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工作报告 >

2005年台州市临海市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2-04-12 点赞:58 阅读:2683

 2005年3月22日 在临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临海市市长 叶 维 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重大台风灾害和资源要素制约等困难,全市人民在温家宝总理视察讲话精神的鼓舞下,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基本实现了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0.5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增幅创1995年以来新高,列台州市第2位。财政总收入15.1亿元,增长1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33亿元,增长13.0%,按新口径统计,分别为11.68亿元和6.4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2亿元,增长48.3%,增幅列台州市第1位。自营进出口6.24亿美元,增长54.8%,其中自营出口4.89亿美元,增长55.9%,增幅列台州市第2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5亿元,增长17.2%,增幅列台州市第3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5元,增长28.0%,农民人均纯收入5255元,增长11.9%,增幅列台州市第3位。

 (一)积极应对,抗台救灾成绩显著

 去年8月,台风云娜正面袭击了台州,给我市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全市死亡26人,受伤384人,房屋、电力、交通、水利等设施损毁严重,直接经济损失25亿多元。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温家宝总理亲临杜桥镇推船沟村视察慰问为鞭策,坚持以人为本,靠前指挥,科学调度,认真做好防御和物资保障工作,果断撤离和转移危急人员,及时修复公共基础设施,积极开展生产救助,加强灾后防疫工作,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灾民“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药医、有学上”。全市筹集了2300多万元救灾资金和大量物资,救济受重灾群众11851户24581人;为213名因灾受伤群众补助医药费113万元;为1378名因灾困难学生减免学费64.6万元; 917户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重建了房屋1119间,并基本在春节前住进了新房。尤其是推船沟村结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开展“温馨家园”建设,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我市还及时妥善处置了杜桥“6.26”重大雷击事件。制订出台了全市经济社会突发事件总预案和29个专项预案,构建和完善突发事件预防处置机制。

 (二)迎难而上,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努力克服各种要素制约。加强土地资源保障,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清理闲置土地,推广多层厂房,加快土地整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申报保留了国家级医化基地、省级经济开发区和牛头山度假区,启动了上盘北洋废弃盐田转产工业工作。加强电力资源保障,科学调度,有序用电;鼓励工业企业自备发电,全市新增发电能力9万千瓦;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220kv大田变电所和110kv灵湖、白云变电所进展顺利,启动了500kv临海变电所前期工作,总投资1.8亿元的城市电网改造工程完成工程量的80%。加强项目投资保障,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调整资金投向,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完成了市农村信用联社改制;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工作,清理154项,停建和暂停5项。加强供水保障,合理调配水资源,启动和实施牛头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临时供水工程,保证了生产生活用水。加强物资供应保障,强化市场监管,维持物价稳定。

 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强化工业立市理念,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千村访谈谋发展”、“工业经济服务月” 、“发展工业先进村”等活动,组织发展工业先进报告团巡回演讲,营造发展工业经济的良好氛围。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围绕五大主导产业,成立产业领导小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建立行业协会。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扶持,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加快工业区块建设,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市财政安排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补助1295万元、工业技改贴息和新产品开发基金1069万元、企业自备发电补助1159万元,“实力、希望” 企业扶持资金3078万元、外贸企业发展资金223万元,减免民政福利企业、国产设备投资抵免等税费4466万元、受灾企业税费1500万元,还争取到工业新产品上级财政补助资金552万元。全市完成工业性投资27.2亿元,增长28.7%,其中工业技改投入19.3亿元,增长23.7%。实现工业总产值364.2亿元,增长1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68.8亿元,增长27.8%。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6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6家,超10亿元企业1家。浙江伟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

 效益农业有新的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增加农业投入。全市筹集支农资金1.28亿元,其中市财政安排和筹集8841万元,上级财政补助4072万元。贯彻粮食安全政策,加强耕地保护。全市完成土地整理3.18万亩,建设标准农田5.58万亩,新增耕地7397亩,建设优质园地1.4万亩,粮食种植面积扩大了8.52万亩,粮食产量提高了3.49万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施品牌战略,推广标准化生产和原产地保护标识认证。柑桔、茶叶、西兰花和花卉苗木等产业效益明显。我市被评为“中国特色之乡建设先进单位”。注重生态林业建设,划定63.8万亩山林为生态公益林,编制了生态防火林带规划并启动建设。促进农业合作组织规范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1家,总量达61家,吸纳社员1.5万人,联结基地12万亩。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农业税征收历史,全市免征农业税1300多万元,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完善商贸设施,改造和建设了国贸大饭店、杜桥家具市场、桃渚大酒店等,正在加快建设华侨大酒店、利民汽车城、杜桥耀达商业街等,启动了中心区商业街建设。食品、药品安全和“菜篮子”工程建设成绩显著。加快旅游景区建设,修缮了台州府文庙、城隍庙和紫阳街南段。强化旅游促销,拓展旅游市场。全市接待游客2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3亿元。成功举办了临海柑桔节,我市还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最具吸引力景区”和“最受上海市民欢迎的浙江景区”。

 深化改革开放工作。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引进了浙江卡自马休闲车制造有限公司、百盛汽动工具有限公司等一批大项目。全市合同利用外资4558万美元,增长17.2%,实际利用外资2017万美元,下降19.6%,实到市外内资8.9亿元,增长44.2%。加大企事业单位改制力度,全市完成改制20家,涉及职工2950人。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设立了市政府驻上海工作处和临海籍在沪科技人员联谊会,与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缔结为友好城市。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三)统筹兼顾,城乡建设稳步推进

 完善城乡发展规划。深入实施“中部腾飞、两翼展翅、沿边崛起”战略,进一步明确中部、两翼、沿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推动区域间的联动发展。修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城市交通综合规划、公路水路发展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以及部分镇、村规划,正在编制全市城乡以及市域供水、排水、环卫、公交等一体化规划。

 大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行,基本完成了江北防洪堤工程。进一步构建城市路网,完成了104国道灵江二桥至三洞桥拓宽工程和临海大道西接线、东港路、江石路、东庄路等工程,正在加快建设临海大桥、东渡路、双林路等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建成了洛河公园,正在加快建设大田港整治灵湖工程以及靖江花城、伟程时代广场等一批高层住宅建筑,台州府路被评为省级街容示范路。

 加强城乡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市等创建活动,积极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千里河道清水”工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园林示范村”工程。全市疏通整治河道122.5公里;完成了41个村的整治,21个村被评为市级园林(先进)村,其中沿江镇清潭头村和涌泉镇梅岘村分别被评为省级和台州市级示范村;编制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小芝镇和括苍镇分别被评为省级和台州市级生态镇,48个村通过台州市级和临海市级生态村验收;我市获得“省级园林城市”称号。深入实施“乡村康庄工程”,投入1.5亿元,其中市财政安排1045万元,争取上级补助4595万元,完成农村道路路基改造253.7公里、路面硬化205.5公里,干部群众盼望多年的河南公路建成通车。构建交通和客运网络,完成了83省道三条岭段、75省道溪口水库库区段改建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台金高速公路和104国道青岭至黄土岭工程,完成了江南街道、汛桥镇、尤溪镇、沿江镇等公交一体化改造。实施“农村饮用水工程”,加快牛头山沿海引水工程、东城区供水工程和为民水厂建设。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台电5号灰库标准海塘工程以及7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红光江堤完成了工程量的80%。加强港口开发调研,临海港专题研究和规划论证工作通过了专家评审。

 (四)突出重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我市以获得省教育强市称号为契机,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市财政从土地出让金市得部分中拿出10%专项用于教育的发展。全市新建校舍19.8万平方米,改造危房0.7万平方米,建成了台州中学、回浦实验小学、江南中心小学新校区并投入使用,正在加快建设台州学院附属中学、哲商现代实验小学、白水洋中心校等新校区。全面完成了学校改水工程,完成了38所学校的改厕工作。建成开通了市教育城域网和“校校通”工程,基本配齐了实施新课程所需的现代教育设备。重视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投入1350万元用于农村学校“三化工程”建设和教育装备配置,组织了127名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职工聘任制和名师名校长工程,全市奖励名师名校长137人,分流教职工283人,其中待岗78人。深入开展教育创强活动,全市累计省教育强镇达13个,台州市教育明星乡镇达15个,5所公办普通高中全部成为省重点高中,42所学校通过台州市级合格学校评估验收。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全市基本普及了从幼儿到高中的15年义务教育,初升高率达91.0%,高考上线率达82.8%。

 其他社会事业有新的发展。推进文化大市建设,编制了《市文化大市建设纲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备战省十三届全运会,我市被授予中国藤球协会训练基地称号,运动员尹建华在雅典残奥会上获3金1铜,破2项世界纪录。加强网吧和娱乐场所的管理,开展“扫黄打非”活动。加快文体设施建设,建成了100多个农村文化俱乐部。注重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工作。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认真做好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有效地控制了伤寒、副伤寒疫情和病毒性脑炎的传播。完成了市一医院的整体搬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全市列入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创新基金1项、国家星火计划2项、国家火炬计划4项、省级科技项目10项,省级新产品34项,争取到科技项目资金458.7万元,临海眼镜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通过省级认定,全市发明专利申报量列全省第3名。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强化性别比专项整治,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65‰以内。认真开展全国首次经济普查工作。我市还获得浙江省老龄工作先进市和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广电、新闻、邮政、档案、气象、人防、对台、民族宗教等工作都取得新的进步。

 (五)以人为本,社会保障不断完善

 进一步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重视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9.1万人,新增1.5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目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参保人数稳步增加。重视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市落实保障对象8672人。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免费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部分减免高中阶段学费制度,为3840人次减免147万元。对去年以来新安装有线电视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减免安装费,为257户减免7.7万元。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作取得突破,全市新建、扩建和改造18所敬老院,床位1159张,入住665人,集中供养率85%。农村居民住院医疗保障工作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参保人数68.6万人,参保率80.7%。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工作完成大洋街道旧下渡村试点并逐步推开,全市参保768人,其中69人开始领取社会保障金。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对低收入群众进行物价补贴和冬令救济,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启动了经济适用房建设,制订出台了管理办法,确定了首期选址。对70周岁以上市民免费开放了市区公园和全部景点,免费乘坐公交车。投资145万元,在全市国、省道等主要道口设置了369处安全减速装置。

 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提高农村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竞争力。市财政安排200万元,免费培训农民19898人,培训下岗职工1435人。强化就业援助,制订出台了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组织开展大型就业推介会活动,全市转移农村劳动力5420人,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2117人。

 (六)综合整治,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社会治安形势基本稳定。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开展“夏季风暴”、“反两抢”、“命案侦破”等专项斗争,加强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推进群防群治建设,12个镇、街道成立了专职和义务巡逻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公安局指挥中心、基层派出所和多种形式消防队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共发生治安案件10587起,比上年增长150.1%,查处9781起,增长 140.5%,发生各类刑事案件8625起,增长7.95%,破获3544起,增长0.85%,其中八类恶性刑事案件488起,破获383起;命案23起,破获22起。

 信访和调解工作成效明显。落实《浙江省信访条例》,强化信访责任制,加大信访排查和矛盾调处力度。开展了东翼、西翼下访活动,成立了9个专项小组,解决了一批信访积案、涉法信访案件和重复上访问题。认真开展调解工作,受理各类纠纷3476件,成功调处3294件,成功率为94.3%。全市越级上访37批次438人次,分别下降24.5%和40.7%,市本级上访1391批次7135人次,分别下降35.2%和20.0%,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在全省排名由第66位上升到第35位,在台州市排名第一。

 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加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食品、药品检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全市发生安全生产事故479起,下降21.2%;死亡149人,下降1.97%;受伤357人,下降0.83%;直接经济损失633.3万元,上升8.21%,上述四项主要指标均控制在台州市下达的考核指标内。

 国防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强预备役部队和民兵训练,启动了“国防苑”建设;完成征兵603人,我市被评为浙江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落实义务兵、烈军属等各项优惠政策,妥善安置城镇复退军人114名。

 (七)转变职能,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全面清理行政许可项目和收费项目。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办理人大议案163件、政协提案234件。政府重大工作依法提请市人大审议,生态市建设等4项工作通过市人大决议。

 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完善工作制度,加强效能监察。开展第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行政许可项目95项、收费项目75项,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41件,保留行政许可项目253项。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和审批承诺制度。正式启动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事务和会议通知类公文实行网上流转。

 强化工作监管。完善重点工程廉政监督制度,派驻重点工程廉政监督员9名。加强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成立市政府招投标中心,搭建建设工程、土地出让、政府采购、产权拍卖统一平台。加强乡镇安全生产、统计、社会救助与劳动保障等队伍建设。

 一年来各方面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向驻临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各群众团体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市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清醒地看到,在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偏小;征地难度增大,引进外资实绩不理想;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统筹压力较大;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重,部分低收入居民生活仍然困难;社会积累性矛盾较多,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财政收入增长不快,支出大幅增加,收支平衡难度加大;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困难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5年主要工作

 2005年是我市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启动争创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的关键一年。综观国际国内形势,结合临海实际,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平安浙江”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工业服务年”、“项目推进年”、“城市创建年”、“组织建设年”为抓手,善抓机遇,勇于创新,工业立市,统筹发展,狠抓落实,争强移位,全面加快“经济强市、文化大市、旅游新市、人居佳市”进程,争取早日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为把我市建设成为现代化中等城市而努力奋斗。

 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172.0亿元,增长14.0%。财政总收入13.08亿元,增长1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25亿元,增长12.0%。工业总产值428.5亿元,增长1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0亿元,增长11.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亿元,增长15.0%。自营进出口总额8.1亿美元,增长30.0%,其中自营出口6.4亿美元,增长3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20元,实际增长 9.0%,农民人均纯收入5622元,实际增长7.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以内。

 要完成上述目标,重点要做好以下七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工业经济重点,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工业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要以“工业服务年”和“项目推进年”为抓手,突出工业立市的地位,全力推进工业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工业理念指导农业,夯实农业基础;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以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工业和农业的提升,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做大做强工业。深化工业立市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围绕医化、机车、建材、休闲用品礼品、船舶制造五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建设力度,提升我市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继续加大对工业的扶持力度,今年市财政安排工业扶持资金6000万元以上,继续实施“实力、希望”企业工程,落实中小企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快新产品开发,重点抓好4个国家“双高一优”和国债项目、3个省级重点技改项目、90多个投入上千万元的市级技改项目,力争实现工业性投入32亿元。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推进ISO9000、IS014000、SA8000、GMP等认证工作,争创一批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和国家免检产品。着力构建工业发展平台,加快水、电、路、标准厂房等建设,提升工业区块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企业的集聚和发展。今年要重点推进医化基地、经济开发区、上盘北洋工业区块的发展,加快白水洋工业区块、沿灵江工业带等城镇规划工业区块建设,力争新开发医化基地2000亩、经济开发区1000亩、北洋工业区块1000亩工业用地;发挥市、镇、村三级的积极性,新建标准厂房16万平方米以上,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平台。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从政策、要素、项目、科技、人才、环境等方面着手,完善服务体系,在全市上下形成合力兴工的良好氛围。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428.5亿元,其中规模上工业产值216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0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8家。要切实解决要素制约,重点是解决工业用地问题。广泛开展“发展工业先进村”和“工业经济强村”竞赛活动,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和就业保障问题,动员广大农民拿出更多的土地发展工业。充分挖掘土地潜力,盘活存量土地,推广多层标准厂房,重点抓好宅基地复耕,启动北洋南洋围涂工程。加强用地管理,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合理安排和留足工业用地,提高土地投入和产出水平,多渠道保证招商引资、工业技改等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

 做优做精农业。进一步落实中央粮食政策,优化储备粮品种结构,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业农产品市场信息和农业科技创新管理服务三大体系,重视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实施品牌战略,发展特色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切实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信息化、组织化程度。重点抓好柑桔、西兰花、茶叶、杨梅、草莓等特色农产品以及花卉苗木等新兴产业,建设花卉盆景园、涌泉柑桔观光园、小芝生态园和羊岩万亩茶园。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以上。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远洋捕捞业、海淡水养殖加工业的发展,重点抓好沿海滩涂的开发利用。鼓励农业“走出去”,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引导农业种养大户、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异地建立生产加工基地,重点鼓励到市外租地经营草莓、西兰花等农产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市财政安排和争取上级资金补助1亿元以上,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和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继续实施“百库保平安工程”,完成红光江堤工程,加快山区小流域治理和括苍镇集镇防洪工程建设,做好下庄、小岭等一批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

 做活做专服务业。按照商贸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商贸设施布局,加快商贸设施建设,发展新型商贸业态。今年建成利民汽车城一期工程,加快建设家具市场、粮食批发市场、靖江路商贸圈、中心区商业街、杜桥耀达商场和白水洋商业街,鼓励和发展大型连锁商场等。实施“放心店工程”,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全市每个行政村都有一家放心店。重新修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理清旅游发展的定位和重点。加快旅游景区和酒店宾馆接待设施建设,推动浙东南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丰富古城景区内涵,提高旅游知名度。加快桃渚和括苍景区建设,推进公司化经营。加强牛头山度假区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建设。重视旅游宣传促销,做好旅游产品的包装和推介,加强区域间合作,推出精品组合线路,拓展旅游市场,举办好江南长城节等活动。发挥我市人居环境优美等优势,加强房地产土地的调控和管理,积极引进知名房地产企业,提高开发的档次和品位,加快靖江花城、云水山庄、永乐华庭等小区建设。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培育,依托甬台温、台金高速公路道口,发展物流业;充分发挥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作用,调整信贷投向,推动经济的发展;发展和规范审计、评估、拍卖、典当、代理等中介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中介服务活动;推进信息化进程,重点抓好民营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信息工程,构建覆盖经济社会事业的信息网络,加快数字临海建设。

 发挥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重视科技和人才的良好氛围。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培育,落实科技扶持政策,引导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引进各类先进设备,加快信息化改造。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校的联系,加快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重点支持主导产业关键技术项目的攻关,培育技术孵化器,创建产业基地,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鼓励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接受再教育,落实人才引进和保障政策,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二)突出基础设施重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工业化、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现代化的发展基础。我们要以“项目推进年”和“城市创建年”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突出中心城市建设,重点抓好中心区,构建斗堂山至灵湖的城市中心景观轴。完善城市路网框架,完成临海大桥、沿江路、东渡路工程,加快双林路大桥、东城中路、汇丰南路等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建成大田港整治灵湖工程的柳堤,加快江南防洪堤工程建设,做好东城区防洪工程准备工作。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加快洛河至临海北道口污水管网和污水泵站建设,启动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重视古城的保护、利用和开发,高标准、分步骤推进建设进程,基本完成紫阳古街的修复。加大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农民住房“立改套”工作。抓好城镇建设,以杜桥、白水洋两个中心镇为重点,编制完善沿海片概念性发展规划和镇、村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努力建设一批工业、生态、旅游等特色鲜明的集镇。

 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联结城乡和对外的交通网络,完成104国道青岭至黄土岭工程,加快建设台金高速公路临海段工程,开工建设台金高速公路东延线工程和35省道改造工程,争取开工建设35省道东延线工程、83省道钓鱼亭至34省道连接线工程以及甬台温铁路临海段工程,做好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工程的前期工作。加快实施“乡村康庄工程”,争取再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等级道路通村率100%、通村道路硬化率100%的目标,加快西北环线、杜(桥)盈(峙)线等道路建设步伐。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改善城乡客运条件。合理规划开发港口资源,继续做好临海港开发和灵江整治的前期工作,启动红脚岩渔港建设。加快电力设施建设,完成110kv灵湖、白云变电所及配套工程,争取明年初建成220kv大田变电所、110kv川南变电所工程,做好500kv临海变电所、110kv浦山变电所、220kv沿海变电所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完成城市电网改造工程。实施“农村饮用水工程”,基本完成牛头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牛头山沿海引水工程、东城区供水工程和为民水厂建设,启动白水洋渭溪水库引水工程,做好方溪等水库建设前期工作,改善城乡居民的饮用水条件。继续实施“百村帮扶工程”,加大对贫困村的帮扶力度,鼓励更多农民下山致富。

 (三)突出文化教育重点,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社会事业发展是统筹经济社会和统筹城乡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市在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优势,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

 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以市为主、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支持促进民办学校的发展,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巩固教育强市成果。全面开展省级标准化学校和台州市农村合格学校创建活动。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新增教育经费主要投向农村,积极扶持农村薄弱学校,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改厕工作。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农村优秀教师,落实和改善农村教师待遇,实施市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制度。提高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教育城域网和“校校通”的作用,实现全市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积极调整高中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快教育重点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台州学院附属中学、哲商现代实验小学新校区工程,做好临海中学、琳山农技校和市高级职业中学迁建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教育,认真实施校长、教师聘任制和考核制,继续奖励优秀教师。大力支持台州学院发展。

 积极推进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贯彻落实《市文化大市建设纲要》,做好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市各项工作,开展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和台州市文化明星乡镇、文化示范村创建活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坚决反对和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快文体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市体育馆工程,继续做好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筹建国家藤球训练基地,做好市文化艺术中心、水上运动训练基地的前期工作。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发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学校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等,举办各类群众性的文体活动,认真备战省十三届运动会。规范文化市场的发展,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推进文化产业化进程,培育文博业、图书业、会展业等。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丰富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促进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推进有线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工作,加快发展数字电视。

 积极推进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加强对艾滋病、非典型性肺炎、结核病、血吸虫病、狂犬病、伤寒、副伤寒等重点传染病的防制工作。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台州医院发展,加快市公立医院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营医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医疗机构托管或股份制经营的新路子。认真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推进村民自治、依法行政、优质服务,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深化人口性别比专项整治。重视老龄事业的发展,实施“星光计划”,充分发挥老干部和老龄委、关工委、老年协会的作用,加快老年公寓建设。

 (四)突出招商引资重点,推进改革开放工作

 改革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既要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再创机制体制新优势,增强经济发展的自主能力;又要扩大开放,以开放促发展,突出招商引资,发展对外贸易,加强区域合作,借助外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步伐,按照两年基本完成改制任务的目标,加强领导和宣传,规范产权转让行为,今年力争完成企业改制40家。推进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引导民营企业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上市企业后备资源,促进民营经济再上新台阶。今年力争组建股份有限公司1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国家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及经济社会事业项目,探索建立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基金或中小企业投资公司。

 扩大对外开放。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地位不动摇,面向资金产业外溢的先进发达地区,围绕温州和台州南边县市区,坚持内外资并重,努力引进一批投资大、带动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提升我市区域经济的竞争力。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坚持“以民引外”,鼓励民营企业通过股权转让、合资合作、资产并购等形式,引进关联企业和研发机构,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坚持“以外引外”,促进现有引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实现增资扩股;通过引进企业的示范,吸引更多的外来企业。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提供土地等资源,拓展招商引资平台,利用节会、媒体等形式向外宣传推介。要狠抓引进项目的落实,实行全程服务,切实帮助解决问题,督促项目的启动、建设、投产。今年争取实际利用外资3850万美元,实到市外内资8.5亿元。抓好外贸外经工作,积极实施外贸出口多元化战略,努力拓展新兴市场,加强产品的认证,提高应对反倾销和技术贸易壁垒的能力。根据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强区域合作,依托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实施回归工程,引导临海籍在外人士回乡投资创业。执行落实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年度计划。

 (五)突出三大创建重点,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以“城市创建年”为抓手,积极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全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实施规划方案,制订年度计划,分解任务,狠抓落实。今年确保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考核评估验收工作,做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申报工作,推进生态镇、村建设,完善生态镇村规划体系,力争使小芝镇成为全国环境优秀乡镇,使涌泉镇、尤溪镇成为台州市级生态镇。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活动,加大创建园林村、示范村和生态村的力度。

 优化城乡生态环境。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抓好三年行动规划落实。抓好重点区域和行业整治,加强水洋化工区、医化基地、矿山企业的环境综合整治,深化化工行业的废气整治和电镀、彩灯行业的废水整治。加强环境保护监测管理,严格控制企业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严格项目审批,提高企业准入标准,提高产业层次,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发生。加大环保设施建设,完善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启动流域断面自动监测站建设,确保县际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 80%以上。启动医化基地污水处理厂和危险固废处理中心建设,做好杜桥、白水洋中心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前期工作。注重生态资源保护,加强桃渚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牛头山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以及灵江水域的环境保护,规范河道采沙行为,加快建设生态公益林和沿线绿化带。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组织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激励政策,抓好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组织实施一批节能低耗、资源再生、垃圾发电、清洁生产等重大项目,制定和落实鼓励使用节能产品等绿色消费的政策措施。

 (六)突出社保扩面重点,推进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救助,关心弱势群体是政府转变职能,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我们要重点做好社保扩面征缴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落实就业和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广泛开展对城镇下岗职工、被征地农民、新增劳动力和在职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培训,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门路,加强劳动用工管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严禁使用童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继续推进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巩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大力推进医疗保险扩面,基本实现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全覆盖,扩大失业保险救济发放面,实行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险合一”的征收方式,提高社保基金的支付能力。积极探索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积极推进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巩固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工作成果,提高集中供养的质量。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并适当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与价格指数变动挂钩政策,扩大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资助范围。全面巩固农村居民住院医疗保障制度,切实做好医疗、报销等服务工作。努力推进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做到即征即保。加强城镇住房保障工作,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积极开展医疗救助、法律援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因灾救助等工作。

 (七)突出维护稳定重点,推进平安临海建设

 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容和必然要求。而维护稳定,建设平安临海是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重点做好“四五”普法教育总结验收工作。深化“民主法治村”和“法律进社区”工作。提高法律服务水平,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重点抓好公益领域的法律服务工作,实行信访接待日律师陪访制度,加强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降低重新犯罪率。积极扩大基层民主,以“组织建设年”为抓手,积极稳妥做好行政村合并调整工作,认真抓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坚持实施好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重大事项实行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推进民主恳谈会、农民读书社等扩大民主的有效做法,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加强领导,发挥专门机关作用,广泛发动群众,推进打防控一体化建设。继续开展“严打”斗争和重点区域社会治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六合彩”等赌博活动,加强反邪教斗争。加强源头预防、预防预警、排查调处、应急处置等机制建设。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推进公安信息化进程,提高破案率和执法水平,遏制刑事犯罪案件高发势头。加强基层派出所和消防队建设,加快社区警务建设步伐,强化专兼职治安巡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重视社区建设,努力争创国家级社区建设模范市。

 大力化解群众信访。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完善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等制度,积极化解信访积案,减少重复上访。切实加强信访调解工作,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综合功能,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努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构建调解信息网络,加强对新形势新情况的研究,及时把握信访动态,提高信访调处能力。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公共场所、危险化学品企业、矿山和建筑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排除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体系,落实各级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高度关注经济安全,建立粮食、食品、药品等安全预警机制,规范客货运输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建设市场监督的长效机制,营造公平的市场发展环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视信用信息应用工作。

 加强国防建设。支持驻临部队建设,重视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完成“国防苑”工程。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和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切实做好征兵和军人退役、转业安置工作。

 三、切实提高行政能力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府工作,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管理社会、促进发展、服务人民的能力。

 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完善配套制度建设,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开展公务员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加强行政监督工作,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等机关的监督作用,提高行政监督效能。认真执行人大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定期报告工作和通报重要情况,自觉接受依法监督。主动听取人民政协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支持政协参政议政。切实做好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提高办理的质量。注意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推进管理创新。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推进政企、政事、政资分开,规范发展社会中介组织,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办事大厅服务功能,加快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加强税收征管,推进依法治税,加快公共财政建设,合理划分市镇两级政府事权、财权,加大对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投入,完善部门预算,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立项评审工作,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全面推行政府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认真编制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加强对一批重大课题的前期研究,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继续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改善政府服务。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上尊重群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正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切实帮助解决问题。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面向社会的各项服务制度,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理制、首问责任制等制度,进一步精简会议、减少文件,加强督查和绩效考核,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加强廉政建设。贯彻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引导公务员牢固构筑抵御腐蚀的思想道德防线。健全土地出让、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重点工程监督以及公务员招聘等制度,规范政府权力和行政行为。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预算外资金使用的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

 加强政府建设,归根到底是落实执政为民的要求,建立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今年我们要根据省政府、台州市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要求,突出抓好十方面工作的落实。一是在就业再就业方面,新增就业岗位5650个,培训下岗职工1500人,培训农村劳动力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二是在社会保障方面,巩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和积极扩大企业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医保扩面1.5万人以上。确保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应保尽保。推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完成被征地农民参保5000人。三是在医疗卫生方面,巩固农村居民住院医疗保障成果,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努力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四是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硬化农村道路200公里以上,疏浚整治河道100公里以上,完成6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解决4万名农民的饮水困难,改善4万名农民的饮水条件。五是在住房保障方面,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2万平方米,解决300户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并实施廉租房制度。六是在生态环境方面,完成省重点监控区水洋化工区的“摘帽”工作,完成80个村的整治工作,创建台州市级生态镇2个,生态村3个,园林村15个,示范村3个。七是在扶贫开发方面,实施“百村帮扶工程”,做好滩坑水库移民安置工作,推进高山移民工作,完成高山移民300户以上。实施低保家庭子女从幼儿园到高中免费入学。八是在文体设施方面,完成80家农村文化俱乐部建设,建设规范一批老年协会活动中心,新开通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万户以上。九是在食品安全和供应方面,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争取建设500家“放心店”。十是在社会稳定方面,力争安全生产发生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实现零增长,遏制重大刑事案件发案率上升趋势,要信要访年度办结率达到95%以上。

 各位代表,今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在中共临海市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团结一致,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把我市建设成为现代化中等城市而努力奋斗。

(58)
打赏
本文标签:
上一篇 > 2005年台州市玉环县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 > 宁波市海曙区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