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规划计划 >

云南省昭通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2-05-25 点赞:54 阅读:967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发展现状与规划基础

一、“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

二、“十三五”时期气象事业进展与成效

第二章 发展环境与面临挑战

一、“十四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主要目标

第四章 主要任务

一、加强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完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

二、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三、加强为农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水平

四、加强气候变化应对能力建设,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水平

五、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提高精细服务气象保障水平

六、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第五章 重点工程

一、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

二、乡村振兴气象保障工程

三、人工影响天气“耕云”工程

四、生态气象保障服务工程

五、专业气象服务保障工程

六、气象台站基础设施综合提升工程

第六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大财力保障

三、强化科技创新支撑

四、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前 言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十三五”时期,昭通市气象事业发展成果丰硕,气象服务效益凸显,在防灾减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四五”时期,是关乎昭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在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昭通市委、市政府聚焦“三个定位”目标和“四篇文章”要求,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对气象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需求。面对昭通各类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灾损严重、损毁性强严峻形势,加快气象事业长足发展,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是推动昭通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重要指示和考察云南视察昭通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及中国气象局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制定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有关部署,按照《关于印发昭通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昭市“十四五”规划办〔2020〕1号)和《云南省气象局关于印发〈云南省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云气发〔2020〕52号)的要求,结合昭通实际,编制《昭通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定位,着力谋划科技创新、精密监测、精准预报和精细服务的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昭通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是未来五年昭通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十四五”时期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据。《规划》的实施有利于全面提升气象预报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加快构建智慧气象,切实提升气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的能力和水平。

第一章 发展现状与规划基础

“十三五”期间,昭通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气象现代化水平以及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气象灾害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气象事业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一、“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三五”以来,全市气象部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重要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局和昭通市委、市政府“十三五”规划指导思想,结合昭通气象事业发展实际,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积极落实气象“十三五”规划和气象防灾减灾规划,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取得显著成绩。“十三五”期间,申请中央财政“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项目”建设资金513.11万元,“三农”服务专项资金934万元。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标准化自动化水平,增强了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气象监测能力,提高了对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区内局地突发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快速、准确、动态实时监测能力。初步建立了为农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不断扩大农业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十三五”期间累计落实台站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422.3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92万元、地方财政资金930.37万元),重点落实并实施了威信县国家一般气象站观测场基础设施建设、昭通市气象局雷达站迁建、巧家县气象局观测场建设等项目,更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的需要,为气象现代化的建设夯实了基础。中央财政新一代雷达大修、升级改造建设资金415.8万元,落实地方投资1000余万元雷达基建经费并无偿划拨迁建用地10亩,目前项目已完成吊装并进行调试,即将投入运行。2016-2020年累计落实人工影响天气系统建设资金1128.5万(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630万元、地方财政资金458.5万元)。先后实施了昭通市市级、永善、水富、昭阳、绥江、鲁甸、盐津、彝良人影指挥平台建设,完成人影无线电专用通信大网、昭阳区4门高炮自动化改造和25个人影固定作业点标准化改造等建设。2020年落实资金621.3万元,先后在鲁甸、镇雄、盐津县和昭阳区实施乡镇自动气象站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气象监测网,加强气象监测预警能力。

二、“十三五”时期气象事业进展与成效

“十三五”期间,昭通市暴雨预警准确率为86.6%,提高2.14个百分点,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时间为56.3分钟,提前13分钟。昭通气候预测评分67.8分,较“十二五”时期平均分提高了6.8分。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90%以上。人工增雨防雹减灾效益为3亿元以上。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0分以上,创历史新高。五年来,昭通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气象现代化水平及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气象灾害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气象事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为全市防灾减灾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福祉安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发挥明显。“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市、县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进一步完善,与23个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在巩固做好与自然资源、水利部门合作同时,重点加强了与应急管理、消防、电力、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合作。建成了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支撑平台,完成暴雨、干旱、高温、低温等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在全市开展了“六个一”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实现了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到县、组织机构到乡、气象信息员到村。推进多渠道预警信息发布服务,至少有一种方式能达到乡镇、村级,继续推进气象信息进村入户、解决气象信息发布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快速发布机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显著提高,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十三五”期间受灾人口、因灾死亡失踪人口、气象灾害经济损失等指标明显下降,全市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公共气象服务成效显著。经过近年的不断发展,全市公众气象服务产品近20个类别达60多种,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突破90分。建立了重大气象灾害第一时间叫应党政一把手等“靶向”服务机制,决策气象服务无遗漏。专业气象服务效益明显,持续做好溪洛渡水电站发电期、白鹤滩水电站建设施工期现场定点精细化气象保障服务,昭通、镇雄等机场迁建气象服务,为国家大型工程建设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和现场保障服务。昭通城市天气预报从2017年1月1日起已连续4年在CCTV-1、新闻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气象频道等栏目播出,有力地宣传了昭通的大山、大水、大峡谷以及城市形象和昭通历史文化。中国气象局和中国天气网授予昭通2018年度“中国天气·避暑之城”称号,授予昭通2019年度“CCTV《天气预报》节目传播影响力领跑城市”,进一步提升了昭通在全国的知名度,有力助推昭通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为农气象服务体系和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健全。聚焦市委、市政府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继续打造滇东现代烟草气象服务示范中心,积极融入国家级“一院三中心”(中国气象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和农业农村部共同组建的烤烟气象服务中心、苹果气象服务中心和马铃薯气象服务中心),全面开展为农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紧扣昭通六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全力探索开展苹果、马铃薯、竹产业、天麻等特色农业产业气象服务,研究烤烟智能精细化农用天气预报技术,研发《滇东烤烟气象服务平台和手机APP》,实现了精细化(5km*5km)、智能化、直通式服务,面向现代农业园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气象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助力全市高原特色产业产量稳定、品质提升、产值增加。

(四)气象综合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持续深化自动化运行改革,全市10个国家级台站能见度、天气现象、日照等观测要素全部实现了自动化,业务人员职能职责从观测向综合业务深刻转变。站网布局进一步优化,实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搬迁建设和大修升级,新建了19个国家级地面天气站、58个多要素区域站自动站,3套港口和水域观测站。加大农业、旅游气象服务的监测供给,建成21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基于物联网的苹果精细化生态监测站2个,针对苹果、烤烟、天麻、花椒、马铃薯等特色产业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初步形成,全市常规地面气象观测站“十三五”末达293个。新增应急自动站3套,增强应急观测能力。全市气象观测高标准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各体系覆盖单位自觉提升质量管理理念,观测质量呈现稳中有升的向好态势。五年来共迁建了鲁甸、彝良、永善、威信四个国家级台站,全市探测环境评估分值从2013年的66.7分增加到2019年的73分。五年来未发生网络安全事故,各类气象信息高速安全稳定传输。

(五)气象预报核心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围绕建设无缝隙、精准化、智能型预报业务,建立了0-10天较完善的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产品应用和气象灾害预警业务体系,实现实况预报一体化、站点格点一体化。其中0-12小时短临预报时效时间分辨率达到1小时,空间分辨率达3km ;12-72小时短期预报时效内时间分辨率达到3小时,空间分辨率达5km;4-10天中期预报时效内时间分辨率达到6小时,空间分辨率达5km。建立了精细化到县的气温和降水趋势定量预测产品,以及雨季开始期、气象干旱、洪涝等重大气候事件以及主要灾害性气候事件的概率预测产品,气候预测精细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六)气象台站建设开创新局面。昭通国家基本站、巧家、镇雄等三县局新观测场已建设完毕并开展对比观测,威信新观测场2020年1月1日正式投入业务运行,新址业务大楼已投入使用,新业务平台正在建设。昭通国家基本站迁建由昭阳区人民政府统筹承担建设,无偿划拨的134.96亩土地已通过市、区规委会规划评审,其中26.86亩土地已批准为建设用地;区政府成立由区长任组长的昭通国家基本站迁建领导小组,先期划拨173万元作为迁建启动经费和观测设备采购经费,已在新址开展对比观测。巧家业务用房迁建方案已获省气象局批复,正在商请三峡公司、巧家县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建设;盐津县局迁建选址等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七)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主体、载体和机制建设持续加强,科研创新成果丰硕,强化科技成果向业务服务转化,昭通市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基于CMISS的自动站资料报警系统、春季水汽输送与云南降水关系及指数构建研究、昭通烤烟气象服务APP、昭通市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指标研究、昭通市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昭通烤烟气象一体化业务平台研发与应用、向家坝库区垂直剖面观测及坝区局地气候分析系统研究、基于ECMWF资料的昭通极端气温客观预报研究、昭通市温度自动预报系统、昭通市在线培训和考试系统、昭通市机场建设期气象条件分析系统研发等10多项课题成果投入业务应用,发表论文和技术总结近30篇。全省天气预报信息平台、农气一体化业务平台、短临一体化业务平台、智能网格化业务系统、综合业务信息系统、标准格式流数据传输业务系统、观测质量体系管理信息系统、人影弹药装备物联网系统等实现本地化建设和稳定运行,为昭通气象业务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科技支撑。

(八)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坚持数量、质量和结构三个目标统筹,加强多层次、递进式人才培养,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形成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人才队伍结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2020年底与2016年初相比,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才比重由54.23%增加到73.3%,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到13.3%,科级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队伍结构逐年优化。目前,拥有高工16人、云南省首席服务专家1人。

(九)气象服务脱贫攻坚。全市气象部门定点帮扶19个行政村,千余户建档立卡户13批次25名在职干部驻村坚守在扶贫一线,9人任驻村第一书记,全市气象干部职工累计帮扶2710户11369人。昭通市、县气象部门构建了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信息传播机制,气象信息员行政村全覆盖,“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覆盖全市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5000多名扶贫干部全部纳入气象信息发布群组,第一时间接收扶贫专题气象服务、工程项目气象服务专题、天气预报、气候趋势预测、农业气象服务等多种专项气象服务,充分发挥气象科技助力脱贫攻坚的部门优势。

第二章 发展环境与面临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落实中国气象局、省委、省政府和省气象局决策部署,聚焦“三个定位”目标和“四篇文章”要求、深入实施昭通“六大战略”的关键时期,昭通气象事业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十四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一)党中央对气象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要求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重要指示,指明了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任务,是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综合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军民融合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对大力发展气象服务有旺盛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为此,迫切需要发挥气象在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保障生命安全等方面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新需求。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速,气象灾害的风险性、威胁性和敏感度越来越高,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需求越来越旺盛,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战略任务,提升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仍然是我市气象事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昭通市人民政府在《昭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强调“推进气象等事业健康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更高的新要求,需要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发挥好“发令枪”作用和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三)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了新期待。气象工作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密切相连,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六大高原特色产业为重点的产业培育提升等重大战略加快实施,绿色生态产业、粮食安全、县域特色产业、秋韵昭通、文化旅游等民生工程迅速铺设,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政府和社会对发展智能化专业化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广泛。昭通气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面向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围绕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健康等多元化服务需求,创新气象服务业态和模式,大力发展智慧气象服务,不断提高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着力提升公众满意度。

(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对气象发展提出了新挑战。“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进气象体系现代化落实的五年关键期,面对改革形势,要主动落实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要求,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立法支撑,建立气象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执行效果评估制度。要坚持和强化气象事业的公益属性作为改革的主攻方向,把促进人事、分配、保障制度与地方相协调,构建集约高效的业务体系,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标准体系,健全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创新气象社会管理方式,为昭通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五)新时代气象科技创新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实施、国民经济各领域高质量发展、防灾减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都对气象业务发展提出了更高需求。如何突出科技型事业定位,提高资料和业务的解释运用,不断提升市县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气象科技核心能力,加快推进发展基于实际运用的研究型业务,以高质量的气象科技供给,着力支撑气象现代化建设,成为了近期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应对突发灾害任务较重。昭通地处云贵高原西北部,属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革命老区,境内岩层破碎,地形起伏,山高坡陡谷深,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承载能力有限,活断层众多,地震活跃,极易发生破坏性强烈地震,属云南省自然灾害易发的地区,地震、干旱、强降雨、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高发频发,地震引发的大面积滑坡、崩塌、滚石等隐患时有发生,次生灾害多发频发。加强地质灾害和生态修复,有效减少地质灾害风险,遏制生态恶化趋势等气象保障服务任务十分繁重,基础支撑能力不足。

(二)气象基础建设相对薄弱。巧家、镇雄、大关等县局现有业务用房窄小,难以满足气象现代化发展以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服务的需求;气象综合观测网覆盖不足,灾害重点区域站点密度不够,功能布局不够完善,雷达探测还存在盲区,难以适应气象观测连续化格点化要求,六要素以上自动气象站的乡镇覆盖率77%,还未完全达到省委“三农”考核指标要求;气象探测设备均存在维护成本高、保障难度大问题,信息网络支撑能力不足,信息传输、存储、共享与应用能力及信息网络安全等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立体生态监测建设滞后,相关重大项目、重点单位、敏感行业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工程建设、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等气候可行性论证未能有效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人影地面作业保障能力薄弱,作业点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装备自动化程度不高、人影安全评定等级低,部分作业点布局不合理、属地责任落实力度不够,无法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的最大效益,距离我市人影高质量发展意见提出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三)气象服务精细程度有待提高。随着全市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市、交通强市、城乡融合、生态优先、人才支撑等战略的实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气象事业赖以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面对新的发展任务,各行业对气象服务的依赖越来越强,对高质量气象服务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全市气象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不高,气象智慧化程度偏低,行业间不协调问题仍然存在,气象服务供给难以满足需求的局面还未改变。

(四)气象改革亟待深入融合推进。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力度和深度明显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更加合理高效,事权与责任体系更加清晰协调,依法治市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对深化气象各项改革和转变职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气象部门双重领导管理体制下的经费来源与人员身份多元化越来越不适应国家、地方改革的新形势;推进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对坚持和完善全市气象部门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和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提出了新要求;气象服务市场的开放对全市气象部门在提供气象服务中的主体作用,以及加强气象服务市场的监管提出了新挑战。

(五)气象科普宣传和防灾减灾意识需加强。受自然条件限制,我市偏远农村、山区条件滞后,文化知识水平低,主动防灾减灾避灾的意识不强,加之人力财力不足的原因,对基层开展气象知识方面的培训和宣传难度较大,严重制约了气象信息在农村发挥作用和效益。

第三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和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发挥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要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昭通现场办公会精神,从“三个定位”、“四篇文章”大局中来谋划开展工作,科学编制《规划》,加快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全面提升气象预报预测预警水平,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完善智慧气象服务业务,加快建设气象现代化体系,不断提升气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为昭通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顶层设计。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融合发展。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气象事业发展正确方向。坚持政治与业务深度融合,同谋划、同部署,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联动发展、互促共进。

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以提升气象服务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强化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全面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服务昭通生态文明建设优先,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与气象服务相结合,为绿色发展、高标准打造生态文明“昭通样板”提供优质气象保障。

坚持深化改革、协调发展。扎实推进气象服务体制、业务技术体制、气象科技体制、气象管理体制等改革,建立和完善开放合作机制,促进社会资源和气象信息共享,促进全市气象事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着眼于全市气象事业发展全局性和长期性,遵循气象事业发展规律,既要全面规划“十四五”事业发展目标任务,又要解决当前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引领全市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方向。

三、主要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指示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昭通重要指示精神,将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作为昭通气象服务工作的战略定位,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战略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昭通深入实施“六大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全省一流的气象保障服务体系”目标,全面建成满足需求、技术领先、充满活力、保障有力、具有昭通特色的气象现代化体系,让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更加突出,公共气象服务效益更加显著,专业气象服务更具活力,基层台站整体建设水平明显增强,人才总体素质明显改善,适应地方发展需求的综合气象服务保障支撑能力明显提升。到2025年,昭通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和气象事业发展质量达到省内中上水平。

(一)气象防灾减灾分目标。建成适应我市的新时代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气象灾害预警和风险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和联动机制更加健全,气象灾害综合防范能力明显增强。

(二)气象观测分目标。建成布局科学、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质量稳健、效益显著、管理高效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充分融入全省统一的综合气象观测大数据云平台,建成现代化综合气象观测运行保障支撑系统,适应“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要求。

(三)气象预报预测分目标。建成无缝隙、精准化、智能型的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体系,持续完善全市覆盖、重点区域精细,从分钟到年代际,从天气到气候及其影响的无缝隙网格预报预测系统。建成智能、协同、开放的气象综合分析与预报预测平台。

(四)生态文明气象服务分目标。生态文明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建立覆盖全市各县(市、区)集约生态状况气象监测、生态风险气象预警、生态经济气象支撑、生态治理的气象保障服务体系。

(五)农业气象服务分目标。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大高原特色产业”作为农业气象服务重点,建成“上下协调、分级服务、智慧高效、特色明显”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保障体系。

主要发展指标如下:

1. 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70%以上(现状值56%)。全市气候关键区域覆盖率达90%(现状值73%)。

2. 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达到70分钟(现状值56.3分钟)。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客观产品0-10天气象要素空间分辨率达1公里,时间分辨率1-3小时,11-30天期限要素预报空间分辨率5公里,时间分辨率12小时。

3.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现状值90%)。

4.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率95分以上(现状值92分)。

5.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到80%(现状值73.3%),新增正高级工程师1—2名,县级综合气象业务高级工程师覆盖20%以上的县局。

第四章 主要任务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气象服务、业务、科技和治理四大体系,更好地发挥气象的基础性、支撑性、先导性作用,全面提升我市气象服务防灾减灾救灾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加强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完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

(一)构建立体精密的气象监测体系。优化全市综合观测站网布局。完善综合协同观测能力、升级综合气象观测装备技术,提升气象装备技术保障水平,不断优化协同观测方法和业务规程,提升智能协同观测能力,提高多源数据融合与分析技术水平,全面实现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进一步完善;围绕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基础观测能力提升、大山包、赤水河流域生态观测、城市生态观测、农田生态观测、交通旅游观测,打造智能观测业务。建设全方位立体式的高原特色农业气象观测网,开展大气环境、农田小气候、土壤温湿度、作物长势等自动化综合观测,提升农业气象观测自动化水平。加强生态监测站、水汽监测站、微波辐射仪和湍流通量观测站的建设和卫星遥感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加强对森林、湖泊、湿地等重点生态区域的生态环境气象监测。

(二)提升无缝隙精准气象预报水平。以数值预报为核心,以检验评估为导向,向基于影响的预报和风险预警延伸,不断提升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短期气候预测模式的解释应用能力,持续完善我市智能网格预报业务系统,建立滚动制作、实时同步、协同一致的业务流程,不断提高从分钟到10天的气象要素预报的客观化、定量化水平。加强以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为重点的快速滚动更新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量超过70分钟。提高中短期预报准确率与精细化水平,0-10天气象要素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到1公里,时间分辨率达到1-3小时。融入基于“云+端”集约统一的实时更新、同步共享、上下互馈的天气预报一体化业务平台,建设完成覆盖网格预报业务和全流程的科学化、标准化、客观化、定量化的检验评估业务体系。

(三)发展普惠精细的现代气象服务业务。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智能化决策气象服务能力及基于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的决策气象服务能力建设。依托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成果,进一步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优先构建贫困地区全覆盖的气象灾害监测网和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体系。运用大数据、云计算、5G通讯、遥感等技术,开展数据融合分析和挖掘应用,发展基于新技术的精准靶向预警信息发布技术,提高预警信息直达政府决策者、部门应急责任人、企事业负责人和社会公众的时间提前量。发展基于需求的精准气象服务供给模式,大力发展以基于位置、基于需求、移动式交互、智能定向信息发布为显著特征的伴随式无感气象服务供给模式。建立气象服务融媒体平台,推动构建广覆盖立体化的预警信息发布手段,提升全省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四)加强气象信息网络安全建设。依托省级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和运维保障监控系统,加强气象信息网络运行监控,推进信息网络维护的社会化服务。提升气象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依托省级气象数据中心,加强气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优化升级气象通信网络,推进非业务信息系统向电子政务外网迁移,满足气象业务和管理需求。加强内部安全体系建设,推进气象核心业务软硬件支撑平台国产化替代。

二、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一)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探索建立指挥协调机构人员、经费、场所等长效保障机制。推动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地方公共服务和综合治理体系。修订气象灾害应急、预警等制度性文件,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部门联动、社会联防机制。健全与涉灾部门资源共享机制,共享共用气象防灾减灾信息、设备和人员。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安全管理办法,规范重点单位的服务和监督管理。

(二)提升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开展全市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要求,全面做好全市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区划工作。建立科学规范的气象灾害社会应急响应机制,推动政府出台应对极端天气的停课停工停业制度和实施细则。开展基于天气预报的气象灾害风险等级预报,提升基于风险和影响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开展精细到县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的针对性。加强全市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风险评估。推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相关系统和平台整合、集约,建设一体化、标准化、智能化平台。持续开展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建设,实现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

(三)提升气象预警信息传播能力。加快建立气象服务融媒体平台,加强与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社会媒体和基础电信运营商等部门合作,构建广泛覆盖的信息传播网络,建立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建立靶向式精准预警信息发布业务,与网格化管理平台等发布渠道深度对接。建成与国家相配套、省市县三级相互衔接、规范统一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强化多部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统一权威发布。依托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立“12379”预警短信、“12379”叫应业务,健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手机短信全网发布机制。

(四)提升雷电灾害防御能力。探索雷电监测系统建设,开发本行政区域雷击风险精细化预报产品,强化雷电灾害风险区划、雷电灾害调查与鉴定、雷电防护技术研究等基本业务。加强防雷公共安全监督,强化防雷减灾社会管理,切实维护防雷公共安全。进一步加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村的雷电灾害防护知识普及,着力提升民众防雷减灾意识,加强农村防雷示范工程建设。

(五)开展气象灾害实时动态定量评估。构建主要气象灾害灾情评估模型和灾害标准,实现对主要气象灾害灾损的实时动态定量评估。面向城市规划、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行业,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体系。开展预警信息发布效果评估的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完善预警信息发布监控技术和手段。

(六)加强气象科普工作。大力推进气象科普实体建设,推动和支持气象部门在地方博物馆、展览馆或其他公共文化场馆中建设气象科普展区以及气象科普公园、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和气象科普示范村建设。推进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各级规划建设的科技馆和培育科普教育基地中,纳入在街道、广场、公园等人流密集区域建设的科普电子屏、科普画廊等设施中,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和中小学科普教育体系中,增强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水平和自救互救能力。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长效机制,完善和规范气象科普网络,依托“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首席预报员进校园”等活动,提高社会公众防御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三、加强为农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水平

(一)增强粮食安全气象保障能力。强化粮食安全气象保障服务,创新马铃薯、苹果、花椒、天麻、竹子等特色产业和玉米、再生稻、节水抗旱稻等新型种植模式的气候风险分析服务能力,开展主要高原特色农业播种面积、收获面积遥感动态监测方法研究。强化重要农事季节服务能力,针对农业生产各环节和农作物关键生育期气象服务需求,做好春耕春播、秋收秋种等关键农事季节以及农业灾害性、关键性天气影响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月报服务和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等级预报和影响评估业务,提高农业趋利避害的能力。围绕优质粮食生产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动态农业气象服务。

(二)提升乡村振兴战略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围绕打造千亿元级绿色食品特色产业集群,持续推进为农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智慧农业气象数据库和智能化农业气象业务系统,提升农业气象监测预报业务的现代化水平。发展精细化、格点化、基于影响基于风险的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技术。发展农作物病虫害气象条件预报技术。加强滇东现代烟草气象服务示范分中心(昭通农业气象试验站)能力建设,夯实烤烟气象服务能力。围绕把昭通建设成为绿色有机现代农业基地,推进优势特色农业强基扩面、提质增效,针对我市马铃薯、苹果、花椒、天麻、竹子特色产业及特色养殖业,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和针对性的人工影响天气服务。探索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服务工作,减轻农民损失。依托昭通国家基本站搬迁建设,打造昭通农业气象试验基地和人工影响天气基地。

(三)提升农业气象灾害服务。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技术研究应用,针对苹果、马铃薯、花椒等主导农作物,开展基于互联网的自动化农业气象观测、遥感、作物模型等多源资料耦合的作物动态监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农业气象灾害致灾机理及灾变过程、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技术研究,做好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技术、作物模型评估产品、农业气象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开展特色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重点加强高风险区域苗情墒情灾情监测、灾害防御等能力建设。建立多时间尺度,覆盖关键农事活动的全程跟踪服务机制,开展农业气象数值预报产品本地化应用与服务,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精细化、定量化、智能化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与风险评估技术服务。

(四)提升智慧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完善与“三区三园”(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和“一体”(田园综合体)相适应的农业气象观测系统,汇聚特色农业气象示范园区作物物候期、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库;完善包括农田果园小气候、实景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社会化农情灾情、专家知识库等在内的基础数据集,建设本地智能化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强化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评价、农作物气候适宜性评价、新品种引进气候可行性论证、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农作物气候品质评价、数据管理、农业气象指标研制、病虫害气象条件智慧化预报等能力。对接全省一体化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提升智慧农业服务能力,打造昭通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品牌。

(五)提升特色农产品气象服务。提升特色优势农产品气象服务水平,强化苹果、马铃薯、花椒等特色农产品全生育期的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和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评估服务。建立集约化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服务平台,高质量推进烤烟、苹果等气象中心业务建设。完善特色作物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农事建议知识库。建立以绿色生态农产品气候品质监测与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产品体系。开展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打造以昭通苹果、天麻、花椒为主线的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服务体系,完善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规范、标准,建立农产品气候品质智能评价模型。

(六)提升美丽乡村气象服务。提升乡村振兴气象保障能力,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立完善市、县两级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处理和发布系统。建立覆盖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性、多时效、多目标、定量化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系统和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围绕苹果、马铃薯、花椒、天麻、竹产业等生产的需求,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和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依托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能力建设县级全覆盖,提高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应对和快速反应能力。持续开展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提高农村防灾减灾意识。建立乡村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标准规范,推进将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纳入乡村治理体系。完善现有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大喇叭、显示屏、传真、邮件、微信、微博、抖音等预警发布渠道,丰富农村预警信息传播渠道。

四、加强气候变化应对能力建设,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水平

(一)提升气候变化应对支撑保障能力。根据已有资料,开展年代际的本地气候演变特征研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立常态性全市气候变化事实和影响研究,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的影响,分析关键气象因子贡献率,趋利避害。联合环保部门开展输入型大气污染物跟踪监测、区域传输预警和气象条件对主要污染物影响的定量评估,提高大气污染气象条件监测预警水平。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预测气候变化对资源影响,为预防和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二)强化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气象服务能力。加强城市内涝、积涝、渍涝灾害的气象条件影响研究,同时加强城市局地气象条件监测,开展城市通风廊道、城市热岛等小气候研究工作。加强与林草、农业农村、水利、自然资源、环保、能源等部门生态气象观测数据共享,为全市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气象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开展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探索工程的生态效益评估。

(三)提升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围绕党委政府打造绿色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级页岩气勘探开发示范区和现代农业园区、新型农村社区、乡村生态功能区建设,深入开展城市(镇)气候资源承载力、绿化气候效应评估。开展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助力品牌农业发展。聚焦党委政府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做好“秋城”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天然氧吧”等国家气候标志创建工作,助推昭通城市名片打造。聚焦全市工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工业化,推进区域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常态化,推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为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提供气象支撑。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在保障粮食生产、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城镇降温减碳、改善空气质量、流域水库增水等方面的作业效益。

(四)加强生态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建设。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昭通篇章,开展生态系统气象服务价值评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气候评估能力建设,基于气象观测和卫星遥感,完善生态质量、生态服务功能的气候影响评估系统。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灾害风险、致灾机理及演变规律的研究,完善现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预估指标和方法,保障区域生态健康安全。提高卫星遥感产品在生态监测和评价应用能力,开展气象灾害对生态系统影响评估、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气象景观和物候景观预报、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生态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生态气象业务服务,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五)提升新区建设保障支撑能力。聚焦一城三区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配合“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实施,充分发挥气象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中的作用,开展生态气象监测、分析评估,建设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开展气候变化对重点区域地表植被、湿地生态系统影响评估。持续开发渔洞水库和洒渔河流域空中云水资源,开展一主三区及周边空气质量气象监测、气象条件预报、大气环境评估,开展大山包湿地、都市农业生态气象服务,为昭通城区和靖安新区建成新时代生态文明城市提供有力气象保障。

五、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提高精细服务气象保障水平

(一)提升专业气象服务能力。推进专业气象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昭通经济社会重点领域专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增加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强服务针对性,满足经济建设、各行各业的需求。面向水利、生态、农业、林业、交通、旅游、能源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建立重点行业气象服务技术规范和指标,开展基于市场需求的精细化、智慧化气象服务业务。强化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建立全市业务单位、县(市)区局合理规划、分工合作的模式,实现专业气象服务的规模化发展和集约化、规模化运行模式。着力打造生态、能源、交通、旅游、农业、林业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全市性专业气象服务创新团队,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提升专业气象服务科技含量。

(二)强化智慧城市气象服务。加强雷达、卫星、地面气象观测的智能协同观测体系应用能力建设,推广集成微型气象站,加强城市局地小气候监测,实现全时全域全要素气象数据采集;探索“智能+传统”监测手段相融合、“半自动化”监测预警与“人工分析判断”相结合、“信息化”服务平台与“个性化”服务需求相契合的智慧气象服务机制;开展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依托昭通气象公众号和昭通智慧气象APP面向全媒体、按需供给的精细化智慧气象服务,实现任意地点、空间、时间、气象要素按需提供快速便捷的五维智慧气象服务;深化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体系建设,实现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智慧化、靶向化、多元化,支持“互联网+”气象服务的信息挖掘。

(三)发展区域康养休闲气象服务。围绕赤水河流域生态气象服务建设、昭鲁坝区避暑经济、滇东北医疗康养基地,开展定制式专业气象服务,实现气象预报、气象实况、生活气象指数、康养休闲气象指数、分众化气象适宜度指标体系等产品精准推送。针对天气气候敏感性疾病,联合卫生、疾控等部门开展天气气候条件与公共卫生和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建立基于天气和气候的重大传染病气象条件预报预警体系,开展健康气象风险服务效益评估。加强冬季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做好大山包、凉风台、小草坝等冬季冰雪旅游区域精细化气象服务。

(四)强化民生气象服务。强化政府主导,将公众气象服务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基于位置和场景、精准推送的普惠化、分众式精细气象服务。基于GIS地理信息,建立气象及应急联动部门间基本数据、监测信息、风险隐患点、重点农业园区、景点分布、应急资源分布、应急救援队等信息等显示平台,实现及时定位自然灾害事件的地点,快速查看相关信息,提高防灾成效。

六、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一)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科技资源统筹,支持各级各类人才参与气象科技创新,着力解决气象现代化中的关键核心和区域共性科技问题。完善气象科技评价机制,加快建立以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找准职责定位、提高创新能力,聚焦气象业务通力合作、重点突破。强化数值模式、资料融合等核心技术的业务应用,持续推进业务系统迭代升级;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气象的融合创新,切实提高服务保障重大战略实施的科技支撑能力。积极主动争取上级业务部门和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应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农业等行业科技力量的支持,围绕昭通气象发展需要,搭建协同创新平台,联合攻关共性关键技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加快科技资源、科技成果向提升气象业务能力和服务效益的有效转化。

(二)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市级科技创新团队,加强青年人才和县级一线人才培养,引导和鼓励参加省局“青年英才计划”,采取交流、培训、项目、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措施,培养一批具有较好业务技术素质、锐意进取和发展潜质的青年业务科技人才。加大综合管理、业务科研、气象服务等各类人才引进培养力度,鼓励基层业务人员向综合型人才发展。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开展各类岗位培训、转岗培训、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培训。加强适应研究型业务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县级高工的培养步伐,定期开展重要业务岗位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培养和选拔一大批业务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

(三)着力发展研究型业务。围绕气象科技强局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大力发展研究型业务,强化重点领域科学研究,着力在数值预报模式解释应用、暴雨强对流等高影响天气监测预警预报、协同观测和融合分析技术、数据质量控制技术、气象灾害防御、生态气象、产业发展、人工影响天气等领域集中攻关,聚焦制约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科技问题,明确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组建研究团队,深化开放合作,汇聚各方力量,实施协同集中攻关,缩小与发达州市的差距。

(四)深化业务技术及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强基础、调结构、创特色、重科技、优管理”的改革总要求,以数据的融合应用为基础,以优化拓展气象服务为重点,以研究型业务为业态,以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为特色,全面实施“智气象战略”,建设具有昭通特色的、适应昭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气象业务技术体制。优化调整市县级气象业务服务布局,推动市县以气象防灾减灾为重点的业务服务向以趋利避害并举的业务服务新格局转型;构建气象研究型业务,形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业务发展的新格局;优化调整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相关职能,构建和完善综合业务考核评价体系。

(五)加强法规标准建设。加大防雷监管等方面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或修正。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快与之相适应的标准制定步伐,推动建立气象地方标准与气象重大工程建设、科研项目挂钩机制,推行“执行标准清单”制度,推进气象标准在重点项目建设、业务系统研发、社会监管中的实施应用。深化气象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行政审批“一网办理”和办理事项“一次不跑”“只跑一次”,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充分发挥气象数据在政府治理、政务服务中的作用。依托互联网+,切实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社会监管机制,加大防雷、施放气球执法检查力度,做好探测环境保护工作,提升“互联网+监管”气象社会治理水平。加大气象普法力度,推动干部职工带头学法守法遵法用法,提高法治意识和依法履职能力。加强全社会气象普法宣传,推进气象法律知识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营造有利气象事业发展的良好法治氛围。

(六)优化基层台站发展环境。继续完善台站基础设施、优化台站环境,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台站,为实现气象现代化提供基础条件。加快推进昭通国家基本站、昭通市气象档案馆、气象装备业务保障中心以及盐津、大关、巧家、镇雄等台站搬迁业务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事业发展基础。强化气象科技能力建设基础设施支撑,推进生态文明气象服务试点站、农业气象试验基地、人影标准化作业基地建设等。加强基层台站业务系统运行环境支撑,对台站供配电系统、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等更新升级。推进智能化台站建设和文化台站建设。加大气象探测环境改善力度,加快推进、全面完成昭通、盐津、大关、巧家、镇雄等台站搬迁和探测环境改善工程建设。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依法加强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保护,实现台站气象探测环境长期、有效保护,台站气象探测环境综合考核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

(七)加强党建和气象文化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任务要求,准确把握和积极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和气象业务服务深度融合,强化党员干部依法履职和制度执行意识,不断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重视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气象文化建设,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气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强化学习型部门建设。不断提升气象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凝聚力,逐步建成具有时代特征、人文底蕴、昭通特色、气象特点的昭通气象文化,推进气象文化助力昭通气象事业改革发展。

第五章 重点工程

一、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

(一)发展立体协同精密监测。完善气象观测网。升级改造现有观测站网,增加观测要素和数据质量;建立重点区域立体监测体系和智慧城市气象观测系统;在西南水汽通道建设一部风廓线雷达;补充建设三维闪电定位等综合气象观测装备。在气象站点稀疏区、暴雨多发区域加密设立区域气象站,在中心城区增设微波辐射计。建立智能态势感知的综合气象观测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气象装备社会化保障互联网+管理应用系统,建立市级探测设备计量检定平台和备品备件库,提升气象装备保障能力。

专栏1: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1)发展立体协调精密监测

1.昭通市天气雷达双偏振升级建设:继续推进昭通国家天气雷达站迁建,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运行保障能力建设,将雷达系统升级为多普勒双偏振天气雷达,进一步提高我市天气雷达低层探测和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精细化监测预警能力。

2.综合观测站网建设:升级(新建)建设50个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实现乡镇全覆盖;完成11个国家气象站新型站建设,实现国家站同型号双套站备份稳定运行;在东部、北部地区选点建设两部X波段天气雷达,在南部选点建设一部风廓线雷达,增强局地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

3.区域特色气象观测:升级完善雷电监测网。在绥江、大关、水富等建设生态气象监测站。在沿江河谷山区和昭鲁坝区建设专业气象监测网。在昭阳、镇雄、永善等建设机场观测站,在绥江、永善、水富、巧家建设水域和港口安全气象服务站。

4.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完成市级标准化监控、维修、智能仓储平台和计量检定实验室建设,建立昭通市气象设备备件库。

(二)发展无缝隙智能精准预报。建立集约高效的精细化无缝隙、智能化气象灾害预报预测业务体系,建立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实现灾害性天气的全天候、全类型监测预报报警。构建“云”+“端”现代天气业务平台,实现业务系统的智能化、可视化和集约化,建立客观预报技术体系,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提高到90%以上,时间提前量达到90分钟,提高强对流天气预警准确率达90%以上,时间提前量达到70分钟,构建城区内涝监测预警预报服务体系和业务流程,加强重危企业、事业单位、尾矿库、重点水利工程、重点隐患区等关键区域的精准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应用。

专栏1: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2)发展无缝隙智能精准预报

1.数值预报模式应用:建设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实现突发气象灾害性事件快速识别。加强区域气候模式的分析应用,建立延伸期-月-季一体化多模式集合预测订正服务产品。深入开展数值预报模式释用,建设无缝隙精细化智能客观预报预测订正系统。

2.灾害性天气短临预报:开展灾害性天气快速识别和预报预警技术的研究,构建灾害性天气短临预报系统,提升短时临近预报业务能力。开展乌蒙山、五莲峰等复杂地形下,灾害性天气系统的野外观测试验。

3.水域安全气象预报:发展水域和港口强对流、大雾、水上大风等水域灾害性天气监测自动识别技术。建立水陆网格预报融合的水域智能网格预报系统。

(三)提升突发事件预警发布能力。积极推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依托昭通市气象局业务系统和预警发布手段,整合政府各部门预警信息发布资源,建立集信息收集、传输、发布渠道于一体的市—县(市、区)一体化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充分发挥气象“消息树”作用,实现预警信息的准确收集、高效管理及快速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应急责任人覆盖率100%,切实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指挥防灾减灾提供有力科学支撑,提高政府的应急管理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

专栏1: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3)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工程

1.昭通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设:在昭通市气象局挂牌成立“昭通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项目建设纳入市应急指挥建设中统筹考虑,开展发布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预警发布信息化能力建设、预警发布软件系统开发、应急现场保障系统建设、信息安全保障建设、系统运行维护保障。

2.县级突发事件预警发布中心建设:11个县(区、市)气象局挂牌成立“县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开展发布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预警发布信息化能力建设、预警发布软件系统本地化应用、信息安全保障建设。

(四)发展全天候智慧精细服务。依托全国和全省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构建支撑本地补充智慧气象服务发展的集约化数据环境,形成上下贯通、内外共享共用的气象服务数据资源,承载市县气象部门防灾减灾管理、专业气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活动保障、辅助决策支持、企业服务支撑等业务,建设一体化智慧气象服务平台。强化决策气象服务能力,健全决策气象服务运行机制,探索建立决策服务产品首席气象服务专家负责制,强化“小实体、大网络”运行机制。建立面向防灾减灾决策指挥部门的气象信息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决策服务产品“一键启动,多方合作,一家提供”。建立由用户需求感知挖掘技术、智能分析服务技术、定制化产品智能加工制作技术、数字化按需服务提供技术、气象服务效益评价评估技术等构成的智慧气象服务技术体系。

专栏1: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4)发展全天候智慧精细服务

1.智慧气象服务:建立智慧气象服务系统,实现用户需求感知、智能分析、智能加工制作、智能服务、效益评估。

2.智慧气象服务引擎:依托全国和全省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构建支撑本地智慧气象服务数据资源,实现用户需求感知、智能分析、智能加工制作、智能服务、效益评估,承载全市气象部门防灾减灾管理、专业气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活动保障、辅助决策支持、企业服务支撑等业务。

3.融媒体气象服务:建设智能融媒体气象服务平台,自动智能支撑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传播渠道,推进气象服务融媒体发展。

(五)建立昭通市气象灾害移动应急指挥平台。建立移动应急指挥平台,包括气象灾害应急指挥车、应急观测系统、应急通讯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图像接入系统、指挥调度系统等。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可靠的技术手段解决气象灾害现场应急指挥、信息传输的瓶颈问题;满足市县气象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实现与省气象局应急平台、市政府应急指挥平台以及市直有关部门应急平台、县级气象应急平台互联互通,重点实现监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移动应急平台和异地会商等主要功能。

专栏1: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5)昭通市气象灾害移动应急指挥平台

1.移动气象台会商系统升级:系统升级主要是对会商终端、图像采集、音视频等核心设备进行优化改造。升级完成后将实现远程地面多气象要素气象观测、现场视频采集、气象会商服务与指挥、支撑保障、预报预测分析和应急气象产品制作等功能的高度集成,提升与国家局、省局远程实时高清对接音视频效果,满足新时期异地实地应急气象服务的需求。

2.移动雷达应急通讯系统建设:依托应急车建设基于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公用卫星通道的应急通讯系统。该系统可实现事故现场无移动运营商通信网络,也能在事故当地迅速建立现场与省、市局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之间的卫星链路通信。该系统具有指挥调度、信息收集与处理上报、通信、视频等功能。系统建成将有效提升防灾减灾应急气象保障服务的准确性、及时性、高效性。

(六)气象信息化能力提升建设。升级改造地面气象广域网,建设综合业务实时监控与运维系统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推进非业务网络向电子政务网迁移,优化升级市、县两级地面网络带宽。建立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运维平台。升级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系统,完善信息网络安全顶层设计,全面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有关要求。提升网络安全威胁感知与预警能力,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专栏1: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6)气象信息化能力提升建设

1.信息化基础支撑。升级昭通气象通信网络,扩充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构建统一数据环境,提升气象信息系统的集约化水平。满足精细化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环境气象数值模式、气候预测模式等本地解释应用和服务需求。

2.强化气象数据业务支撑。依托国、省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完善“云+端”气象技术体制,对现有本地补充数据业务系统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与国家级和省级大数据中心充分共享、及时交换,满足市县两级业务按需供给。

3.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市、县两级建设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建设气象信息备份系统,实现气象信息异地安全备份。

4.气象大数据应用。强化重大(突发)灾害性天气实时监测、雷达降水估测、卫星资料降水反演产品分析应用,实现“观测即服务”。加强生态气象、环境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数据综合应用能力,丰富气象监测实况服务产品。

二、乡村振兴气象保障工程

(一)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工程。将网格化智能监测系统建设融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六大高原特色农业主产区建设智慧农业自动站,建立高原特色农业专业气象观测网,实现对光照、气温、降水、湿度、土壤水分等多元气象要素遥控监测,实现作物长势实景监测。针对苹果、花椒、马铃薯等主导农作物,开展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化农业气象观测、遥感与作物模型多源资料耦合的作物动态监测。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定量化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二)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工程。以烤烟气象提质增效和推进苹果、马铃薯、天麻、花椒等特色产业的农业气象智慧服务为突破口,充分发挥精细化预报产品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作用,建设本地智能化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开展气象灾害远程诊断与作物长势技术指导,开展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农业保险等服务,建设精准供给、直通、互动、个性定制、共建智慧等具有昭通特色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打造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品牌。

(三)昭通市农业气象实验中心建设工程。在昭通国家基本气象站(花果山)建成现代化高原特色农业气象实验科普示范基地一个,满足国家固定农业气象观测(保证水稻、蚕豆、玉米、烤烟、马铃薯、苹果等国家局和省局规定的农业气象测报稳定、持续开展)、现代高原特色农业气象示范和昭通设施农业气象试验,提升试验能力,引领示范全省高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专栏2:昭通市乡村振兴气象保障工程

1.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在六大高原特色农业主产区建设智慧农业自动站40个,物联网自动化农业气象观测10个。

2.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建设昭通智能化农业气象服务系统,打造烤烟、苹果、马铃薯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品牌。

3.昭通市农业气象实验中心建设:(1)昭通农业气象实验基地建设:建设智能温控农业气象试验地共6亩,建设高原特色农业气象试验地50亩,建设室外试验附属设施150㎡,蓄水池50m3,建设玻璃温室4000㎡;(2)昭通农业气象中心建设:农业气象中心业务用房共2601㎡,其中建设现代农业气象实验中心1601㎡,科技展厅及科普基地1000㎡。

三、人工影响天气“耕云”工程

(一)人影指挥系统平台建设。推进市级和7个县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平台升级建设,完成威信、巧家、大关、镇雄4个县级人影指挥平台建设。依托省市县三维一体化人影作业指挥系统和昭通凉风台、威信、盐津等天气雷达,建立人工影响天气数据共享机制,依托气象大数据云平台逐步建立人工影响天气大数据和智能指挥平台,开发完善作业预报与计划制作系统、作业潜力预报、作业跟踪指挥系统、作业效果检验系统、人影业务信息传输和收集系统。

(二)标准化作业点改造建设。推进大关4个作业点、彝良2个作业点、鲁甸2个作业点、巧家1个作业点、威信3个作业点、镇雄7个作业点总计19个固定作业点进行标准化提升改造,全市所有作业点安全等级均达到Ⅱ级及以上,建设一批国家级人影标准化作业点。结合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妥善推进人影作业点布局优化。在全市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引进烟炉或聚能空气炮标准化作业点建设,开展生态修复型人影常态化作业,实现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入式发展。

(三)作业装备安全能力提升。按照“限制规模、提升质量、确保安全”的原则,优化地面作业装备布局,升级改造一批作业装备,部署一批新型作业装备,逐步淘汰性能落后、安全性低的高炮和火箭。按照人工操控和智能遥控相结合自动化标准,升级改造人影作业自动化装备系统。

(四)人影安全工作信息化。加快推进人工影响天气通过物联网、作业点视频监控系统、市级标准化专用人影弹药库等建设,实现市、县两级平台视频监控信息的对接。完善空域申报系统,建立录音电话和信息化平台相结合的空域申报流程,建立录音或数据存档机制。实现安全隐患排查、作业人员身份和培训等信息化动态监管。建设专用人影弹药库,从根本上解决人影弹药只能借用或租用民爆、公安、人武部库房存储的问题,结束目前多处集中存储、没有专用人影弹药库的历史,进一步加强全市人影弹药运输存储规范化管理,提升人影弹药管理效能、装备和弹药质量、安全防护水平。

专栏3 人工影响天气“耕云”工程

1.人影指挥系统平台建设:昭通市级和7个县级人影平台升级建设,作业系统、指挥系统、评估系统研发;完成威信、巧家、大关、镇雄4个县级人影指挥系统平台建设。

2.标准化作业点建设:完成19个作业点标准化提升改造,推进10个国家级人影标准化作业点,引进建设6个烟炉或聚能空气炮标准化作业点

3.作业装备安全能力提升建设:淘汰更换15门老旧高炮,升级建设20个自动化高炮作业系统,建设4套自动化火箭作业系统。

4.人影安全工作信息化:66个标准化作业点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建设空域申报录音系统,建设人影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市级标准化专用人影弹药库。

四、生态气象保障服务工程

(一)围绕昭通市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守住一片蓝天,绿化一方群山,护好一江清水,建设一座果城”的“四个一”和恢复长江中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实现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打好“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三张牌。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地方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建设与之匹配的气象监测和气象服务系统,建立中长期污染天气预报系统,提升中长期重污染天气气象预报准确性。综合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和人工影响天气等手段,开展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二)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建立以绿色生态农产品气候品质监测与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产品体系,重点打造昭通苹果、天麻等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完善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规范、标准。开展特色农作物指标建设,建立农产品气候品质智能评价模型。按照“一县一品”原则,加强气候资源精细化区划、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推广、农业产品引种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本地气候资源开发服务,助推昭通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

(三)赤水河流域昭通境内生态气象保障服务。坚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发掘保护气象资源为主要目的,突出气象资源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以保护自然景观为前提,遵循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原则,有效保护、改善本地区生态环境。围绕“气象景观、气候环境、气象科技、气象人文”四大主题,在现有自然人文景观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和宣传,实现流域内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专栏4 生态文明气象服务保障工程

1.生态系统健康气象服务。围绕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昭通篇章,开展典型生态区生态系统气象服务价值评估。开展典型生态系统生态气象质量定量化评估。开展典型生态系统生态质量、生态服务功能的气候影响评估。

2.绿色发展示范区气象保障服务。深入开展城市(镇)气候资源承载力、绿化气候效应评估。在我市现代农业园区,开展精准农业气象服务,打造农业气象服务品牌。开展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农产品气候标志认证。

3.大气环境治理气象服务。建立中长期污染天气预报系统,提升中长期重污染天气气象预报准确性。建立面向O3、SO2、NOX等污染物的气象条件预报。开展重污染天气过程解析。建立精细化减排调控效果评估系统。

4.赤水河流域昭通境内生态气象保障服务。建立赤水河流域昭通境内干流、主要支流生态气象监测网,建立赤水河流域生态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开展生态环境气象预报与评估服务探索。

五、专业气象服务保障工程

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战略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快推进更高水平专业气象服务建设。

围绕昭通溪洛渡、向家坝、白鹤滩三大水电站建设和运行,构建金沙江水电航运旅游、搜救、防洪蓄水等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体系。面向交通、旅游、电力等行业建设完善专业气象观测站,建成昭通专业气象服务监测网。开展生态系统与环境要素的长期定位监测与研究,开展气候生态研究、气候环境评价、空气质量及环境评价等。建立气象信息、气象灾害监测网络体系和信息共享系统,提高监测能力,加强气象、生态环境等的信息共享。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掘赤水河流域(昭通段)生态气候资源,协助打造区域生态旅游品牌,积极推动水富市、大关县和绥江县申报“中国天然氧吧”等,打造“中国气候康养之乡”,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地方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专栏5 专业气象服务保障工程

1.水电航运气象服务。建设金沙江航运气象监测体系,建立金沙江航运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平台。

2.专业气象服务支撑能力建设。建设适应旅游气象服务的清新空气(负氧离子)监测站10套,建设适应交通安全的路面路况监测站20套,建设适应电力安全的高山测风塔、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站,建设适应森林火险服务的火险监测站,林场测风站20套。

3. 提升智慧交通、旅游气象服务能力。建立基于网格预报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体系,发展基于位置、基于需求、移动交互、智能定向信息发布的智慧交通、旅游气象服务模式。

4.建设昭通市航空气象服务体系。开展航空气象精细化服务,建设集雷达、卫星监测、临近预报、跑道监测、联合预警的综合航空气象服务平台,加强全市支线、通用航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六、气象台站基础设施综合提升工程

随着近年昭通各县(市、区)城市的建设和快速发展,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部分县(市、区)气象探测环境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破坏,气象观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等将受到影响,给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等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为切实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加快推进昭通气象现代化建设、提升防灾减灾和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加大力度推进昭通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保障工程,重点开展昭通国家基本站、巧家、镇雄、盐津、大关县气象局的整体搬迁建设和昭通雷达站附属设施建设。

专栏6 气象台站基础设施综合提升工程

1.基层台站综合环境改善项目。继续完善基层台站基础配套设施,开展动力环境监控智能化改造。

2.国家基本站搬迁。建设昭通国家基本站新址业务用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开展新址人工影响天气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

3.国家级台站迁建。完成镇雄、巧家、盐津新址气象站建设,推进大关气象站搬迁建设,建设镇雄、巧家、盐津、大关业务用房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

4.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昭通市气象档案馆。实施市局老大院电力增容和围墙改造工程。推进昭通市气象科普建设。

第六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为顺利实现本规划的目标、任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体制机制,扩大合作交流,创建气象文化,为现代气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气象工作的组织领导,将气象事业发展规划作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纳入政府工作计划,完成规划所确定的建设任务。加强与《云南省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昭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相关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之间的衔接联动,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各类气象规划实施,制定配套政策与措施,为全面实现昭通市气象事业“十四五”规划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大财力保障

落实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稳定增长的气象事业投入保障机制。按照国家政策和以事定费原则,制定出台气象部门事权和支出责任清单,将公共气象服务项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充分发挥气象重点工程对本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落实规划重点工程建设配套资金,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和绩效评价,确保资金安全,提高投资效益。加大对昭通欠发达地区投资倾斜力度,推动全市气象事业协调发展。“十四五”期间,气象事业投入较“十三五”有明显增长。

三、强化科技创新支撑

围绕“强基础、调结构、重科技、创特色、优管理”目标,以数据融合应用为基础,以优化拓展气象服务为重点,以研究型业务为业态,以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为特色,以提升气象管理效能为保障,全面实施“智气象战略”,建设高度集约的“智气象空间”,建立“数据智联、观测智能、预报智慧、服务智惠、科技智创、管理智谋”的新时代气象业务技术体制。完善气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和柔性流动机制、人才考核评价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为昭通气象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业务技术支撑和人才培养保障措施。

四、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科学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加强督导、严格考核,形成工作合力,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建立本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制度,健全规划实施评价标准,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和动态评估评价机制,强化规划实施评估工作,通过开展客观评价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督促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扎实有序推进规划的顺利实施。

(54)
打赏
本文标签:
上一篇 > 关于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下一篇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

相关文档

  • 政府工作报告
  • 规划计划
  • 政府公报
  • 统计公报
  • 普查公报
  • 统计年鉴
  • 县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