡、肖金镇等乡镇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力争2025年前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庆城县:挖掘古城民俗文化、周祖农耕文化、岐黄中医药文化,以古庆州文化旅游区为抓手,推动岐黄周祖文化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创建提升和庆城古城建设,重点开发周祖农耕文化研学、岐黄中医药文化养生、陇东民俗文化体验、休闲农业体验等旅游产品,打响“周祖圣地”“岐黄故里”两大品牌,发挥庆城交通优势,将庆城打造成全国岐黄周祖文化养生名城。推进庆城县创建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庆城镇、赤城镇等乡村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力争2025年前庆城县创建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华池县: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以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抓手,融合科技、文创等旅游新业态,丰富休闲体验业态产品,打响“红色南梁”旅游品牌,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文化体验相结合,将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结合,带动区域乡村振兴发展,打造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和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南梁镇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力争2025年前华池县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030年前创建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环县:抢抓高铁高速开通机遇,依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道情皮影文化等优势资源,持续开发建设环州故城景区、山城堡红色旅游区、东老爷山景区,成为环县旅游发展核心。打造“中国皮影之乡”“长征最后一战”等文化旅游品牌和“善美环州、中国羊谷”县域产业品牌,串联带动周边景区和乡村发展,将环县打造成为集民俗体验、红色研学、乡村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国红色文化与民俗体验旅游目的地。推进环县创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山城乡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力争2030年前环县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镇原县: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整合丝路文化、历史文化、山水田园等资源,突出“丝路驿站”的差异化定位,以北石窟驿景区提升建设为抓手,以潜夫山景区、“三池”生态旅游风景区等为支撑,带动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升级,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将镇原县打造成为秦汉文化丝路风情体验旅游目的地。推进太平镇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力争2030年前镇原县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合水县:以建设太白康养旅游小镇为抓手,联动南梁红色景区,打造红色旅游增长极,以红土林景区、黄河古象出土地、美丽乡村建设为支撑,主打“黄河象故里、古石刻之乡、红26军摇篮、子午岭腹地”四张靓丽名片,开发红色研学游、黄河象远古游、古石刻艺术鉴赏游、美丽乡村生态游等产品,将合水县打造成为黄土高原生态康养旅游集聚区。

宁县:以古豳文化、义渠文化为主线,以生态资源为依托,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以石家及遇村遗址、义渠古国博览园为核心,以印象义渠莲花池景区、义渠百花园、政平古镇等为支撑,将宁县打造成义渠历史文化与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成为庆阳乃至甘肃文旅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推进宁县创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瓦斜乡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力争2030年前宁县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正宁县:以建设五顷塬康养度假区为抓手,以罗川古城、正宁黄帝文化景区、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宫河邓小平旧居为支撑,重点开发子午岭避暑康养游、黄帝文化始祖游、革命遗迹缅怀游、罗川寻清访古游等产品,将正宁县打造成陇东南历史文化与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

第五章 全域项目体系规划

以“一园三区”四大引擎项目为核心,以“十大精品项目”为重点,提升一批文旅景点、乡村旅游、自驾营地、风景道、服务设施等支撑项目,统筹文旅项目开发时序,形成引擎带动,精品突破、多点支撑的全域旅游项目体系。

二十一、四大引擎项目之一:南梁红色旅游景区

1. 位置范围

位于华池县东部,包括南梁镇、林镇乡等区域。

2. 发展思路

以传承弘扬“南梁精神”、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新乡村旅游富民机制为目标,整合红、绿、特三类旅游资源,以“旅游+”引领红色旅游与教育、文创、农业、科技等业态融合发展,以南梁革命纪念馆为核心,以红色抗大文化片区、军民大生产屯垦片区为支撑,以“燎原星火·硕果南梁”为形象定位,进一步打响“红色南梁”品牌,打造以南梁精神传承创新为核心,以文化创意旅游、红色研学旅游、陇东风情体验为特色的国家级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长征文化公园重要节点。

对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重点建设管控保护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传统利用区四类主体功能分区。其中,管控保护区包括南梁陕甘边区革命政府旧址、陕甘边区军委旧址、闫洼子会议旧址、列宁小学旧址、42烈士殉难处、警卫连旧址、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等7个文物点;主题展示区包括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建设重点展示园、华池集中展示带及南梁陕甘边区革命政府旧址、陕甘边区军委旧址、闫洼子会议旧址、列宁小学旧址、42烈士殉难处、警卫连旧址、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等特色展示点以及南太公路集中展示带;文旅融合区是以华池县为基本单元,划定华池文旅融合示范区;传统利用区包括南梁镇及荔园堡村、大凤川、黄渠村、东华池村的文化旅游开发利用。

3. 发展举措

(1)举措一:高地占领,做强南梁干部学院

充分利用南梁及周边地区红色教学资源,不断壮大南梁干部学院培训师资力量,完善培训教材体系,提升培训教学质量,办好南梁干部学院,使之成为中组部省部级干部培训教育基地、甘肃省委党校干部培训教育基地、延安干部学院培训教学实践基地,将南梁干部学院打造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示范基地,国内知名的干部培训基地。

(2)举措二:5A创建,重点提升5A景区

一是确认5A级景区的创建范围,包括南梁革命纪念馆片区、军民大生产纪念馆片区、抗大七分校校部旧址片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军委驻地旧址片区。二是确认创建5A级景区的提升方向,对照5A级景区标准制定创建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将南梁红色旅游景区的创建内容分为优先提升、重点提升、一般提升、继续保持四档,重点在形象提炼、产品丰富、服务提升、宣传营销等四方面。

(3)举措三:浓缩线路,“两点一存”红透南梁

依托景区交通情况,通过一条游线串联南梁干部学院、军民大生产纪念馆、屯垦南梁体验基地、抗大七分校、热血南梁·青少年拓展教育基地、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星塔地标、《南梁忠骨》红色演艺、南梁红街十大核心景点,打造“一线十景”红色旅游体验线路。

(4)举措四:业态创新,红绿结合彰红显绿

一是彰红,丰富红色旅游研学与体验内容。通过红色光影秀、战争文化体验基地、AR/VR红色纪念馆来创新“红色+科技”体验产品,通过红色记忆文创老街、红色地标、红色广场等来强化“红色+文创”产品,通过博物馆互动体验、户外拓展项目等丰富“红色+体验”产品。二是显绿,打造九十里路红色南梁乡村旅游带。以南梁红色旅游景区为依托,串联南太公路沿线南梁、林镇两个乡镇,重点发展荔园堡、大凤川、黄渠、东华池四个乡村旅游点,以“旅游+”促进红色与生态、民俗、农业、文创、康养等产业融合,培育特色产业,扩大就业,探索全国红色旅游富民模式,为革命老区注入经济新活力。

(5)举措五:机制构建,理顺机制促区域联动

一是推进南梁红色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大景区管委会+旅游开发公司”的管理运营机制,明确5A级景区创建主体、主要推进实施单位,发挥市场经营主体作用,激发景区活力。二是加强南梁红色旅游景区与周边红军西征纪念园、瓦窑堡会议旧址、延安纪念馆、枣园旧址、洛川会议旧址纪念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会宁红军长征会师地旧址、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等红色景点的资源共享、客源互送、营销互市、线路串联,融入陕甘宁红色旅游区联动发展,提升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在陕甘宁红色旅游圈中的地位及影响力。

4. 项目规划

一个国内知名干部学院

着力办好南梁干部学院,根据需要依托南梁镇增建教学配套设施。以全国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军队院校干部、全国大中小学生为核心客群,努力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提升干部学院管理水平,完善培训基地配套,建设窑洞会议宾馆、活动中心等内容,打造英雄纪念林、开展党性教育活动、体验革命英雄生活,丰富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红色拓展、社会体验、情景教学、访谈教学等红色体验产品,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场大型红色演艺

《南梁忠骨》红色演艺:创意设计大型舞台剧,演绎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弘扬南梁红色文化品牌。

一座南梁精神地标

红星塔地标:建设象征红军精神光芒四射、顶天立地、代代相传精神丰碑的一座独特的红星塔地标建筑景观。

一条红色文化街

以陕甘边区红色主题街区为设计理念,还原陕甘边区生活场景,融入红军被服厂、红军干部学校、红军医院等文化元素,植入多种红色旅游全新业态,开展《跟上刘志丹上南梁》、《南梁说唱》等红色文化演艺,设置红军军旅体验、吃“忆苦思甜饭”、陕甘边区生活体验、陇东贸易货运体验等历史场景化体验活动,打造集文化体验、特色小吃、文创商品、特色民宿等于一体的沉浸式陕甘边红色文化体验街区。

两个拓展基地

热血南梁·青少年拓展教育基地:设置“血战湘江、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翻越六盘山、突破天险腊子口、会宁大会师、陕甘军民喜迎红军”等体验活动,打造无人机培训基地、革命传统体验培训基地。

屯垦南梁体验基地:创意设计大丰收农耕园,布局农耕游乐体验项目,设置军民生活生产工坊,包括油坊、醋坊、粮坊、糖坊、酒坊、面坊、纸坊、绣坊、画坊等。

四大红色景观

红色革命精神地标:建设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大型文化塑像,打造南梁红色文化地标。

红色文化主题广场:以红色地标为核心,建设红色文化主题广场,提供文化展示与休闲服务。

红色景观夜间亮化:对红色文化景观的夜间展示效果进行设计和优化,点亮红色南梁。

红色文化景观小品: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对景区基础设施进行景观化提升,营造红色文化旅游氛围。

四个旅游乡村

重点建设荔园堡红色文化体验村、大凤川屯垦生活体验村、黄渠陇东民宿度假村、东华池生态观光休闲村四个主题旅游乡村。

二十二、四大引擎项目之二:古庆州文化旅游区

1. 位置范围

包括周祖陵景区、药王洞养生小镇、岐黄中医药博物馆、庆州古城、梦阳文化景区等区域,旅游景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

2. 发展思路

将周祖陵景区和药王洞养生小镇整合成为岐黄周祖文化旅游区,率先创建国家5A景区;深挖庆州古城历史文化和范仲淹文化,将庆州故城建设成为宋文化主题沉浸体验古城,将梦阳文化景区纳入庆州古城范围,创建国家4A级景区;在一个5A景区+一个4A景区的旅游发展格局的基础上,通过对山上、山下、城内、城外的整体风貌的提升和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将古庆州文化旅游区打造成为“山水城”一体化发展的大旅游景区;打造成为集周祖文化研学、岐黄中医药养生度假、宋文化体验、陇东民俗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国际级文化养生旅游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核心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3. 发展举措

举措一:山上文化活化。打响岐黄周祖品牌,以文化创新铸造旅游核心吸引力。举措二:山下养生度假。创新中医药康养产品,立足岐黄中医药文化,丰富旅游业态。举措三:城内休闲配套。丰富古城业态,做足民俗体验,着重提升服务品质。

4. 项目规划

核心项目1:周祖陵景区

延展周祖陵景区空间,以农耕文化研学和岐黄中医药文化研学为核心,提升周祖公祭大典活动的知名度,开发康养体验、农耕体验、农耕文创、亲子游乐等产品,丰富旅游业态,提升配套设施,打造文旅融合标杆项目,最终建设成为全国根祖研学旅游示范区。

核心项目2:药王洞养生小镇

推进药王洞养生小镇建设,依托岐黄养生文化、中医药资源、山水生态等优势,拓展康养度假板块,以康养度假、旅居养老、健康管理为特色,发展“医、养、游、居、文、农、林”七位一体的大康养模式,让游客能够吃岐黄养生药膳,住香包香草养生窑洞,行太极、五禽戏养生功;游岐黄周祖文化旅游区,购绿色有机农产,打造岐黄中医药和《黄帝内经》养生全方位体验度假区。建设成为全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核心项目3:庆州古城

推进庆州古城建设,注重建筑风貌的协调与统一,以陇上风情为主线,注重文化活态化体验,打造创意文创街巷、非遗工坊,融入餐饮、购物、住宿、演绎等业态,打造陇上风情沉浸式体验区。

5. 理顺机制

成立岐黄周祖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和旅游投资管理公司,引进运营团队,具体负责岐黄周祖文化旅游区管理和庆州古城旅游产业开发运营,通过将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建立景区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激发景区资源利用和发展活力。

二十三、四大引擎项目之三:子午岭康养度假区

1. 位置范围

北接华池县,南至正宁县,贯通合水县、宁县东部区域。

2. 发展思路

依托子午岭森林养生资源及秦直道文化资源,严守自然保护区划定红线,以生态康养度假为主题,重点发展太白康养度假小镇、五顷塬康养度假区两大避暑康养度假核心产品,依托子午岭边缘公路,辐射带动一批历史遗迹、特色乡村、生态景区,构建“两核一带”的空间格局,整体打造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西北森林生态避暑康养目的地。

3. 发展举措

举措一:构建两核一带格局。重点发展太白康养度假小镇和五顷塬康养度假区,联动秦直道旅游风景带。举措二:培育康养度假体系。回族康养、黄帝内经养生、生态养生、五谷养生等养生度假产品体系。举措三:带动一批节点建设。依托子午岭边缘公路,联动一批历史遗迹、特色乡村及生态景区,打造一批文化体验驿站、露营地、观景台等旅游节点。举措四:推进产品业态互补。推动康养度假、生态体育、文化探秘等多条内容丰富、供给完善的产品主线开发。

4. 项目规划

核心项目1:太白康养度假小镇

依托太白小镇的生态基底、田园风光和民俗风情,打造以花溪谷为核心的山麓花海景观,以太白镇镇区为核心的康养度假配套产品,以陕甘红军纪念馆为依托的红色旅游景点。与南梁红色旅游景区联动,构建产品开发与服务配套兼顾的生态康养度假小镇,打造国家级康养特色小镇。

核心项目2:五顷塬康养度假区

依托黄帝文化景区和调令关森林公园,深挖回族文化养生、黄帝内经养生、子午岭生态养生等资源,在保护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植入森林避暑度假、历史文化体验、山地运动等旅游产品,带动五顷塬乡旅游服务配套建设,打造全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国家森林康养基地。

核心项目3:子午岭凤川景区

依托凤川片区森林资源和抗大七分校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扩建南梁干部学院,建设宝宁寺、抗战红色拓展训练营、凤川自驾车营地、凤川红色民俗村、凤川垂钓中心、森林树屋民宿等,将凤川景区打造成为集红色培训、拓展体验、森林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旅游基地。

节事活动:子午岭生态文化主题系列节事活动

定期举办庆阳穿越子午岭·探秘秦直道森林马拉松赛事活动,组织子午岭—秦直道森林生态夏令营、“梦回秦直道”森林高端徒步体验营等户外体验活动,发展子午岭生态旅游。

二十四、四大引擎项目之四:陇东风情园

1. 位置范围

项目地位于西峰区董志镇北门村,规划总占地约1313亩。

2. 发展思路

围绕关中文化、陇东风情、艺术殿堂、康养乐园的功能定位,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文化传承理念,打造“三基地一花园”,最终将陇东风情园打造为集民俗产业、文化研学、艺术创作、康养游乐、商业配套于一体的庆阳文旅产业消费聚集区和新高地。打造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甘肃省文旅融合示范基地、庆阳文化艺术创作展览基地、西安避暑胜地和关中后花园。

3. 发展举措

举措一:强化主题,激活民俗,传承庆阳民俗文化,拓展民俗+产业体系,打造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举措二:创意创新,盘活存量,运用科技、创意、光影等手段,盘活镇朔楼、博物馆、城墙等现有建设设施,打造艺术殿堂;举措三:招商引资,做活业态,引进文创、餐饮、娱乐等时尚网红商业业态,提高人气,培育商业氛围,打造庆阳文旅消费集聚区。

4. 项目规划

亮点项目:镇朔楼光影秀

依托镇朔楼,利用两侧空地适当搭建配景背景,深入挖掘黄河古象、岐黄论医、周祖农耕、义渠古国、南梁革命等文化故事线,通过“灯光音效+全息投影+烟花特效+人物表演“的形式,打造一场独具吸引力和震撼效果的5D光影秀,快速引爆市场。

核心项目1:城墙艺术荟

盘活城墙窑洞,西段以书画艺术创作交流博览区为主题,将窑洞免费提供给书画协会会员、民俗非遗大师、艺术大师、现代艺术家、艺术专业师生,邀请来此设立工作室、开办艺术培训班等,打造成为“人民艺术家潮流荟萃地”、民俗艺术创作高地;东段以民俗文化展示区为主题,依托庆阳香包、剪纸、刺绣、道情、皮影等丰富的民俗文创产品,将锦绣坊非遗街内的民俗非遗产业及市内非遗文创公司和传承人引进到文化创意街,打造成为庆阳的文创工坊、文创企业办公和文创展示中心。

核心项目2:文化主题乐园

融入陇东特色历史文化、神话故事元素,借鉴国内领先的主题乐园建设经验,打造庆阳特色文化主题乐园,填补庆阳主题娱乐项目的空白,弥补陇东风情园没有活力、缺少游乐性的问题,提升园区人气。

核心项目3:文化旅游休闲街区

以庆阳传统建筑风格为设计理念,融入现代时尚元素,还原庆阳近代生活场景,植入美食、民俗、非遗、养生、休闲等业态,搭配街头表演、主题商业、复原型文化项目等,打造集特色美食、文化体验、特色商业、文化演艺于一体的沉浸式文化旅游休闲街区。

支撑项目1:庆阳大剧院

入驻旅游演艺企业等文化演出单位,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形式,支持演出单位开展常态化演出和文艺精品创作,以官方文艺演出为主,并承接话剧、歌舞剧等社会商业演出,通过场景搭建、戏剧表演、脱口秀以及光影秀等手段打造沉浸式室内展演聚集区,讲好庆阳故事,传承庆阳文化。

支撑项目2:民俗博物馆

入驻庆阳市文化馆、图书馆和画院。依托文化馆和画院资源,建设民俗博物馆,设立民俗非遗和书画艺术品精品展厅,举办书画创作赛事,开展书画艺术培训和文化精品创作活动。利用人工智能、3D影像等技术,将庆阳民俗及非遗文化转化为数字化影像,打造一步一景的沉浸式民俗展演体验空间。

支撑项目3:农耕文化园

传承周祖农耕文化,依托风情园东部用地建设高品质农耕文化园,建设智能化温室大棚、热带植物观赏馆、生态温泉游乐馆、农耕种植体验园(以家庭为对象出租木屋和地块种植的家庭农场)、农耕产品展览馆、大型生态餐厅、特色窑洞民宿等项目,配套农家餐厅、亲子萌宠乐园、运动拓展基地等,打造集休闲农业观光、研学教育、运动休闲、亲子活动、田园美食等为一体的农耕文化村。

支撑项目4:康养文化园

将岐黄中医药体验与康养产业结合起来,打造岐黄中医体验馆,邀请中医名家坐诊,发展中医理疗、针灸、推拿、按摩、药浴等体验业态,药食同源,开发食疗养生产品,引入温泉资源,将温泉与康养结合,打造庆阳首个高品质的温泉养生度假酒店。

支撑项目5:高端艺术康养社区

配套开发商业地产,解决园区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围绕书法、绘画等艺术特色,在产业园西侧开发建设高端艺术康养社区,既为艺术大师提供创作、度假场所,又通过社区建设,聚集人气,打造艺术化、高端化、休闲化、智能化的康养社区,建设庆阳住宅新标杆。

二十五、十大精品项目

1. 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

以北石窟寺、北石窟驿、石道坡遗址为依托,建设石窟文化展览区、丝路驿站文化体验区、石道坡古道文化体验区三大核心区域,打造古丝绸之路驿站型旅游景区。

2. 环州故城景区

以环州故城为中心,构建商业、视线、景观三条轴线,深挖环州历史文化,建设南城门、窑洞民居、西城门、美食体验馆、衙门、环县门楼、水街等景观节点,植入环县皮影、道情等民俗文化体验项目,建设成为环县首个以民俗文化为主题,以历史文化传承为核心,集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游览观光于一体的特色民俗文化景区,打造全国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

3. 山城堡红色旅游区

整合山城堡文旅小镇、山城堡战役纪念园等资源,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要节点,通过G211线和X012线与东老爷山进行联动,将沿途景观景点串珠成线,构建起庆阳北部旅游的增长极和庆阳旅游的北大门。未来与南梁、延安、会宁、吴忠等红色旅游景区形成联动。

4. 东老爷山景区

依托东老爷山生态资源及周边乡村旅游资源,以“山上观光祈福,山下休闲度假”为发展思路,山上进行提升改造,开发生态观光、运动康体、祈福旅游、红色旅游等旅游产品,山下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丰富住宿、餐饮、民俗体验等旅游产品,打造集绿色生态、红色旅游、文化体验、乡村休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5. 黑老锅冰窟景区

突出黑老锅冰窟、毛寺村农业大地景观和冰雪运动三大特色,保护性开发黑老锅冰窟,完善解说牌、游步道、防护栏等设施;完善毛寺村旅游要素配套,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品;提升陇东滑雪场设施与服务,策划冰雪旅游节和冰雪嘉年华主题节事活动。整合串联黑老锅冰窟、毛寺村乡村旅游样板村、月亮湾香草园、陇东滑雪场等,整体打造陇东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

6. 潜夫山景区

以景区提质升级为抓手,满足庆阳市民周末游憩和外来游客观光游览的需求。进一步扩大景区范围,建设山门、潜夫祠、潜夫讲坛、汉风体验园、潜夫书画院等,完善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景区外围购物街、特色住宿酒店等服务设施。

7. 正宁黄帝文化景区

推动一期黄帝文化景区综合集散服务中心、黄帝文化博览园、绿道及二期黄帝朝圣文化轴,黄帝文化展示区、黄帝冢祭祀守陵区、华夏根祖文化区、黄帝文化体验区、森林生态观光区等项目和功能区建设。融入始祖文化朝圣、黄帝内经中医养生元素,逐渐完善黄帝文化景观、度假设施和体验设施,进而带动五顷塬镇区民宿、养生、避暑等业态发展,打造黄帝文化康养旅游度假区。

8. 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

依托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及其外围区域,拓展景区范围,提升展览水平,丰富展览内容,研发文创产品,形成集艺术鉴赏、文化研学、艺术创作、艺术创意于一体的古石刻艺术旅游产品。开展研学旅游、科考旅游,打造一座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研学为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和合水文化的集中展示地。

9. 印象义渠莲花池景区

以义渠文化为主题,提升景区文化氛围,丰富生态牧场、垂钓鱼塘、草地互动观光等生态深度体验项目,引入高空梅花桩、网红荡桥、拓展训练基地等特色体验项目,导入悬空木屋、窑洞旅馆、帐篷营地、户外烧烤等供给要素,打造主题鲜明、业态丰富的义渠文化主题生态旅游景区。

10. 黑河大峡谷景区

推进黑河大峡谷景区建设,推动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安全设施建设,在保护地质地貌的基础上,合理进行地质旅游开发,完善地质地貌解说系统,增加互动体验、探险拓展等项目,打造安全放心、要素齐全、体验丰富的黄土地质研学旅游基地。

二十六、一批支撑项目

依托全市资源和生态条件,丰富庆阳文旅产业体系,提高全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满足不同游客需求,规划一批支撑性文旅景区、乡村、营地、风景道等项目。

专栏5−1 全域旅游支撑项目列表

西峰区

小崆峒风景名胜区、南佐遗址史前文化遗址公园、蒲河川区乡村旅游廊道、彭原青藤国际生态农业文化产业园、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

庆城县

马岭黄酒古镇、赤城苹果采摘体验基地、北欧风情薰衣草庄园、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纪念馆、长庆油田大会战纪念馆

镇原县

茹河川区乡村旅游廊道、亚美花海旅游基地、闫沟聚德小镇、“三池”生态旅游风景区、红军长征三岔纪念馆

华池县

大顺城遗址保护、双塔森林公园、马锡五审判方式陈列馆

合水县

陕甘红军纪念园、红土林生态廊道、莲花寺石窟景区

宁 县

义渠百花园、宁县政平历史文化村、百里荷塘风情线、焦村苹果采摘体验基地、义渠古国博览园

正宁县

罗川古城、宫河红一军团政治驻地旧址、永正镇佛堂村

环 县

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纪念馆、八珠乡村旅游景区、小南沟杨胡套子草原生态旅游区

第六章 全域产品体系规划

二十七、主题产品体系规划

1. 发展思路

立足市场导向、资源导向、创新导向,打造3大重点旅游产品和5大特色旅游产品,构建“3+5”全域旅游产品体系。

2. 重点旅游产品

(1)红色研学产品

弘扬“南梁精神”,建设国家级干部培训基地,打造红色研学产品。一是让南梁精神走出去,推进南梁景区创5A,打造标杆性红色旅游项目,打响庆阳红色旅游知名度;二是让红色故事活起来,通过文化创意和科技手段,增加红色研学体验性;三是让研学线路动起来,通过红色研学旅游线路,串联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太白陕甘红军纪念园、山城堡战役纪念园等红色景点,打造庆阳红色研学经典线路。

专栏6−1 红色研学旅游产品体系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研学旅游产品

以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太白陕甘红军纪念馆、太昌中共邠宁支部旧址为主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研学旅游产品

红军长征研学旅游产品

以东老爷山、山城堡战役纪念园、红军长征三岔纪念馆等为主的红军长征研学旅游产品

长庆油田研学旅游产品

以长庆油田大会战纪念馆等为主的长庆油田研学旅游产品

其他红色研学产品

以宫河红一军团政治部驻地旧址(邓小平旧居)、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驻地旧址(习仲勋旧居)、宁县王孝锡烈士纪念馆等为代表的伟人遗迹研学旅游产品;以马锡五审判方式陈列馆等为代表的司法研学旅游产品;以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纪念馆、曲子革命纪念馆、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纪念馆等其他红色研学旅游产品

推动“三百”工程

开展100个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100个红色经典故事挖掘推介、100个现场体验教学基地创建工程,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传承

(2)文化体验产品

围绕岐黄故里、周祖圣地、民俗庆阳、丝路古驿、秦直道等一批历史文化资源,做足特色体验旅游产品。一是树立庆阳历史文化地位,深度挖掘庆阳岐黄中医药等特色文化,抢占文化高地;二是挖掘庆阳文化旅游潜力,提炼岐黄故里、周祖圣地、秦直道、民俗庆阳、丝路古道五大历史文化名片,打响庆阳文化品牌;三是活化庆阳历史文化资源,通过科技、文创、活动等形式对历史资源进行活化,打造一批有吸引力的文化景区。

专栏6−2 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体系

根祖文化旅游产品

以周祖陵、正宁黄帝文化景区等为代表的根祖文化旅游产品

人类遗址旅游产品

以西峰南佐遗址、宁县石家及遇村遗址、华池洞洞沟古人类遗址等为代表的人类遗址旅游产品

历史文化旅游产品

以陇东风情园、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庆州古城、东老爷山、环州故城、双塔森林公园、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古豳文化博览园、罗川古城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

(3)绿色康养产品

实施文旅康养产业倍增计划,以子午岭为核心,开发以康养度假为主的自然教育、运动露营、生态体验、避暑度假等产品。一是借力网红效应,创新自然观光,挖掘山地生态观光、滨河生态观光、森林生态观光等体验产品;二是推进品质提升,开发休闲度假,精品打造森林康养、滨水休闲、主题酒店、温泉养生度假、森林避暑等产品;三是凸显特色优势,拓展运动康养,推进山地运动、户外拓展、国际运动赛事、康体健身活动等组织开展。

专栏6−3 绿色康养旅游产品体系

森林康养旅游产品

以太白康养度假小镇、五顷塬康养度假区、调令关森林公园、花溪谷景区等为主的森林康养旅游产品

医食康养旅游产品

以药王洞养生小镇、闫沟聚德小镇、马岭黄酒古镇等为主的医食康养旅游产品

乡村康养旅游产品

以印象义渠莲花池、义渠百花园景区、湘乐川乡村旅游廊道、蒲河川乡村旅游廊道、茹河川乡村旅游廊道、“三池”生态旅游风景区等为主的乡村生态康养旅游产品

3. 特色旅游产品

依托资源本底,通过“旅游+”融合创新模式,开发以农业采摘体验、乡村民俗体验、黄土地质研学、自驾露营休闲、体育节事活动五大特色旅游产品,形成庆阳特色旅游支撑。

专栏6−4 五大特色旅游产品体系

农业采摘体验

以焦村苹果采摘体验基地、赤城苹果采摘体验基地、西峰彭原青藤农业樱桃采摘体验基地、肖金显胜果蔬采摘体验基地、蒲河川铁李川甜瓜采摘体验基地等为代表的农业采摘体验产品

乡村民俗体验

以本园、郭凤福文化大院、义渠文化村、毛寺乡村旅游样板村、南梁荔园堡村、药王洞养生小镇等为代表的乡村民俗体验产品

黄土地质研学

以黑老锅冰窟景区、黑河大峡谷景区、小崆峒风景名胜区、红土林生态廊道、黄河古象森林公园、小南沟杨胡套子草原等为主的黄土地质研学产品

自驾露营休闲

以调令关营地、山城堡营地、周祖陵营地、南梁营地、义渠莲花池营地等为主的自驾露营休闲产品

体育节事活动

以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中国·环县皮影艺术节、中国子午岭体育嘉年华、庆阳彩粉马拉松等为主的体育节事活动产品

二十八、四季产品体系规划

按照“做足旺季、做旺淡季”思路,塑造三个月旅游旺季、四个月小旺季、三个月特色潜力季,形成10个月的营业期,2个月的歇游期(11月初−11月末、3月初−3月末,集中进行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构建全季旅游产品发展体系。

专栏6−5 四季旅游产品体系

春花

以小崆峒杏花海、宁县义渠百花园、昔家牡丹园、西峰油菜花海、月亮湾香草园赏花等为主的春季旅游产品。

夏养

以子午岭避暑康养、庆阳非遗文化体验、樱桃草莓采摘体验、庆阳红色研学旅游等为主的夏季旅游产品。

秋实

以庆阳乡村果蔬采摘体验、庆阳乡村美食体验、子午岭秋季摄影等为主的秋季旅游产品。

冬雪

以子午岭赏雪、黑老锅观冰滑雪、东老爷山赏雪等为主的冬季旅游产品。

二十九、夜游产品体系规划

做强旅游“夜经济”,全面升级庆阳月光旅游。鼓励有条件的景区延长开放时间,增加夜游项目,推动典型文化景区开拓大型文化剧演出,养生馆、博览园、文化园延长开放时间,商业集聚区拓展户外空间,举办小型表演,积极举办承接歌舞秀、民俗演出、艺术节等,不断强化夜旅游,加强营销宣传。

专栏6−6 夜游产品体系

夜景

以西峰彩虹桥、陇东风情园夜景、古庆州夜景、环州故城夜景等为主的夜景产品

夜演

以镇朔楼光影秀、药王洞养生小镇水舞秀、环县道情皮影戏剧场等为主的夜演产品

夜宴

以陇东风情园美食街、药王洞养生小镇美食街、环州故城特色羊肉美食等为主的夜宴产品

夜购

以锦绣坊休闲步行街、陇东风情园民俗街区、环州故城民俗街、药王洞养生小镇等为主的夜购产品

夜娱

以陇东民俗园文化旅游休闲街夜游、药王洞养生小镇夜游、环江三十里风情线夜游为主的夜娱产品

夜宿

以毛寺村精品民宿、南梁窑洞特色民宿、环州故城特色民宿、庆州古城文化大院、义渠百花园木屋等为主的夜宿产品

三十、全域线路体系规划

1. 精品旅游线路

5条一日游精品线路

线路一:西峰区——岐黄周祖文化旅游区——华池马锡五审判方式陈列馆——双塔森林公园——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合水陕甘红军纪念园——花溪谷景区。

线路二:西峰区——古豳文化旅游区——正宁罗川古城——黄帝文化景区——子午岭调令关景区。

线路三:西峰区—黑老锅冰窟景区——北石窟寺(驿)——“三池”生态旅游风景区——潜夫山景区。

线路四:西峰区——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宁县义渠百花园——古豳文化旅游区——印象义渠莲花池景区。

线路五:西峰区——马岭黄酒古镇(长庆油田纪念馆)——环州故城景区——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东老爷山——山城堡战役纪念园。

5条两日游主题线路

(1)红色圣地研学游:西峰区——中共邠宁支部旧址——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纪念馆——三八五旅旧址——长庆油田纪念馆——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纪念馆—山城堡战役纪念园——东老爷山景区——马锡五审判方式陈列馆——南梁红色旅游景区——陕甘红军纪念馆——庆阳高铁站。

(2)庆阳历史民俗游:陇东风情园——潜夫山景区—北石窟寺(驿)——南佐遗址——岐黄周祖文化旅游区——陇东古石刻博物馆——宁县古豳文化旅游区——罗川古城——黄帝文化景区——子午岭调令关景区。

(3)子午岭生态康养游:子午岭凤川景区——太白康养度假小镇——花溪谷景区——印象义渠莲花池——百里荷塘风情线——黄帝文化景区——子午岭调令关景区。

(4)黄土地貌风情自驾游:西峰小崆峒风景名胜区——黑老锅冰窟景区——庆城黑河大峡谷景区——马岭黄酒古镇——环县八珠乡村旅游景区——杨胡套子草原。

(5)甜永高速自驾游线路:西安——正宁罗川古城——黄帝文化景区——陇东风情园——北石窟寺(驿)——岐黄周祖文化旅游区——环州故城景区——山城堡战役纪念园——东老爷山景区——银川。

2. 高铁旅游线路

银西高铁专列游:西安——宁县站(义渠古国博览园、印象义渠莲花池景区,辐射正宁县罗川古城、调令关等)——庆阳站(陇东风情园、北石窟寺(驿))——庆城站(岐黄周祖文化旅游区,辐射华池县南梁景区、合水县花溪谷等)——环县站(环州故城景区)——甜水堡站(山城堡战役纪念园)——银川。

打造高铁旅游集散中心,开通景区旅游专线,围绕高铁配套旅游业态。在庆阳站设置辐射全市的一级旅游集散中心;宁县站、庆城站、环县站设置二级旅游集散中心。联合西安、银川开展高铁专线旅游。

3. 区域联动线路

华夏文明寻根旅游线:延安——庆阳(岐黄周祖文化旅游区)——平凉(崆峒山景区、大云寺——王母宫景区)——天水(伏羲庙、麦积山景区、大地湾遗址)——定西(李氏宗祠、李家龙宫)

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线:庆阳(岐黄周祖医食养生基地)——平凉(崆峒山、皇甫谧针灸基地)天水(麦积山、温泉养生)——定西(中药材基地)——陇南(山水田园养生基地)

长征记忆红色征程旅游线:兰州(八路军办事处旧址)——定西(榜罗镇革命遗址)——会宁(红军长征会师纪念馆)——固原(六盘山长征纪念亭)——庆阳(南梁革命纪念馆)——延安。

第七章 全域城乡旅游规划

三十一、城市旅游规划

1. 庆阳文旅休闲城

现状概况:范围为西峰城区,目前有庆阳市博物馆、海绵运动公园、周祖广场、小崆峒风景名胜区等旅游资源。

发展思路:依托庆阳市西峰区庆阳民俗文化、周祖农耕文化、陇东丝路文化等资源禀赋,规划建设庆阳文旅标志点、城市文化体验场、旅游休闲街区、城郊生态休闲园等功能区,建设庆阳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将西峰区打造成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庆阳市文化旅游集散服务中心。

建设项目:①一心:庆阳旅游集散服务中心;②一园:陇东风情园;③一街:“庆阳印象”文化主题街区;④一道:庆阳环城生态绿道;⑤一批城市休闲配套:周祖广场、和谐广场等四大广场;庆阳市博物馆、庆阳市城市规划馆、庆阳市体育馆三大场馆;锦绣坊非遗街、东西大街购物街两条商街;东湖、西湖、南湖、北湖及海绵运动公园等五大公园。

2. 特色旅游名镇名村

按照城镇旅游化、景城一体化、镇村景区化要求,每个县(区)打造1−2个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力争全市5个以上特色旅游名镇创建成为省级特色小镇,3个以上特色旅游名镇创建成为国家级特色小镇。

专栏7−1 特色旅游名镇名村

所属县(区)

乡镇

主题定位

西 峰

显胜乡

民俗体验和冰雪旅游基地

肖金镇

历史文化和休闲采摘基地

庆城县

庆城镇

农耕文化、康养小镇

赤城镇

苹果采摘休闲体验基地

环 县

山城乡

红色文化旅游名镇

环城镇

皮影之乡、非遗名镇

华池县

南梁镇

红色文化旅游名镇

合水县

太白镇

边贸重镇、康养小镇

镇原县

太平镇

丝路古驿、书法之乡

宁 县

瓦斜乡

花卉观赏旅游名镇

政平村

全省历史文化名村

正宁县

罗川村

全省历史文化名村

三十二、乡村旅游规划

对标落实省文旅厅制定的《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县验收标准(试行)》《甘肃省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验收标准(试行)》等文件精神,创建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和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庆阳市乡村旅游应突出“乡游、乡见、乡识、乡宿、乡味”五大主题,发展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田园风光为韵、以村落民宅为形、以生态农业为基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示范创建工程,推动乡村观光旅游向乡村休闲度假和生活体验转型升级,打造黄土高原陕甘宁区域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

1. 实施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区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创建工程

近期创建西峰区、庆城县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区,创建华池南梁镇、庆城县庆城镇、环县环城镇、西峰区显胜乡、宁县瓦斜乡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中远期创建宁县、环县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肖金镇、赤城镇、太白镇、山城乡、太平镇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

2. 实施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创建工程

梳理庆阳市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按照全省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创建计划和创建标准,从全市选取60个村创建全省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其中,近期重点建设30个村,中远期建设30个村。

专栏7−2 全省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近期创建名单

县(区)

乡村

依托景区或发展方向

西峰区

后官寨乡南佐村

依托南佐遗址景区

董志镇北门村

依托陇东风情园和小崆峒风景名胜区

显胜乡蒲河村

田园风光旅游、花卉休闲体验

显胜乡毛寺村

乡愁文化体验、冰雪运动乐园

彭原镇彭原村

农耕民俗体验、休闲采摘基地

什社乡李岭村

农耕民俗体验、乡愁文化体验

庆城县

庆城镇药王洞村

依托药王洞小镇

太白梁乡巴山村

依托黑河峡谷,黄土地貌体验、峡谷风光旅游

马岭镇马岭村

田园采摘体验、庄园休闲度假

白马镇王畔村

苹果采摘、乡村休闲

蔡家庙乡大堡子村

美食休闲、田园观光

环 县

木钵镇关营村

田园采摘、乡村休闲运动

八珠乡八珠塬村

乡村生活体验、农事休闲旅游

环城镇红星村

农耕民俗体验、乡愁文化体验

合水县

蒿咀铺乡张举塬村

依托包家寨革命纪念馆

太白镇太白村

依托陕甘红军纪念馆

何家畔镇产白村

果园采摘体验、农事休闲旅游

正宁县

永正镇佛堂村

种植养殖、冰瀑观光旅游、休闲垂钓娱乐

三嘉乡关家川村

田园采摘、乡村休闲运动

华池县

紫坊畔乡刘坪村

依托刘坪革命旧址

林镇乡黄渠村

依托南梁红色旅游景区

林镇乡东华池村

乡村休闲游、生态度假游和观光采摘游

柔远镇李庄村

采摘垂钓休闲、农事休闲体验

宁 县

湘乐镇莲池村

依托莲花池生态旅游景区

瓦斜乡永吉村

依托义渠百花园

春荣乡王台村

种植养殖、冰瀑观光旅游、休闲垂钓娱乐

新宁镇黄山村

曹杏采摘、城郊农业休闲

镇原县

屯字镇闫沟村

依托聚德小镇

太平镇柳咀村

依托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

屯字镇白马村

白马池观光

专栏7−3 全省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中远期创建名单

县(区)

乡村

依托景区或发展方向

西峰区

温泉镇刘家店村

依托天下公刘第一庙景区

温泉镇湫沟村

菊花主题田园观光、田园休闲旅游

肖金镇老山村

城郊农业、田园休闲

肖金镇脱坳村

田园采摘体验、庄园休闲度假

董志镇庄头村

窑洞风情旅游、生态休闲度假

庆城县

玄马镇孔桥村

花卉休闲、田园采摘

玄马镇桑梨塬村

果园采摘体验、农事休闲旅游

赤城镇老庄村

苹果采摘、农事体验

白马镇三里店村

苹果采摘、美食休闲

环 县

耿湾乡四合塬村

依托东老爷山景区

洪德镇河连湾村

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

山城乡八里铺村

依托山城堡战役遗址

小南沟乡杨胡套子村

草原生态休闲村

洪德镇耿塬畔村

农业风情观光、种植文化体验、田园休闲娱乐

合水县

板桥镇柳沟村

依托红土林景区

太白镇连家砭村

乡村休闲游、生态度假游和水稻观光体验游

太莪乡邢家坪村

乡村休闲游、生态度假游和观光采摘游

正宁县

五顷塬乡南邑村

依托黄帝文化景区和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西坡镇宋畔村

田园采摘、乡村休闲运动

永和镇罗川村

古村古街旅游、历史文化体验

华池县

南梁镇荔园堡村

依托南梁红色旅游景区

柔远镇城关村

休闲垂钓、古生物研学、花海观光

宁 县

焦村镇街上村

苹果采摘、休闲农业

湘乐镇庞川村

种植养殖、冰瀑观光旅游、休闲垂钓娱乐

早胜镇院子村

古堡研学、玉泉沟观光、民俗体验、果蔬采摘

中村乡政平村

古村古街旅游、陇东民俗风情

镇原县

屯字镇太阳村

依托太阳池旅游风景区

屯字镇陈畅村

田园风光旅游、花卉休闲体验

上肖乡西岭村

依托北石窟景区

太平镇上城村

果园采摘体验、农事休闲旅游

3. 八类乡村产品打造工程

五条乡村旅游带:打造蒲河川美丽乡村、茹河川滨水休闲、湘乐川生态观光、子午岭生态康养、高原风情行摄等乡村旅游带。

十大乡村旅游景区:继续打造提升药王洞养生小镇、北石窟驿、印象义渠·莲花池、黑老锅冰窟景区、花溪谷景区、义渠百花园、西峰太一农庄、黑河峡谷景区、八珠乡村旅游景区、月亮湾香草园等乡村旅游景区。

十大乡村采摘基地:做大西峰青藤农业樱桃采摘体验基地、肖金桃隐庄园油桃樱桃采摘体验基地、显胜樱桃甜瓜采摘体验基地、庆城赤城苹果采摘体验基地、合水铁李川甜瓜采摘体验基地、宁县苹果采摘体验基地、镇原县孟坝果蔬采摘体验基地、合水段家集果蔬采摘体验基地、正宁三嘉乡关家川果蔬采摘体验基地、环县关营火龙果采摘体验基地等乡村采摘体验基地。

十大乡村民俗节会活动:举办西峰油菜花观赏节、八珠乡村文化旅游节、东老爷山“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动、小崆峒“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动、庆阳农民丰收节、庆阳苹果采摘节、庆阳樱桃采摘节、庆阳乡村振兴艺术节等乡村民俗节会活动。

建设十家精品民宿和百家精品农家乐,开发百道庆阳“乡味”、百类特色旅游商品等系列产品。

4. N项富民振兴工程

建立旅游富民机制:发挥各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职能,制定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用地协调、税收优惠等政策文件,促进旅游富民措施落到实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建立沟通机制,协调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推进乡村旅游点建设打造,落实“一村一韵”等乡村旅游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战略,使乡村旅游更好发挥“带民”“富民”作用。

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落实全省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验收标准等乡村旅游规范标准;加强规划引导,提高组织化程度,规范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保持传统乡村风貌;加强交通、卫生、环保、道路、信息服务、公共空间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加强乡村旅游产品创新,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推进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乡村文创中心、乡村电商中心,发展一批乡村旅游新业态。扶持培育一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吸引更多的返乡人才、专业人才、艺术人才、创意人才投入乡村旅游创新创业。支持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壮大,真正把乡村旅游打造成三产融合最深产业,促进乡村旅游由“观光消费”向“产品消费”转变,力争乡村旅游在创新模式、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出成效。

推进“旅游后备箱”工程:坚持“一乡一特”、“一村一品”,推进农特产品品牌化。推动农特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开发“农”字号绿色旅游商品,延长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链,拓宽贫困群众就业增收致富渠道。注入当地文化元素,进行产品的创新开发、创意提升和原有产品的深加工,并通过奖补方式加大对相关企业单位文旅产品精细化开发的扶持力度。开展旅游商品进景区、进特色小镇、进星级饭店、进农家乐活动,把旅游商品生产销售融入旅游活动各个环节。力争使乡村旅游商品销售收入逐步占到乡村旅游总收入的20%以上。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金融支持,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村民提供资金政策支持,通过财政贴息、降低贷款门槛等方式为当地村民旅游创业提供资金便利。加强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将乡村旅游培训纳入各级乡村振兴干部培训计划,开展旅游培训送教下乡活动。开展庆阳乡村旅游品牌宣传评比活动,将品牌产品纳入全市旅游整体营销计划。加大扶持力度,利用专项资金对乡村旅游创建给予奖补扶持。

第八章 全域公共服务规划

三十三、两类立体交通

1. 外部交通体系规划

构建“1小时畅游全市,2小时串联陕甘宁”的交通体系。构建“1个机场+1条高铁+5条高速+1个通用机场”接轨国际的无障碍旅游交通网络和服务体系,提升外部进入性和内部通达性。

专栏5−1 全域旅游支撑项目列表

西峰区

小崆峒风景名胜区、南佐遗址史前文化遗址公园、蒲河川区乡村旅游廊道、彭原青藤国际生态农业文化产业园、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

庆城县

马岭黄酒古镇、赤城苹果采摘体验基地、北欧风情薰衣草庄园、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纪念馆、长庆油田大会战纪念馆

镇原县

茹河川区乡村旅游廊道、亚美花海旅游基地、闫沟聚德小镇、“三池”生态旅游风景区、红军长征三岔纪念馆

华池县

大顺城遗址保护、双塔森林公园、马锡五审判方式陈列馆

合水县

陕甘红军纪念园、红土林生态廊道、莲花寺石窟景区

宁 县

义渠百花园、宁县政平历史文化村、百里荷塘风情线、焦村苹果采摘体验基地、义渠古国博览园

正宁县

罗川古城、宫河红一军团政治驻地旧址、永正镇佛堂村

环 县

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纪念馆、八珠乡村旅游景区、小南沟杨胡套子草原生态旅游区

2

2. 内部风景道体系规划

依据《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结合庆阳“一村万树”工程,对国道、高速、旅游道路沿线进行全面绿化提升。

打造1条高水准旅游风景道:依托国道211、甜永高速,沿马莲河—环江,穿越正宁、宁县、西峰区、庆城、环县,举办公路摄影赛、自驾旅游节等活动,打造陕甘宁城际旅游风景道。

打造5条区域精品旅游风景线:

(1)西峰——宁县乡村旅游风景道:西峰区——宁县义渠百花园——昔家牡丹花园——印象义渠莲花池——宋庄荷塘;

(2)蒲河——茹河乡村旅游风景道:西峰区——黑老锅冰窟景区——蒲河川——北石窟寺(驿)——茹河川——潜夫山景区;

(3)庆城——南梁——太白红色旅游风景道:庆城县城——华池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合水太白康养小镇——红土林景区

(4)庆城黄土风情旅游风景道:庆城县城——赤城苹果采摘体验基地——黑河峡谷景区;

(5)正宁生态文化旅游风景道:正宁县城——罗川古城——四郎河川——黄帝文化景区——调令关

完善风景道基础设施配套:沿线布局景观雕塑、主题观景台、休闲驿站、旅游商店、旅游厕所等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沿线自驾游服务品质。

打造14个旅游交通服务驿站:北石窟驿、五顷塬乡驿站、太白镇驿站、聚德小镇驿站、马岭黄酒古镇驿站、白马三里店驿站、山城乡驿站、八珠塬驿站、四合塬驿站、义渠百花园驿站、巧儿故里驿站、东华池村驿站、印象义渠莲花池景区驿站、罗川古城驿站。

推介庆阳风景道旅游产品:通过全域资源整合、休闲驿站激活及信息化建设,提升庆阳风景道旅游知名度。

三十四、三级集散体系

依托庆阳市重点旅游片区及交通枢纽,布局旅游集散服务网点,构建服务省内外游客的专业化“1+4+N”的三级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体系。

1个一级旅游集散中心:庆阳高铁站旅游集散中心。

4个二级旅游集散中心:庆城旅游集散中心、环县旅游集散中心、宁县旅游集散中心、南梁景区旅游集散中心。

N个三级旅游咨询点:依托环州故城、北石窟驿、义渠莲花池、黄帝文化景区等景区建立旅游咨询服务点。

三十五、四大服务体系

1. 全域游线服务体系

(1)建设“1+2+3”自驾车营地

1处五星级自驾车营地:太白花溪谷自驾车房车营地。

2处四星级自驾车营地:北石窟寺自驾车房车营地、周祖陵景区自驾车房车营地。

3处三星级自驾车营地:山城堡战役纪念园自驾车房车营地、印象义渠莲花池自驾车房车营地、调令关自驾车房车营地。

(2)完善庆阳自驾车服务体系

餐饮补给服务,沿主干路布局“旅游休闲驿站”,提供餐饮补给、休闲娱乐等服务;提供全面信息咨询服务,依托庆阳旅游集散服务咨询中心制作庆阳自驾车旅游手册;构建智能租车系统,联合神州、一嗨等租车平台,联合百度地图实现道路情况实时查询,通过智能一卡通实现网上预约登记,建设智能缴费还车系统;设置休憩观景驿站,完善交通导引系统,构建庆阳绿道网络。

2. 全域智慧旅游系统

到2025年,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基本实现智慧化转型升级。全市4A级以上旅游景区建立综合指挥调度管理平台,接入省文旅厅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加快提升旅游重点区域5G网络覆盖水平;3A级以上景区实现免费WiFi、24小时监控、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全覆盖。三级及以上博物馆全部实现数字化、智慧化,重点酒店、民宿、乡村旅游基本实现智慧化。

到2030年,通过加快一个“旅游大数据中心”、四大“智慧服务平台”、一套“智慧旅游体验系统”、三级“智慧旅游示范单位”建设,构建“1+4+1+3”庆阳市智慧旅游体系,创建旅游智能服务典范,实现便利服务、精准营销、精细管理。

一个智慧旅游数据中心:借助庆阳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通过5G科技+人工智能,将庆阳打造为“智慧旅游城市”,加强科学技术应用平台建设,引导科技景区、科技酒店、科技旅行社建设。

四大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推进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旅游官方门户网站平台、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和应急指挥平台、智慧气象移动服务平台4大旅游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旅游服务功能。

一套智慧旅游全过程体验:完善前期预定服务、目的地资讯等服务系统;旅行过程中的电子门票、旅游导览、地图定位、旅游投诉等服务系统;旅行结束后的信息分享、满意度评价等信息反馈服务系统。

三级智慧旅游示范单位:建设西峰区、庆城县2个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岐黄周祖文化旅游区、陇东风情园、北石窟驿景区、环州故城景区、东老爷山景区、印象义渠莲花池景区、山城堡战役纪念园、药王洞养生小镇、陇东石刻艺术博物馆、黑老锅冰窟景区、正宁黄帝文化景区12个智慧旅游景区;分类推进一批智慧小镇、智慧自驾旅游、智慧旅游街区、智慧乡村旅游试点。

3. 全域旅游标识系统

建立完善旅游公共服务标识系统。与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合作,通过设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旅游公共服务标识系统。重点推进完善全域旅游指引总览图、旅游交通指引标识牌、旅游景区导览标识牌、旅游服务设施标识牌四类标识。

特色化提升旅游标识设计。各景区需根据地方文化、景区特色设计旅游标识系统,充分把握环境特点、元素提炼、色彩解码、装饰纹样、材料定位、平面设计,展现庆阳旅游特色。

4. 旅游厕所服务体系

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提升庆阳旅游窗口形象。推进公共厕所、景观维护、公共设施保洁、河道清理、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六大方面提升,以A级景区、特色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为重点,实现城乡卫生一体化,景区内外卫生环境一体化,全域卫生无死角。

推进庆阳厕所革命与农村污染治理并进。通过旧厕改造注重便民化、新厕修建凸显科技化、第三方卫生间彰显人性化,推进庆阳全域厕所革命稳定、有效地落实。推进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与城镇同布置,同推进,同落实,推进乡村旅游厕所旱厕改生态厕所。

第九章 全域产业要素规划

三十六、深化“旅游+”产业融合

1. 旅游+文化

围绕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岐黄文化、民俗文化等庆阳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通过载体打造、旅游叠加、功能延展等实现文化产业链延展。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的理念,强化“岐黄故里”“周祖圣地”“红色南梁”“民俗庆阳”等文化品牌,全力实施文旅品牌创建活动,推动庆阳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探索文化与元宇宙、科技体验项目等新业态结合,培育庆阳文旅新业态新项目,打造西北文旅融合创新示范标杆。

专栏6−1 红色研学旅游产品体系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研学旅游产品

以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太白陕甘红军纪念馆、太昌中共邠宁支部旧址为主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研学旅游产品

红军长征研学旅游产品

以东老爷山、山城堡战役纪念园、红军长征三岔纪念馆等为主的红军长征研学旅游产品

长庆油田研学旅游产品

以长庆油田大会战纪念馆等为主的长庆油田研学旅游产品

其他红色研学产品

以宫河红一军团政治部驻地旧址(邓小平旧居)、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驻地旧址(习仲勋旧居)、宁县王孝锡烈士纪念馆等为代表的伟人遗迹研学旅游产品;以马锡五审判方式陈列馆等为代表的司法研学旅游产品;以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纪念馆、曲子革命纪念馆、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纪念馆等其他红色研学旅游产品

推动“三百”工程

开展100个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100个红色经典故事挖掘推介、100个现场体验教学基地创建工程,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传承

2

2. 旅游+农业

重点发展庆阳苹果、白瓜籽、小米、黄花菜、曹杏、黄柑桃、金枣等大宗优质农畜产品,对优质农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做足“旅游+农业”产业链条,推进农业与共享经济、最新时尚体验项目等融合,打造农旅新业态,努力构建集现代农业体验、乡村休闲度假、乡土文化研学、乡愁生活体验等于一体的全国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专栏6−2 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体系

根祖文化旅游产品

以周祖陵、正宁黄帝文化景区等为代表的根祖文化旅游产品

人类遗址旅游产品

以西峰南佐遗址、宁县石家及遇村遗址、华池洞洞沟古人类遗址等为代表的人类遗址旅游产品

历史文化旅游产品

以陇东风情园、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庆州古城、东老爷山、环州故城、双塔森林公园、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古豳文化博览园、罗川古城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

2

3. 旅游+康养

创新开发一批文旅康养产品,引导培育一批文旅康养新业态,扶持发展一批文旅康养企业,研发一批文旅康养商品,包装打造一批文旅康养品牌,拓展形成一批文旅消费新模式,建设产业链完整、集聚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文旅康养消费聚集区。导入医疗、体育、温泉、美食等特色产业资源,延伸产业消费,打造复合型康养旅游产业基地。

专栏6−3 绿色康养旅游产品体系

森林康养旅游产品

以太白康养度假小镇、五顷塬康养度假区、调令关森林公园、花溪谷景区等为主的森林康养旅游产品

医食康养旅游产品

以药王洞养生小镇、闫沟聚德小镇、马岭黄酒古镇等为主的医食康养旅游产品

乡村康养旅游产品

以印象义渠莲花池、义渠百花园景区、湘乐川乡村旅游廊道、蒲河川乡村旅游廊道、茹河川乡村旅游廊道、“三池”生态旅游风景区等为主的乡村生态康养旅游产品

2

4. 旅游+体育

依托庆阳市山水生态资源、古城文化资源,打造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冰雪运动、城市休闲等产品,引入运动、探险等国内外创意品牌、创意新产品,打造成为甘肃体育旅游创新示范项目。

专栏6−4 五大特色旅游产品体系

农业采摘体验

以焦村苹果采摘体验基地、赤城苹果采摘体验基地、西峰彭原青藤农业樱桃采摘体验基地、肖金显胜果蔬采摘体验基地、蒲河川铁李川甜瓜采摘体验基地等为代表的农业采摘体验产品

乡村民俗体验

以本园、郭凤福文化大院、义渠文化村、毛寺乡村旅游样板村、南梁荔园堡村、药王洞养生小镇等为代表的乡村民俗体验产品

黄土地质研学

以黑老锅冰窟景区、黑河大峡谷景区、小崆峒风景名胜区、红土林生态廊道、黄河古象森林公园、小南沟杨胡套子草原等为主的黄土地质研学产品

自驾露营休闲

以调令关营地、山城堡营地、周祖陵营地、南梁营地、义渠莲花池营地等为主的自驾露营休闲产品

体育节事活动

以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中国·环县皮影艺术节、中国子午岭体育嘉年华、庆阳彩粉马拉松等为主的体育节事活动产品

2

5. 旅游+研学

基于庆阳红色文化、丝路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以及董志塬、子午岭、黑河大峡谷等地质生态资源,结合相关研学政策,创建修学、科考接待中心,开辟文化研学、森林生态科研、地质构造科考等一系列研学旅游活动,并结合数字化、新热点策划研学旅游新产品,树立庆阳特色品牌。打造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中国研学旅行最佳目的地。

专栏6−5 四季旅游产品体系

春花

以小崆峒杏花海、宁县义渠百花园、昔家牡丹园、西峰油菜花海、月亮湾香草园赏花等为主的春季旅游产品。

夏养

以子午岭避暑康养、庆阳非遗文化体验、樱桃草莓采摘体验、庆阳红色研学旅游等为主的夏季旅游产品。

秋实

以庆阳乡村果蔬采摘体验、庆阳乡村美食体验、子午岭秋季摄影等为主的秋季旅游产品。

冬雪

以子午岭赏雪、黑老锅观冰滑雪、东老爷山赏雪等为主的冬季旅游产品。

2

6. 旅游+交通

依托庆阳市不断升级的高铁、高速等交通基础设施,推进旅游交通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开放共享旅游型服务区、低空飞行基地等,将交通服务设施打造为网红打卡地,提升当前交通系统对旅游的供给能力,打造“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提升一批旅游交通服务区,培育一批乡村交通旅游服务驿站,加快交旅融合综合服务节点建设,推进旅游交通体系构建,布局交通旅游新业态,推进低空旅游、自驾旅游等新产品开发,打造新基建下的交旅融合示范城市。

专栏6−6 夜游产品体系

夜景

以西峰彩虹桥、陇东风情园夜景、古庆州夜景、环州故城夜景等为主的夜景产品

夜演

以镇朔楼光影秀、药王洞养生小镇水舞秀、环县道情皮影戏剧场等为主的夜演产品

夜宴

以陇东风情园美食街、药王洞养生小镇美食街、环州故城特色羊肉美食等为主的夜宴产品

夜购

以锦绣坊休闲步行街、陇东风情园民俗街区、环州故城民俗街、药王洞养生小镇等为主的夜购产品

夜娱

以陇东民俗园文化旅游休闲街夜游、药王洞养生小镇夜游、环江三十里风情线夜游为主的夜娱产品

夜宿

以毛寺村精品民宿、南梁窑洞特色民宿、环州故城特色民宿、庆州古城文化大院、义渠百花园木屋等为主的夜宿产品

2

7. 旅游+工业

通过技术创新与工业文化的注入,提升生产企业乃至城市的知名度。做深工业旅游,把制造工艺流程的互动体验环节以更直观、有趣的方式呈现给游客,实现制造工艺体验化。在营销、展示的过程加入旅游元素,使制造业产品的营销和旅游购物有机结合。多种途径提升工业产品的传播度。通过打造一批观光工厂、工业展览馆等,策划一批工业旅游新产品,以工促旅,大力发展工业旅游。

专栏7−1 特色旅游名镇名村

所属县(区)

乡镇

主题定位

西 峰

显胜乡

民俗体验和冰雪旅游基地

肖金镇

历史文化和休闲采摘基地

庆城县

庆城镇

农耕文化、康养小镇

赤城镇

苹果采摘休闲体验基地

环 县

山城乡

红色文化旅游名镇

环城镇

皮影之乡、非遗名镇

华池县

南梁镇

红色文化旅游名镇

合水县

太白镇

边贸重镇、康养小镇

镇原县

太平镇

丝路古驿、书法之乡

宁 县

瓦斜乡

花卉观赏旅游名镇

政平村

全省历史文化名村

正宁县

罗川村

全省历史文化名村

2

三十七、完善旅游要素体系

1. 构建旅游餐饮体系

实施“个十百千”工程,通过培育特色餐饮品牌、提供多元个性体验、提供多元餐饮形式、加强餐饮服务管理、立体创新营销方式,逐步构筑庆阳美食品牌。至规划期末,形成多个美食品牌,打造8条特色美食街区,评定百家星级农家乐,扶持千户美食产业经营户,让“吃在庆阳”成为响亮的旅游名片。

专栏7−2 全省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近期创建名单

县(区)

乡村

依托景区或发展方向

西峰区

后官寨乡南佐村

依托南佐遗址景区

董志镇北门村

依托陇东风情园和小崆峒风景名胜区

显胜乡蒲河村

田园风光旅游、花卉休闲体验

显胜乡毛寺村

乡愁文化体验、冰雪运动乐园

彭原镇彭原村

农耕民俗体验、休闲采摘基地

什社乡李岭村

农耕民俗体验、乡愁文化体验

庆城县

庆城镇药王洞村

依托药王洞小镇

太白梁乡巴山村

依托黑河峡谷,黄土地貌体验、峡谷风光旅游

马岭镇马岭村

田园采摘体验、庄园休闲度假

白马镇王畔村

苹果采摘、乡村休闲

蔡家庙乡大堡子村

美食休闲、田园观光

环 县

木钵镇关营村

田园采摘、乡村休闲运动

八珠乡八珠塬村

乡村生活体验、农事休闲旅游

环城镇红星村

农耕民俗体验、乡愁文化体验

合水县

蒿咀铺乡张举塬村

依托包家寨革命纪念馆

太白镇太白村

依托陕甘红军纪念馆

何家畔镇产白村

果园采摘体验、农事休闲旅游

正宁县

永正镇佛堂村

种植养殖、冰瀑观光旅游、休闲垂钓娱乐

三嘉乡关家川村

田园采摘、乡村休闲运动

华池县

紫坊畔乡刘坪村

依托刘坪革命旧址

林镇乡黄渠村

依托南梁红色旅游景区

林镇乡东华池村

乡村休闲游、生态度假游和观光采摘游

柔远镇李庄村

采摘垂钓休闲、农事休闲体验

宁 县

湘乐镇莲池村

依托莲花池生态旅游景区

瓦斜乡永吉村

依托义渠百花园

春荣乡王台村

种植养殖、冰瀑观光旅游、休闲垂钓娱乐

新宁镇黄山村

曹杏采摘、城郊农业休闲

镇原县

屯字镇闫沟村

依托聚德小镇

太平镇柳咀村

依托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

屯字镇白马村

白马池观光

2

2. 构建旅游住宿体系

通过创建星级旅游饭店,培育特色主题度假酒店,发展经济型连锁酒店,构建多种新型住宿业态,加强旅游住宿管理服务标准,构建多元化庆阳旅游住宿体系。至规划期末,发展2−3家五星级酒店,10家左右四星级酒店、2个旅游度假区、10个民宿群、多个汽车营地、度假木屋等新型住宿类型。

专栏7−3 全省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中远期创建名单

县(区)

乡村

依托景区或发展方向

西峰区

温泉镇刘家店村

依托天下公刘第一庙景区

温泉镇湫沟村

菊花主题田园观光、田园休闲旅游

肖金镇老山村

城郊农业、田园休闲

肖金镇脱坳村

田园采摘体验、庄园休闲度假

董志镇庄头村

窑洞风情旅游、生态休闲度假

庆城县

玄马镇孔桥村

花卉休闲、田园采摘

玄马镇桑梨塬村

果园采摘体验、农事休闲旅游

赤城镇老庄村

苹果采摘、农事体验

白马镇三里店村

苹果采摘、美食休闲

环 县

耿湾乡四合塬村

依托东老爷山景区

洪德镇河连湾村

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

山城乡八里铺村

依托山城堡战役遗址

小南沟乡杨胡套子村

草原生态休闲村

洪德镇耿塬畔村

农业风情观光、种植文化体验、田园休闲娱乐

合水县

板桥镇柳沟村

依托红土林景区

太白镇连家砭村

乡村休闲游、生态度假游和水稻观光体验游

太莪乡邢家坪村

乡村休闲游、生态度假游和观光采摘游

正宁县

五顷塬乡南邑村

依托黄帝文化景区和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西坡镇宋畔村

田园采摘、乡村休闲运动

永和镇罗川村

古村古街旅游、历史文化体验

华池县

南梁镇荔园堡村

依托南梁红色旅游景区

柔远镇城关村

休闲垂钓、古生物研学、花海观光

宁 县

焦村镇街上村

苹果采摘、休闲农业

湘乐镇庞川村

种植养殖、冰瀑观光旅游、休闲垂钓娱乐

早胜镇院子村

古堡研学、玉泉沟观光、民俗体验、果蔬采摘

中村乡政平村

古村古街旅游、陇东民俗风情

镇原县

屯字镇太阳村

依托太阳池旅游风景区

屯字镇陈畅村

田园风光旅游、花卉休闲体验

上肖乡西岭村

依托北石窟景区

太平镇上城村

果园采摘体验、农事休闲旅游

2

3. 构建旅游游览体系

力争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岐黄周祖文化旅游区、陇东风情园创建国家5A级景区,环州故城、北石窟驿、黑老锅景区等10个景区创建4A级景区,并创建一批3A级旅游景区,增强庆阳旅游核心吸引力;提升完善一批城市旅游街区、文化体育场馆和城市公园,发展乡村民宿、休闲农业等乡村旅游,提升游览配套服务;丰富庆阳旅游观光游览类型,构建历史文化游、生态观光游、康养度假游、乡村体验游等多主题“游”览体系。

4. 构建旅游购物体系

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推出“庆阳礼物”系列旅游商品;完善旅游购物场所;注册“庆阳礼物”商标,设计“庆阳礼物”LOGO,组织开展旅游商品推介活动。开展旅游商品进景区、进旅游饭店、进机场车站、进高速公路服务区、进旅游小镇街区活动,推进旅游商品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构建特色旅游购物体系。

5. 构建旅游娱乐体系

丰富旅游演艺活动,立足庆阳传统文化特色,开展秦腔、现代陇剧、歌舞表演、民乐演奏、皮影道情、南梁说唱、镇朔楼光影秀、水幕电影等演艺活动,提供多种休闲娱乐活动,举办庆阳农耕文化节、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环县道情皮影文化旅游节、子午岭秦直道体育嘉年华等活动,提升节庆赛事活动影响力。

第十章 全域品牌营销规划

三十八、塑造旅游品牌

品牌定位:

高天厚土 红色庆阳

备选口号:

岐黄故里 康养庆阳

黄土大塬 民俗庆阳

三十九、构建品牌体系

一系列主题展会活动:通过参加“环西部火车游”跨省推广营销活动,参加省内航线串飞活动,举办“银西高铁”专项宣传交流活动,办好庆阳农耕文化节、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等品牌节会,全力推广庆阳旅游形象品牌。

一套旅游文创IP:策划庆阳系列文创产品,将IP形象植入城市家具、市政用品及网络形象宣传,润色和推广庆阳城市品牌IP。设计庆阳景区品牌视觉传达体系,3A级景区设计景区品牌形象LOGO,广泛运用于景区门票、宣传资料、标识标牌。

一组旅游宣传平台:办好庆阳旅游资讯网,设立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百度百家号、抖音快手号等官方旅游宣传平台,及时更新推送宣传内容,构建新媒体宣传矩阵,助推庆阳旅游品牌打造。

一系列传播作品:制作旅游宣传片、微电影、短视频、影视作品、漫画、歌曲、文创、舞台剧等一批丰富多元的传播作品,积极利用各媒体、各平台开展宣传,强化旅游品牌形象。

四十、创新营销方式

精准营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目的地、客源地、竞合地三类目的地,分别针对当地居民、外地游客和旅游中间商实施精准营销。

整合营销:通过资源大整合、平台大整合和信息大整合,进行全媒体整合营销,以电视媒体、户外媒体和纸质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营销结合以网络媒体和海外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营销,新旧媒体联合,打造全域营销平台,营造全域旅游氛围。

联动营销:进行内部整合,与旅游企业共创营销合作平台、整合资源创意精品游线。进行外部联动,加强与陕甘宁旅游圈、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黄河文化旅游带等区域及西安、银川、兰州、延安等城市的联系与协作。

节事营销:每个县(区)每年至少举办2个品牌节会赛事活动,构建“月月有节庆、四季有活动”的全域全年旅游节庆活动体系,让庆阳四季轮转,节庆不断。

专栏10−1 品牌活动

类别

旅游项目

品牌节事活动

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中国(庆阳)周祖公祭大典、南梁红色旅游文化节、中国环县皮影民俗文化艺术节、东老爷山民俗文化旅游节、正宁县清明重阳公祭黄帝活动等

品牌赛事活动

蒲河川自行车越野赛、蒲河川马拉松徒步赛、中国南梁红色之路·长征赛、庆阳冰雪旅游节暨大众高山滑雪锦标赛、庆阳周祖“岐黄杯”登山比赛、宁县神龙谷徙步挑战赛、中国(庆阳·合水)秦直道体育嘉年华等

四十一、营销机制保障

旅游营销资金保障: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和旅游项目市场营销;制定全域旅游整体营销方案和市场开发奖励办法。

宣传营销联动机制:建立政府、行业、媒体、公众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营销联动机制,形成全域旅游营销格局。

四十二、营销行动计划

2021年:品牌培育期,提升旅游投资热度。将庆阳品牌故事推广出去,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双渠道宣传庆阳旅游品牌形象,在兰州、西安、银川等城市人流密集处大量投放庆阳旅游广告。

2022年:品牌推广期,提高全国市场感召力。举办一系列节庆活动,让庆阳旅游全年热度不减,借助央视等高端媒体,向全国播放宣传片、宣传广告,提升宣传高度和广度。

2023年:品牌深化期,扩大世界知名度。继续推进节庆活动的举办,开展针对重点客群的营销,结合当地及甘肃省内的新闻事件,实现捆绑营销。

第十一章 全域秩序安全规划

四十三、旅游市场环境治理

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在重要活动和节假日期间,常态化开展旅游市场环境整治行动,对星级酒店(饭店)、A级景区(点)、旅行社、购物店等进行检查,严厉查处违规经营行为,依法严厉打击“黑导”“黑社”“黑车”和诱导、欺骗、强迫游客消费等行为,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出台《庆阳市旅游市场诚信建设“红黑榜”制度》,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完善旅游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记录,建立信用档案,对列入“红名单”“黑名单”的市场主体进行奖惩。建立旅游市场综合执法监管机制,加强旅游综合监管力度,对旅游从业人员、旅游商户、旅游媒体等进行监管。倡导文明旅游,杜绝不文明行为。加强景区意识形态管理,积极开展平安景区创建活动。

四十四、市场运营机制创新

深化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大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景区管委会+旅游开发公司”运营模式,实施“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激发景区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活力。加强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岐黄周祖文化旅游区、北石窟驿、黑老锅等景区资源整合,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运营机制,为景区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打好基础。深入研究宏观政策环境,在中央和地方出台的改革政策中寻找推动旅游发展的结合点,把林权、地权、产权等改革作为景区改革的突破点,在旅游改革的各个领域把政策用活、用好、用足。

推进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做大做强市县(区)旅游投资开发公司,探索设立庆阳市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鼓励支持利用各类旅游投融资平台。鼓励景区依法依规采取租赁经营、委托经营及入股等各种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景区开发建设运营,实现景区的高质量开发、高品质打造、高水平运营。

建立市场导向的运营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以吸引游客和满足游客需求为原则,完善主要景区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核心要素,提升景区服务能力;面向市场,破除“重建设,轻运营”和政府既抓管理又做运营的弊病,为岐黄周祖文化旅游区、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北石窟驿景区等核心景区引进专业运营团队和运营人才,提升景区运营能力和造血能力。

四十五、社会管理机制创新

成立庆阳旅游协会等社会化管理机构,强化社会组织的行业管理职能。成立旅游饭店协会、旅游景区协会、旅行社协会、乡村旅游协会、旅游文创分会等专业协会及行业分会,发挥行业协会市场化引导、服务、自律监管职能,对政府监管形成有效补充与支撑,形成政府、行业协会、旅客、社会媒体为一体的旅游管理服务体系。

四十六、旅游安全服务工程

加强旅游安全监管与预警。全域一体化构建旅游安全监管与预警系统,建设景区安全保障智能监控工程,并举行旅游安全督查及教育培训。统筹协调、多点布局、分级管理,防范和化解旅游风险,提升旅游安全保障服务能力。建立日常联络、定期会商和预警会商三大机制,由庆阳市应急管理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召开协调会,对突发事件进行会商研判,编制综合分析报告,并向有关部门和县区发送,出现突发事件时,立即通过短信、微信、电视等多方渠道向游客发布预警。

完善旅游安全救援系统。建设庆阳旅游安全救援服务中心,在山林、河道沿线设置应急服务站,提供专业的装备租赁服务,并配有专业的安全人员,为游客提供安全讲解、专业的安全救援等服务,保障游客休闲娱乐的安全性。

做好旅游事故保险与赔付服务。落实旅行社购买年度保险,游客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完善旅游检测保障、紧急救援等保险业务体系,建立完备的旅游事故赔付服务体系。

制定旅游安全法规。从法律上保障旅游安全,为旅游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法律依据,依靠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和约束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和防控意识,提高游客的旅游安全防范意识,约束不当行为。

四十七、全民共建共享机制

构建全社会参与的旅游共建机制。政府作为旅游发展平台搭建者、行业规范制定者与监督者、对外营销推介者,企事业单位作为旅游产品开发投资者、旅游新业态的创新推动者,居民作为旅游形象代言人、城市氛围营造者,游客作为旅游消费者、旅游隐形宣传者、旅游隐形投资者,构建“四位一体”全社会参与的旅游共建机制,共同营造良好的全域旅游发展环境。

推动全民参与旅游形象建设。鼓励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生活环境,打造庆阳整洁干净、舒适宜人的旅游形象,形成“人人是旅游形象”的社会氛围。积极引导失地农民通过创业、就业等方式,参与全域旅游开发建设、促进地方就业发展。组建旅游志愿者队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鼓励全民广泛参与旅游创业、万众创新,引导社会各界资本投资旅游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推动旅游促进经济发展、旅游拉动相关就业、全民享受旅游发展红利,让旅游事业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旅游产业带动企业发展、群众就业增收致富,实现“政府、企业、居民、游客”共享全域旅游发展红利。

营造良好的旅游人文环境。大力完善旅游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推动提升广大市民文明素质,构建良好的庆阳旅游人文环境。

第十二章 全域环境保护规划

四十八、生态保护体系

建立全面的生态环境保障体系,做好空气质量保护、水体环境保护、噪声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水体资源、黄土资源、林木资源等旅游资源保护,实现持续竞争力,推进旅游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生态红线管控。严格按照《庆阳市国土空间规划》《庆阳市生态红线划定方案》,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合理确定开发强度,强化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严格审核审批,坚决不在生态红线区内从事旅游活动,自然保护区一般控制区的旅游项目要控制旅游开发强度。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各级各类旅游规划,对旅游项目规划、建设、运营进行全过程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严禁在旅游景区及周边地区批准污染环境的项目。

生态资源保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一村万树”“再造一个子午岭”等植树造林、美化环境行动,持续巩固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旅游景区、旅游项目要严格按照生态保护需要进行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坚决不在旅游景区造成环境污染。适时确定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引导旅游景区、酒店餐饮等相关企业树立绿色经营理念,引导游客树立绿色消费理念,提倡不使用一次性用品,推动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切实加强旅游开发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大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加强水污染和河道环境治理,修复受油气污染的水生态环境,推进农村改厕和景区垃圾处理工作,为全域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生态产品。

四十九、文化资源保护

加强文化遗址遗迹保护。落实好南梁、山城堡等国家长征文化公园节点的建设工程,加强对红色革命遗址遗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鼓励保护性开发,处理好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做好文化资源保护,实现资源在合理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实施文化遗产保护精品工程,加强文物保护认定和研究利用,推进西峰区南佐遗址黄河文化史前遗址公园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保护利用项目建设,强化罗川古城、宁州古城等整体性保护修复,加强博物馆、民间收藏馆、村史馆等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做好古文化遗址、石窟、古建筑等防火防盗防雷工作,从严打击盗掘、盗窃、非法交易文物的行为。建立各类文化遗产展示体系,依托旅游形成文化遗产的教育与宣传体系。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入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促进“庆阳香包刺绣技艺”、“庆阳剪纸技艺”等在当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努力构建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大力加强非遗传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展览、图片展示、技艺展演、学术讲座等活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推出地方特色文化节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相互促进、与新时代文化发展有机结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加强古村古镇保护。积极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梳理庆阳市传统村落,依法保护传统村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延续传统空间格局,注重文化挖掘和传承。以“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为理念指导,立足村落特质,挖掘特色旅游风貌与特点,建设特色旅游乡镇和旅游名村,营造富于地方特点和乡土特色的风貌景观和游览环境,优化提升乡村风貌景观,构筑具有地域特征的村镇建筑风貌。

第十三章 全域系统保障规划

五十、体制机制改革

1. 完善领导机制

建立党政统筹领导机制。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主要领导为成员单位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工作办公室,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把全域旅游创建列为“一把手”工程,全力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各县(区)对应成立全域旅游创建领导小组,积极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建立项目推进机制。确立“市级抓龙头 县(区)抓精品、乡镇抓特色”的工作思路,将全市重点景区、重大旅游工程、重点旅游公服设施建设列为重点工作,市、县、乡三级每年主抓1−2个重点项目,每年组织对重点项目进行考核。

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全域旅游监督考核评价机制,将全域旅游发展作为考评指标纳入县区工作考核,打造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长效机制。

2. 完善其他机制

建立旅游综合执法监管机制。推动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成立旅游市场管理执法机构,完善内部机构,增强工作力量,加强旅游市场监督管理;建立由旅游公安、市场监管、消防应急、安全监管等部门参与的旅游综合执法监管机构,构建旅游综合执法平台,探索设立旅游警察等管理方式,增强治理的有效性。健全社区、居民、游客参与旅游发展监管的渠道和平台,形成社会大众常态化监督机制。

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通过联席会议制度落实领导小组相关部署安排,落实发展规划、重点工作、重要项目,解决创建过程中的重大困难问题,形成旅游发展共识及全域旅游共建的良好格局。

推进统计制度建设。健全现代旅游统计制度与统计体系,强化旅游统计监测,开展统计评估工作,组建旅游统计队伍,建立科学的统计制度,并保证有固定办公场所与充足经费。

五十一、规划保障

科学编制规划。在全域旅游规划的指导下,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高起点编制 全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县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及重点景区开发建设规划,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并建立规划督查与评估机制。

明确产业定位。将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势主导产业,市委、市政府出台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文件,将“旅游+”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推进多规融合。加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与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方案等有效衔接,充分考虑文化旅游业发展布局和功能需求,为全市重点区域旅游发展预留空间。

五十二、政策保障

资金扶持政策:完善庆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支持旅游景区提质升级,支持推进自驾车、营地、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扶持乡村旅游合作社、民宿及农家乐等发展,鼓励旅行社开展市场营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进一步改善庆阳市旅游投资环境。

基础设施政策:建立旅游基础设施共建机制,在促进交通设施、市政配套设施、环境设施、接待服务设施等建设时,充分考虑到旅游需求。

人才引进政策:从荣誉激励、物质待遇、工作环境、培养使用等方面,对庆阳市旅游产业急需的高层次旅游专业人才进行引进和培养,打造有竞争力的旅游人才队伍,为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建设进程提供人才支撑。

招商引资政策:落实庆阳市招商引资优惠奖励办法及国家、省关于旅游招商引资相关扶持政策,解决旅游产业规模小、资金周转难等问题,加快推进庆阳市旅游业供给水平提升,促进庆阳全域旅游大发展。

研学旅游政策:支持庆阳市研学旅游产业发展,鼓励研学旅游与司法教育、文化探源、地质研究、森林科普相结合,推动研学旅游成为庆阳市旅游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五十三、资金保障

加大财政对旅游业支持力度。市县(区)财政设立一定比例的旅游专项资金,积极探索设立旅游发展基金,按照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各级财政的资金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市县(区)文化旅游投资发展公司的作用。积极争取政府专债、银行贷款及开展企业间合作,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发优质旅游建设项目。

拓宽旅游融资渠道。创新旅游投融资模式,鼓励旅游企业上市或通过债券等方式融资;商业性景区可依托景区经营权和门票收入等办理质押贷款业务。充分撬动引入社会资本,招引国内大型文旅企业集团,探索PPP、EPC等模式的运用实施。

五十四、用地保障

强化旅游用地保障。在市县区土地利用规划中,保障好带动强、前景好的重点旅游项目用地,有效缓解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土地“瓶颈”,提高旅游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庆阳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为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助力。

鼓励盘活存量用地。推进农村土地拆旧复垦,积极探索“点状供地”、“老屋认领”等土地利用方式,盘活农村闲置房屋;优先保障与农村公共配套相匹配的旅游设施用地,鼓励出让、作价入股等方式使用经营性建设用地;鼓励利用原有工业用地发展符合规划的服务业等。

建立灵活的土地管理制度。增强土地管理的灵活性,完善土地供应方式,建立土地要素在城乡间、区域间合理流动的机制,积极推行旅游项目“点状供地”政策。建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权、集体林地、林权“三权”抵押贷款制度,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发展旅游业。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推广,拓宽集体土地通过入股、联营、抵押、担保等多种方式参与旅游经济发展,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入市,完善集体参与土地收益分配机制。

五十五、人才保障

建立旅游专家智库。依托甘肃省旅游智库和庆阳文化旅游方面专家建立庆阳市旅游高端智库,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庆阳市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加强旅游人才培育。依托陇东学院、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定期举办旅游培训班,针对来自饭店、旅行社、民宿、农家乐、景区等不同部门的管理层以及一线员工进行培训。优化旅游人才结构,培养一批善长规划设计、运营管理以及文化创意、康养旅游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科学推进旅游产业开发。

加强优秀人才引进。制定旅游人才引进细则及补贴政策,重点引进景区管理、市场营销、会展策划、旅游教育、旅游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建立旅游人才奖励机制,定期对在旅游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奖励。

第十四章 全域旅游创建指引规划

五十六、创建目标

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动各县(区)根据全域旅游理念,完善旅游发展的政策举措、体制机制、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产品供给、资源保护、环境优化,提升旅游吸引力和旅游品质,让群众共建共享,从旅游发展中受益。

到2030年规划期末,庆阳市力争2个县(庆城县、华池县)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4个县区(西峰区、环县、镇原县、宁县)完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庆阳市成功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

专栏14−1 庆阳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

区/县

近期创建目标

(20212025

中远期创建目标

(20262030

庆阳市

——

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

西峰区

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

庆城县

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

华池县

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环 县

——

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镇原县

——

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宁 县

——

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五十七、创建路径

鉴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工作从县级创建单位开始,地市级创建单位要在辖区内70%以上县(区)级创建单位通过验收后方可提出验收申请,庆阳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将以“厚积薄发,前期突破,县级为主,全市统筹,抓县推市,整体推进”为总体要求,把县(市)区作为创建工作的主战场和突破口,首先集中力量抓好县级创建工作,市级则侧重抓好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督导考核,确保全市创建工作整体推进。庆阳市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两步走”战略:

第一步:县级层面全域旅示范区建设(2021−2025)。在庆阳市全域旅游示范市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指导下,市本级和各县区全面开展对标工作,全面对自身差距进行提升,夯实基础,在2021−2025年近期目标中,庆城县率先通过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验收工作,西峰区、华池县通过甘肃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验收,其他县争取申报并进入省级创建单位名录。

第二步:庆阳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2026−2030)。在2026−2030中远期目标中,力争华池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环县、镇原县、宁县积极创建成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至此70%以上的县区达到甘肃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标准,庆阳市正式申请创建成为甘肃省全域旅游示范市。

五十八、县区创建指引

1. 西峰区创建指引——景城共建型

(1)对标打分。对照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西峰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方面,需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和出台支持政策;二是在供给体系方面,缺少4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品供给不足,城市旅游业态不够完善,还需优化旅游供给、丰富旅游住宿业态、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加强产业融合示范性;三是公共服务方面,需推进集散中心、大数据中心、旅游标识等硬件设施建设;四是在品牌影响方面,需培育全域品牌,设立营销专项资金、建立营销机制;五是在创新示范方面,还需提出扎实的创新举措、加强示范性。

(2)创建目标。到2025年,西峰区创建成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3)创建思路。

统筹指引——科学编制西峰区全域旅游发展、创建规划文件。编制《西峰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西峰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明确战略路径、提供方向引领。同时加快编制《西峰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及《创建任务分解表》等,明确西峰区各部门、各乡镇创建任务与责任,统筹指导全区的创建工作。

具体落实——对标问题重点提升政策保障、体制机制、供给体系、创新示范等不足。依托甘肃省《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考核命名和管理办法》关于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相关规定与验收标准,西峰区需在以下5个方面进行提升:①供给体系上,推进黑老锅冰窟、陇东风情园建设及创建4A级景区,推进西峰区创建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县,显胜乡、肖金镇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②公共服务上,完成集散中心、大数据中心、旅游标识等硬件设施建设;③政策保障上,出台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④品牌影响上,设立营销专项资金,培育蒲河川乡村旅游、陇东风情园、南佐史前遗址等旅游品牌,加大品牌营销;⑤创新示范上,发展乡村旅游和城市旅游,在景城共建上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形成示范。将全区提升达到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在2025年前完成西峰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2. 庆城县创建指引——文旅融合型

(1)对标打分。对照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庆城县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方面,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落实政策保障举措;二是在供给体系方面,需推进高A级景区建设和申报,丰富旅游餐饮、住宿、娱乐等休闲业态、加强产业融合示范性;三是在创新示范方面,还需提出扎实的创新举措、加强示范性。

(2)创建目标。到2025年,庆城县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3)创建思路。

统筹指引——科学编制庆城县全域旅游发展、创建规划文件。编制《庆城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补足创建要件,为庆城县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明确战略路径、提供方向引领。同时加快编制《庆城县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及《创建任务分解表》等,明确庆城县各部门、各乡镇创建任务与责任,统筹指导全县的创建工作,积极将庆城县申报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具体落实——对标问题重点提升供给体系、创新示范等不足。对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庆城县需在以下4个方面进行提升:①供给体系上,推进岐黄周祖文化旅游区提升和创5A工作,推进县城及县城周边景观风貌提升,完善庆城古城建设,完善古城旅游要素配套,推进药王洞养生小镇、马岭黄酒古镇建设,推进黑河大峡谷景区建设和创4A工作,推进庆城县创建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庆城镇、赤城镇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②体制机制上,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岐黄周祖文化旅游区管理权问题,推动景区市场化运营;③公共服务上,依托庆城高铁站推进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提升全县旅游标识导览系统和创建氛围;④推进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康养、旅游+乡村等产业融合发展,在文旅融合上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形成示范。对标评分提升达到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2025年前成功创建庆城县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3. 华池县创建指引——红色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型

(1)对标打分。对照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华池县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方面,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落实政策保障举措,建立行之有效的全域旅游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二是在公共服务方面,需提高外部交通可进入性,推进集散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智慧旅游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是在供给体系方面,需推动南梁大景区5A创建,建设一批乡村旅游点、特色小镇、生态旅游景区,丰富旅游业态,完善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的配套;四是秩序与安全、资源与环境方面,应当高度重视,按照标准扎实推进建设;五是在创新示范方面,还需提出扎实的创新举措、加强示范性。

(2)创建目标。到2025年,华池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到2030年,华池县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3)创建思路。

统筹指引——科学编制华池县全域旅游发展、创建规划文件。加快编制《华池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华池县省级、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明确战略路径、提供方向引领。同时加快编制《华池县省级、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及《创建任务分解表》等,明确华池县各部门、各乡镇创建任务与责任,统筹指导全县的创建工作。

具体落实——对标问题,全面提升,扎实推进。依托甘肃省《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考核命名和管理办法》关于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相关规定与验收标准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华池县需在以下4个方面进行提升:①供给体系方面,推进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打造南梁红色旅游街区,完善景区餐饮、住宿等旅游配套,推进景区新业态新产品的招商建设和5A景区创建工作,依托南梁景区及县城周边的特色村子,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大顺城、双塔森林公园、洞洞沟等特色旅游景点建设,推进南梁镇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②政策和体制机制方面,成立全域旅游创建领导小组,出台鼓励发展全域旅游的相关政策,推动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市场化运营,统一管理;③公共服务方面,推进打庆高速、南太高速建设,依托庆城高铁站开通旅游班车,加快华池通用机场建设,依托南梁景区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推进旅游厕所建设和旅游标识完善,完善全县旅游公共服务;④在乡村旅游振兴示范和红色旅游上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在2025年前完成华池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在2030年前,成功创建华池县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4. 环县创建指引——交旅+文旅融合型

(1)对标打分。对照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环县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方面,需建立领导机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二是在公共服务方面,公服配套不足,集散中心、大数据中心等缺失;三是在供给体系方面,无高A级景区,新产品新业态缺失,餐饮、住宿等配套较弱;四是秩序与安全、资源与环境方面,需要在服务质量、旅游志愿者服务、风险管控、城乡建设水平等方面进行重点提升;五是品牌影响方面,需要全方位进行提升;六是创新示范方面,还需提出扎实的创新举措、加强示范性。

(2)创建目标。到2030年,环县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3)创建思路。

统筹指引——科学编制环县全域旅游发展、创建规划文件。编制《环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环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明确战略路径、提供方向引领。同时加快编制《环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及《创建任务分解表》,明确环县各部门、各乡镇创建任务与责任,统筹指导全县的创建工作。

具体落实——对标问题重点提升政策保障、供给体系等不足。依托甘肃省《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考核命名和管理办法》关于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相关规定与验收标准,对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环县需在以下5个方面进行提升:①供给体系方面,推进环州故城景区、东老爷山景区、山城堡红色旅游区三大核心景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推动东老爷山和环州故城创建4A级景区,推动山城堡红色旅游区打造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完善县城餐饮、住宿体系,推动一批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建设,推进环县创建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山城乡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②公共服务上,依托甜永高速打造高速旅游服务区,依托G211打造旅游交通风景道和服务驿站,依托银西高铁环县站打造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交旅融合示范县,完善全县旅游标识、旅游厕所、智慧旅游设施;③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上,建立全域旅游创建领导小组,制定支持全域旅游的相关政策;④资源和环境保护上,加强对全县水资源和山地资源保护,推动皮影等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⑤在交旅+文旅融合示范上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在2030年前完成环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5. 镇原县创建指引——城乡统筹型

(1)对标打分。对照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镇原县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政策保障方面,需出台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相关部门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文件。完善财政、土地、人才保障政策;二是在公共服务方面,需在厕所革命和智慧旅游方面加大力度;三是在供给体系方面,缺少4A级以上景区,需全方位推动镇原旅游吸引物、旅游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产业融合达到标准;四是创新示范方面,创新示范不足。

(2)创建目标。到2030年,镇原县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3)创建思路。

统筹指引——科学编制镇原县全域旅游发展、创建规划文件。编制《镇原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镇原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明确战略路径、提供方向引领。同时加快编制《镇原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及《创建任务分解表》等,明确镇原县各部门、各乡镇创建任务与责任,统筹指导全县的创建工作。

具体落实——对标问题重点提升政策保障、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创新示范等不足。依托甘肃省《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考核命名和管理办法》关于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相关规定与验收标准,镇原需在以下4个方面进行提升:①供给体系上,集中力量优先打造镇原县城至北石窟驿茹河川精品旅游带,推动沿线的北石窟驿景区、闫沟聚德小镇、“三池”生态旅游景区、潜夫山景区、亚美花海、沿线乡村旅游点等建设,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带,推动北石窟寺和北石窟驿景区联合打造4A级旅游景区,推进太平镇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②公共服务上,积极推进庆平高速镇原段建设,打通镇原东西交通大通道,开通镇原至庆阳站公交班车,串联茹河川旅游带各节点,完善沿途旅游厕所、旅游标识、智慧旅游建设,依托北石窟驿景区建设镇原旅游集散中心、智慧旅游中心等设施;③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上,围绕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查缺补漏,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完善体制机制,形成创建合力;④创新示范上,在城乡统筹示范上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在2030年前完成镇原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6. 宁县创建指引——生态依托+乡村旅游振兴示范型

(1)对标打分。对照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宁县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方面,行业自律机制和旅游规划体系不健全,财政金融、土地保障和人才政策不配套;二是在公共服务方面,旅游集散中心缺失,公路服务区、旅游标识系统、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智慧旅游不完善;三是在供给体系方面,缺少高A级景区,供给体系发展不足,需全方位进行提升;四是品牌影响方面需要全方位进行提升;五是创新示范方面,八大方面创新示范需进行突破。

(2)创建目标。到2030年,宁县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3)创建思路。

统筹指引——科学编制宁县全域旅游发展、创建规划文件。编制《宁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宁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明确战略路径、提供方向引领。同时加快编制《宁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及《创建任务分解表》等,明确宁县各部门、各乡镇创建任务与责任,统筹指导全县的创建工作。

具体落实——对标问题重点提升政策保障、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品牌营销等不足。依托甘肃省《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考核命名和管理办法》关于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相关规定与验收标准,宁县需在以下4个方面进行提升:①供给体系上,推进印象义渠莲花池景区、焦村苹果小镇、义渠古豳文化博览园、义渠百花园等项目建设,提升旅游业态,合理布局酒店、民宿、餐饮、购物场所,打造焦村苹果小镇——义渠古豳文化博览园——北川百里荷塘旅游风景线,推动义渠莲花池景区创建4A级景区,推进宁县创建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县,瓦斜乡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②公共服务上,依托宁县站打造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和智慧旅游中心,完善高铁站的租车、咨询、导览等服务功能,开通宁县站到县城及核心景区的公交专线,打造焦村——县城——义渠莲花池、G211旅游风景道;③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上,根据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要求出台全域旅游支持政策,完善体制机制;④创新示范上,在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振兴示范上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在2030年前完成宁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41)
打赏
本文标签:
上一篇 > 关于江苏省太仓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下一篇 > 四川省成都市“十四五”文化广电旅游发展规划

相关文档

  • 政府工作报告
  • 规划计划
  • 政府公报
  • 统计公报
  • 普查公报
  • 统计年鉴
  • 县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