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工作报告 >

本溪市平山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2-08-31 点赞:9 阅读:3637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工作激情和昂扬向上的工作干劲,大力实施“四大战略”,加快“四区”建设步伐,以“两轮驱动”推进全区各项工作快速发展,解放思想、创新实干、攻坚克难,圆满地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80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4亿元,增长8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9.15亿元,增长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6.4亿元,增长17.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00元,增长19%,城区经济在全省56个城区评比中由原来的25名进入到17名,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工业集群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以推进产业集群化建设为主线,扎实推进基础性工作,积极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桥北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区步入加快发展的快车道。  1.园区管理机制体制不断完善。按照“专职化、专业化、知识化”的总体要求,调整机构设置,优化人员结构,重新整合了各职能局。稳步推行了“全员聘用、档案封存、竞聘上岗、绩效考评、奖优罚劣”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开展了“走千家、入万户、亲民大行动”和“走企业、转作风、亲企大行动”等主题活动,园区建设呈现出赶超发展、加快推进的良好局面。目前,桥北园区已晋升为省级开发区。  2.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已完成园区起步区10.3公里的环形路网建设。投资1500万元打通了连接桥北新城和起步区之间的开城路。投资2052万元完成了园区供水一期工程建设。总投资1844万元的细河综合整治工程4道拦河坝已竣工并蓄水使用。66千伏二次变电工程正在建设之中。采取BT方式的污水处理厂建设正在组织实施。金家货运编组站正在建设。总投资额1.05亿元,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的“铁欣佳苑”16栋楼已全部封顶,工程竣工后可安置居民1000户,为推进区域同城化和项目建设土地腾空创造了条件。  3.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不断加快。一批具有产业拉动的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投资120亿元的本钢三冷轧项目已列为省重大项目,困扰项目建设的资金、土地指标已得到破解;投资200亿元的大台沟铁矿开发项目已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重大开发项目,在已完成33个钻孔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研发中心和总部大厦已破土动工,与本钢已达成合作意向,明年以探带采将全面展开;总投资近20亿元的大型工业泵、钨钼深加工、金属压力容器等7个项目正在建设。深圳线材加工、固扬冶金辊制造及修复、湖北神风集团汽车配件等8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4.现有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突出桥北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狠抓了工业经济“五项工程”,助推园区内企业技改升级和壮大规模。投资1.2亿元的民盛重工反应釜筒节、投资1.8亿元的罕王地采、投资1200万元的东颢工业芴项目已经投产;罕王矿业于9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重组了华强球团,扩大了生产规模;促成了山水集团对内蒙、东北地区13家水泥公司的并购。新增规模工业企业4户。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有了新提升  以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促进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加快了现代服务业发展。  1.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势。打破原有的商贸流通发展格局,整合永丰、一洞桥商贸区、大河市场等7家单位,新组建了本溪中央商贸商务集聚区管委会,创新工作机制,调配了领导干部,成立了5个专业局,为打造全市“CBD”构建了新的发展平台,同时,通过积极争取,本溪中央商贸商务集聚区被评为首批“辽宁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本溪金街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十里金街”以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金融经济为规划重点,推出了现代综合商贸、五星级酒店、休闲娱乐中心等10个招商项目,总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200亿元。项目实物测量评估工作已结束,开始依次进入征搬迁、土地摘牌和项目筛选洽谈阶段。其中:投资3亿元的金融大厦项目已完成摘牌,进入搬迁阶段;总投资16.1亿元的长丰商业广场及日式商务酒店、总投资8.17亿元的精品购物中心和总投资40亿元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已进入了实质评估和认定阶段。  3.物流配送运输产业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桥北物流产业带入驻物流企业8家。溪源、东鑫物流等运营良好。新落户的汇递、铁城物流正在建设。营口港物流项目正在选址规划。以沈丹客专项目搬迁安置和商业地产开发为契机,对大河市场整体规划,结合桥北新城建设,投资20亿元的东北农产品物流配送基地已经初步确定选址,正在加快实施。  (三)征占地搬动迁打造了新空间  今年,我区承担了大量的征地搬迁任务,涉及范围之广、动迁户数之多、难度之大前所未有,给我区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压力。在区委的科学指导下,全区广大干部职工迎难而上、众志成城,化压力为动力,视困难为机遇,攻坚征占地,加快搬动迁,拓宽了发展空间。  1.项目搬迁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快。完成了国有工矿棚户区福金起步区600余户的搬迁任务,实现了工程项目当年搬迁、当年施工、当年封顶。兴隆兴华地区改造项目搬迁工作进展顺利,正加快一期工程建设;原立信小学地块开发已经开始实施搬拆迁;各街道办事处组织力量,抽调精兵强将参与到重大项目建设的搬动迁工作中,本钢三冷轧、本钢大高炉、450m2烧结机等项目已完成前期实物量核查,搬迁工作正在抓紧推进;钢铁大道、沈丹客专占地搬迁工作进展顺利。全面完成了园区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相关地块的实物量核查和测算工作。现已征占北台、桥头1200余亩土地,发放土地补偿费等9800余万元。截至目前,全区共签订搬迁协议1818户,完成总量的70%。  2.征占地收储进展顺利,争取土地指标取得成效。新成立了平山国土分局,创新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和城中村开发改造,狠抓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积极向上级争取了41公顷土地指标,增减挂钩指标34公顷,有效解决了园区历史遗留占地和新建项目用地问题。对非法开采矿山、违法占地和抢栽、抢建等行为进行依法查处,进一步整合废弃工矿企业建设用地、河滩地和废弃地等未利用地。着手对北台废弃矿山综合整治,进行土地整理,通过占补平衡满足园区发展供地需求。组织全体干部考察学习土地收储和搬迁工作,成立了各街道办事处动迁办公室,对老城区改造开发进行了摸底调查,完成了土地收储前期工作。  (四)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继续实行区级领导对34个招商项目包扶责任制,年初与市政府签订的10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以钢铁园区和“十里金街”项目为主题,采取多批次、小团组等招商形式,先后赴日、韩、香港、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家和地区招商引资11批次,成功举办5次大型招商推介会。大型农贸批发中心、地下精品步行街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吸引了台湾凯昱、汇丰坤昊、家乐福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和跨国公司前来洽谈投资。截至目前,已与20余家投资集团、客商达成意向协议。预计实际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外贸出口1000万美元;引进内资120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5倍。  (五)财税金融工作实现新突破  加强了税费征管力度。国税、地税部门多措并举,完善制度,加强税收征管,全年新增财政收入2000余万元。成立了平山区矿产资源管理中心,抽调精干力量,实行设站管理,新征资源税1000余万元,同比增长82.4%。积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完成各类上级资金项目初审和下达计划15项,其中:争取国家发改委中央预算内资金的污水处理厂、水渣微粉、工业蒽等项目和争取省市贷款贴息的园区基础设施、北台铸管等项目已通过初审;水利、移民、服务业、区卫生监督站等专项已下达资金计划,预计年内向上争取各类专项资金达9000余万元。通过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对重点项目建设、民生工程和企业做大做强发挥了突出作用。多渠道创新投融资模式。继续抓好城投平台和债券融资。借助市城投公司,从省开发银行贷款1.75亿元资金,已全部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平山区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从省农业发展银行贷款7200万元。积极采用BT、BOT等方式,与泛华集团、太平洋集团就基础设施和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合作。加强小额贷款公司建设,强化日常监管,规范运作,有10家已运营,4家正在筹建,全年累计发放贷款5.6亿元。  (六)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有了新提高  “五城”创建分阶段逐项达标。加大政府投入,分阶段实施创建工作。城市管理、环境绿化美化、节能减排等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对全区重点部位的绿地、树木按国家园林城标准进行养护和常态管理,全年清运残土800处、拆除乱建566处、清理乱堆乱放1000余处。矿微粉节能和粗蒽精致2个科技成果获省节能减排项目。区域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农村常态化保洁得到进一步加强。全面接收北钢生活区的城市管理工作,调配了车辆物资,组建了保洁、运输等专业队伍,环卫、绿化实行常态化管理,改善了地区多年不变的环境状况。对桥头、北台道路及设施进行改造和修缮,北台地区供暖并入市级网络。精品小区建设扎实推进。新建16个精品小区,在23个精品小区推行自助式物业管理。实施绿化植树种花近28万株、草坪铺设3万平方米、新修铺设街巷甬道3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4万平方米、完成了青年山等游园改造工程,共计投入资金近500万元。  (七)城乡统筹发展呈现了新局面  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增长。落实各类惠农补助资金200余万元,积极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增规模以上农事企业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完成无规定疫病区验收准备工作。农村发展转型进一步加快。引导农村发展服务服从于钢铁园区建设,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园区发展创造空间,带动农民就业和致富。全年阳光工程完成技能性培训100人,引导性培训1000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平稳起步。城乡环境不断改善。大规模造林820.5亩,村屯绿化4个村,发展林下经济500余亩;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处,流域、河道综合整治3公里,路域环境综合治理3条、13.6公里;完成了河东北小线等村屯水泥路建设8.69公里。投入资金500余万元,修建水毁和堤防工程10处。有力地抗击了台风“梅花”,确保全区平稳度汛。“青山工程”全面启动,封山禁牧等工作有效开展,全年无一起森林火灾发生。  (八)民生保障工程取得了新成效  “充分就业区”和“全覆盖救助区”两项民生工程扎实开展,就业和救助救济工作实行了实时动态管理。就业再就业工程有序开展。试行了全区地理信息化图表式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全区人力资源数据库,成立了市级就业再就业孵化基地,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为零,全年完成实名制就业16500人,发放各类劳动就业资金3700余万元。全覆盖救助工程继续加强。区政府在财力紧张的前提下,全额救助城乡低保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继续加大集体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险、新农保和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及“一次清”人员基本生活费投入,全年共计1200余万元。对全区弱势群体再次提高低保救助标准,惠及1.7万余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各类救助资金5052万元。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达千余人,承办各类案件320例。社区建设呈现新亮点。圆满完成了第八次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召开了全区推进社区建设大会,举办了6次社区专项培训。楼长制新举措得到省民心网专访宣传,社区矫正经验在全市推广。全区现有400平方米以上社区32个,全年投入社区建设配套费用500余万元。社区服务圈便民利民活动使全区近20万居民受益。和谐社区、文明社区等创建活动有序开展,社区已经成为社会公共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九)社会事业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  在造福平山人民,为广大百姓谋福祉中,全区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覆盖城乡、功能齐全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建成。在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个卫生院开展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综合改革试点,覆盖近15万人。新建2000余平方米的千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楼已经竣工。多部门联动,加强了食品、产品市场监管,确保了全区人民消费安全。在全市率先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计生“五化”建设获省先进单位。  加大教育投入,合理整合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校园环境及安全工作得到加强,对7所学校危墙、电路、管线设施进行了改造,新建平山、长山、前进、桥头中心校4个塑胶操场,新增40个多媒体教室,完善了区学生素质教育中心建设,以上各项改造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全面落实“两免三补”政策资金300余万元,受益学生近3万人次。利用闲置的教育资源改造建设高标准公办幼儿园正在推进。理顺中学上收市级管理体制,保证了教育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圆满完成了群众关注的中、高考工作。体育工作成果显着,尤其在全省县区田径运动会上,我区荣获团体总分和金牌数两项第一,创本溪市参加省级比赛历史最好成绩。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制砚和玻璃工艺制品省展获奖。丰富居民文化活动,举办、联办建党90周年系列大型文化活动80余场,参与群众20万人次。我区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全省首家红诗创作培训基地”,编辑出版了《平山红诗选》,成立了7个专业协会,基层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信访工作不断完善。通过主动接访、接谈,了解掌握群众的诉求,逐步化解长达6年的南地兴隆兴华地区开发引起的上访问题。千金地区退耕还林补偿、棚改回迁,兴安本钢占地补偿等一批历史积案正逐步得到妥善化解。切实加强了安全生产检查,“六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整治效果显着,“清网”、“亮剑”专项行动全市排名第一,治安和刑事案件大幅下降,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了全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第六次人口普查获省先进、双拥模范区荣膺七连冠,武装预备役、人防、物价、民族宗教、档案、残疾人事业等工作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廉政勤政,切实加强了政府自身建设。自觉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工作,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51件,办复率100%。受理投诉电话和“区长信箱”385件,办结率和回复率均为100%。全面推进“五大系统”建设,投资100余万元建设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将区便民服务大厅升级改造为行政审批大厅,在全市四城区首批实施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  各位代表,经过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平山区已进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时期。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区各单位和部门的辛勤工作,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的只争朝夕、埋头苦干,得益于全区36万人民的努力拼搏、团结奋斗。在此,我谨代表平山区人民政府向为平山发展付出艰辛的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份子、干部群众,向省市直属单位、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向关心支持平山发展的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为平山发展作出贡献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取得的诸多成绩令人鼓舞,但是跳出平山看全省,立足全市看自身,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够大,经济运行质量还不够高,主导产业集群尚未形成较强的带动效应;各种保障性、政策性支出日益增多,收支矛盾压力进一步加大;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短缺问题仍然制约着全区经济快速发展,征地搬迁工作仍然是影响打造空间的主要难题;维稳工作任务繁重;在执行力和抓工作落实上还有待加强,还有少数干部思想解放不够,创新意识不强,碰硬担责的胆识和干事创业的激情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以负责任的态度,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2年工作任务  昂首“十二五”,建设新平山。2012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是大干、快干、攻艰的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之年,抓好明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明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和区委十七届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富庶、文明、幸福”的新平山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为人民谋福祉为目的,以“项目突破年”为载体,在打造发展空间、扩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有新突破;在推动两大园区建设、推进城区经济增量提速上有新进展;在统筹城乡,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上有新举措;在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上有新局面,全力推进平山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实现213亿元,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1.5亿元,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1亿元,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3亿元,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5亿元,增长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000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4730元,增长17%。  各位代表,2012年,受国际国内经济趋缓和回落影响,我区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十分艰巨。但是,在困难和问题面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拿出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团结奋进,加速发展,充分利用好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稳增长、调结构,重点加大对社会事业、民生工程、居民消费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抓住省市加快沈阳经济区和沈本一体化建设,突出医药产业、工业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难得机遇,特别是当前全区上下政通人和,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信心更加坚定,谋发展、促振兴的氛围更加浓厚,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抢抓机遇,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更快的发展、更大的进步。新的一年,区政府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推进工业集群发展,在桥北园区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紧紧围绕园区建设“大见成效”的目标,在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精准定位、项目数量规模、招商思路方式、科技引领创新、服务工作水平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寻求新突破。按照市政府《关于桥北经济开发区改革实施意见》的要求,围绕“一城一区”的设置,创新体制,完善结构,重新调整组建19个职能部门,积极争取园区市级管理权限。力争实现规划、审批、办证、土地和评估运作在园区管理体制内完成。实现开工、立项、环评“一站式”服务,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把北台办事处富家村行政区划调整到园区,将园区22平方公里规划调整为124平方公里。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强化奖罚激励机制,针对岗位设置“定职能、定职责、定目标”,打破职务、职级、身份等方面界限,以业绩论英雄,营造出让有能力的人做事、让能成事的人有舞台、让有贡献的人得实惠的浓厚氛围。  强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实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突破。全面推进桥北新城首期安居工程——“铁欣佳苑”建设,以打造安居样板工程推进桥北新城建设的整体提升。加快推进桥北新城二期3万平方米开发,完善商务、商住区规划,全面启动桥北新城整体开发。推进园区起步区“三横两纵”路网建设,完成园区起步区6.3公里环形路网建设,加快推进园区给排水管网工程,确保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投入使用,抓好何家66千伏变电站主体工程和给水厂收尾工程。全面实施园区整体环境的美化、绿化、亮化,实现园区的“七通一平”。  全力推进土地整理加快空间打造。着力化解园区发展中的制约瓶颈。通过土地置换开发、资本运作等形式筹措资金,依法有序地抓好征地搬迁工作,加快150公顷关家西沟的废弃矿山治理,通过增减挂钩,解决园区土地指标紧张问题,为项目建设创造条件。集中一切资金,集中一切人力,通过政策激励、就业安置等多种途径,调动工作人员和被搬迁人双方的积极性,依法有序地推进本钢三冷轧、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化厂房、桥北新城等项目建设的土地搬迁工作,妥善做好失地农民的安置,为园区大建设、大发展创造条件。  加快项目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形成。做大做强现有工业企业,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引导企业争创名优品牌和驰名商标,扩大地区和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推进永星建材二期、北京锂电池、慧峰胶管达产。全力抓好在建的大型工业泵、大有钨钼、汽车轮毂、金属压力容器、永星建材三期、丹东铁城物流、营口港物流、大台沟和罕王总部大厦等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本钢三冷轧、大台沟铁矿、大吨位起重设备等具有拉动效力的大项目建设。加快培养汽车冲压和紧固件两个“一平方公里产业园”,利用科学院所的技术成果转化,重点引进热加工铸锻技术生产的曲轴、曲管、动车组材料、大型钢锭和具有较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密带钢、有缝和无缝钢管等钢铁深加工产业项目建设,实现与全国同类园区异化错位发展,确保园区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全年要实现3个大项目开工、3个项目达产,提高桥北园区的产业支撑。  (二)千方百计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在中央商贸商务集聚区开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进一步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在全区商贸规划体系总体框架下,制定和完善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业态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结合各地块进行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要整体布局、科学谋划、分段实施、滚动发展。着力打造覆盖5.2平方公里的中央商贸商务集聚区,形成辐射周边地区,多功能中心、设施完善的城市核心商业圈。加快站前、永丰地区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形成以楼宇、总部经济等为主,集精品购物、大型集贸流通、信息中介咨询、广告创意为重点的产业集聚地。  推进落地项目开工建设。建立老旧城区改造开发数据库,加强城区土地收储,促进土地挂牌开发。加快“十里金街”项目开发和建设,完成站前综合体项目对外招拍挂。强力推进金融大厦、精品购物广场、长丰购物、永丰地下步行街全面开工。加快大河市场资产重组,做好地区整体搬迁开发改造规划,促进项目实施启动。加快原立信小学、兴隆兴华、佳丽商城开发及国有工矿棚户区、千金棚户区二期改造。促进老城区房地产开发改造、新项目落地开工、建筑业产值实现历史性突破。  加快培育和发展物流产业。充分发挥富家物流产业带的平台作用,积极汇聚物流运输、配送等产业发展要素,进一步完善富家物流产业带发展规划,出台推进物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全力支持东北亚农产品配送中心项目落户桥北,扶持铁城、东鑫等物流企业发展。做好物流产业项目策划包装,加快推进全区物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投融资和招商引资方面寻求新突破  拓展多重融资渠道,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融资平台作用,通过采取BT、BOT和土地置换开发等形式,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围绕小城镇开发等进行项目包装,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整合优良资产兴建实体公司,利用银行贷款、私募基金,通过证券发行、金融贷款等多种形式,着力解决建设资金紧张问题。  全面扩大开放,掀起产业招商新高潮。要把招商引资作为项目建设的生命线来抓,不断完善招商工作机制,在转变招商思路、创新招商方式上寻求突破。坚持以项目为基础、以集群为方向、以园区为重点的招商思路,开展重点招商活动,力争引进一批与我区主导产业相适应、带动力强的企业。实行全员招商、专业招商、委托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建立起既统一指挥又相对独立作战的新机制。选拔精干人员扩充招商工作力量,加强与国内发达地区联系,形成招商网络。设立300万元招商基金,实行招商绩效考核,调动全员招商积极性。尤其对珠三角、长三角、台湾等地区要指派专人负责,针对本钢板材、线材中下游产品深加工、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实行上门招商、点对点招商等专业招商活动。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力争实现7000万美元,引进内资实现130亿元。  (四)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在改善民生为全区人民谋福祉上实现新突破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以桥北园区发展为主导,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向园区企业就业。鼓励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进一步开展“四化”竞赛活动,扎实推进城市综合整治和住宅小区环境治理。对桥头、北台地区街巷路、泥泞路进行修缮改造,实施环境绿化、摸黑路亮化、保洁常态化,改善地区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城乡均衡化发展。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以《关于深入创建“充分就业区”的决定》为纲领,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就业平台作用,完善就业信息网络,以岗位挖掘、技能培训为重点,以政策扶持为支撑,在就业渠道、就业总量、就业质量等方面开创新局面。积极推进社区建设,进一步整合社区资产,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力度。深化社区矫正、星级社区、精品小区创建和楼长制管理。推行企业一套表统计联网直报,全面推行社会经济地理信息化。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巩固拓展社会保障工作成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认真做好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工作。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失业人员、失地农民,确保每一个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继续实施“全覆盖救助区”惠民工程,提高低收入家庭以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生活水平,城乡低保和五保补助要达到全市最高标准。  推进教育均衡式发展。以实现教育强区为目标,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和创新,大力发展均衡教育,特色教育。继续实施绩效考核评价,打造素质一流的师资队伍。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办学条件。做好校安工程,全力推进高标准区级公办托幼园所建设。  卫生发展惠及全区人民。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完成桥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址建设,千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投入运行,启动区卫生监督站办公楼改造项目。强化计划生育工作特色服务功能,打造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创建人口计生服务示范区。  促进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引导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地区软实力。利用好各种公共媒介资源,着力在文化创意、广告宣传等方面形成产业链条。扶持辽砚制作、木制工艺等产业实体的发展,大力支持公益性文化体育组织和协会,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办好第七届全民运动会。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落实领导接访、包案和综合调处机制,进一步畅通和拓宽信访渠道,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工作,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及时消除各类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抓好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食品安全生产、市场、消费各个环节。  认真做好人防、民兵和预备役、民族宗教、物价、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平山未来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更严和更新的要求。  坚持工作创新。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用创新的思维想问题、办事情,用改革的办法解难题、促发展。面对人民的期盼和重托,我们要把全部精力用在调结构、上项目、谋发展上;用在抓公共服务、生态建设和为民造福上;用在化解各种矛盾、治理各种隐患上;用在保安全、保稳定、促和谐上。坚持以民为本。始终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对群众要有深爱之情,要从群众的呼声、意愿中把握推动发展的着力点,从群众的智慧、力量中汲取应对困难的好办法,从群众的实践、经验中寻找推动工作的突破口,多出一些亲民之策、为民之举,多办一些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雪中送炭。坚持学习研究。少搞应酬多学习,挤出时间多看书,用学而不厌的毅力、学而乐思的精神,学出真本领,学到真东西。注重学以致用,把学习的成效真正体现到推动平山发展振兴的工作实践中去,不断提高干事创业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坚持转变作风。对工作要有守土之责。政府全体干部每时每刻都要顶住压力、负起责任、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要带头昂扬向上,充满工作激情,把精力集中在想干事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把所有的目标工程化、具体化,对主要工作和重点项目要亲历亲为、事必躬亲、事不过夜,用工作提速、效率提高、形象提升的实际行动,营造平山更加宽松、优越和便利的发展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对监督要有自觉之态。主动接受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定期报告和通报工作情况。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重视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行政监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坚持廉洁自律。对法纪要有敬畏之心。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远离诱惑,淡泊名利。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推进“五大系统”建设,把廉政要求落实到每一个权力行使环节,切实做到既勤政又廉政,既干事又干净,树立政府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2012年的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任务和使命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以昂扬向上的士气、坚韧不拔的勇气、百折不回的锐气,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凝聚全区36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创新实干,为实现“富庶、文明、幸福”的新平山而努力奋斗!

(9)
打赏
本文标签:
上一篇 > 本溪市南芬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 > 本溪市明山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